飘天文学 > 重生七〇小村女 >第三百四十六章
    也就是说,每挣一百块毛利,就能拿到25块钱的提成奖金。按照他们现在买卖鸡蛋的利润率来算,每卖一千斤鸡蛋差不多能挣350元,按上边的标准算,就能提成7175块钱。依照目前的市场行情,若是肯受累,每人每个月成功收购卖出五千斤鸡蛋不难,那么,仅提成奖金就能拿到100250元别忘了,每人还有基础工资呢

    吴戈和秦戎在心里算了片刻,很快就都抬眼看向小秋,吴戈更是直接问:“5的提成率,会不会太高了”

    现在国营厂的平均工资差不多只有四五十块钱,这还是熟练工。刚进厂的学徒工只有二十几块钱。他们本来定的月工资38元就不低,再加上提成奖,好好干的话,一个月能领到二百多,小三百块钱了。这么高的工资待遇,别说他妈妈李希的工资没法比,就是吴奶奶的工资也不一定比的上。吴爷爷和郑老头儿的级别高,工资待遇高,可那是打拼了一辈子换来的。

    小秋笑着摇摇头:“别算太高了,后边会越来越难挣的。”

    他们算是占了个先机,销售容易,利润也比较高,但这种情况不会太久,很快就会有人发现这条路子挣钱参与进来。等跟风的多了,收购和销售都会受影响,利润空间被挤压,扩大销售量会越来越难,甚至不增反减,毛利润少了,提成自然也就少了。

    当然,小秋希望他们的动作足够快,倒腾鸡蛋挣到一笔钱之后,能够顺利地增加其他项目。

    吴戈和秦戎虽然没有小秋重生的经验,但脑子很快,琢磨了一会儿,也就明白了小秋的意思。

    想明白这个道理后,他们就不再说提成定的高了,反而主动选择了最高的提成率,就按照5的提成率实行。

    小秋这句话也给两个小子泼了一瓢冷水,让他们从万元户的飘飘然中冷静下来。是了,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看到他们挣钱,肯定会有人有样学样,买卖鸡蛋,甚至其他限量供应的副食品。

    吴戈脸色难得一见地沉重:“不仅是鸡蛋,还有其他限量供应的东西我们得好好盘算盘算了,不能等着被人挤兑死。”

    小秋听着两个小子认真地讨论,只是微笑着,却没有插话。

    吴戈说的只是冰山一角,其实,改革开放以后的,倒爷一直活跃,从限量供应的副食产品,到粮油,到进口电器,再到建设用物资,什么钢材、水泥、汽油柴油,再到进口汽车好像,倒爷在国内的好日子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内市场渐渐繁荣,物资日渐丰富,倒爷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之后,又有一大批人干脆倒出了国门。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低迷,中国倒爷就趁机倒到了俄罗斯,甚至,远涉中亚和东欧

    也正是那一批人,吃苦受累,长途跋涉,迅速积累了大批财富,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后首先富起来的一部分。

    商议完了人员工资的问题,也歇过劲儿了,吴戈和秦戎就起身出门。上午他们又联络了两家企业,需要再下村一趟,将村里收购的鸡蛋运回来。

    两人临出门,小秋又提了一件事:“你们打听打听,哪儿能买到恒温箱。”

    吴戈一皱眉道:“你想孵鸡”

    秦戎则问:“这个季节行么”

    小秋笑道:“没有不行的。因为冬天喂鸡的少,咱们喂成功了,就是优势。这个不急,需要慢慢摸索着来。”

    想要冬天养鸡,特别是小鸡,还需要取暖加温设备,以保证鸡苗的成活率。还有许多其他的问题,都需要逐渐完善才行。

    吴戈和秦戎若有所思地答应着,骑着车子走了。

    转回来,小秋则琢磨着,风靡一时的小电驴嘉陵50摩托快问世了吧,到时候一定要买上两台。每次下乡都开着卡车,费用还太高了。

    心里盘算着,小秋的脚步没停,进屋拎了她的军用书包,装了户口本出来,骑上自行车出了门。

    去银行前,她先绕路去了一趟厂里,看见常宏伟在传达室门口编筐子,小石头就在旁边帮着他爸爸整理柳条,把太粗太细的部分剪掉。

    小秋看了看已经编好的筐子,见常宏伟编的还是提手式的,这种提手虽然用起来也挺方便,却比较容易坏。装苹果啥的摔一下还罢了,装满鸡蛋要是摔了,可就损失大了。小秋就把周转箱的样子画给他。

    常宏伟看着图琢磨着,说再试试。

    其他人都跟着车下村了,小秋也没往里边去,只让常宏伟对其他人说一声,晚上她发了面蒸馒头,让大伙儿回来,都去卷棚胡同吃饭。

    告别常氏父子,小秋才往银行去。

    经过再三考虑,她还是决定把钱存到银行里去。为了规避将来可能会有的清算,她想了一个应对措施,那就是多开户头,在几个银行都开个户头,然后把钱分开存进不同的账户,保证每个账户不太多就不必担心被清算了。

    跑银行开户存钱的过程还算顺利,小秋将这段时间收回的两万多块货款分成了四部分,分别存进四家银行。这个时候来银行办业务的人不多,也就是跑路花了点时间,跑完四个银行,太阳还老高,她就决定绕路去厂子里一趟。既然商量好了发工资,那就把钱给大伙儿发下去,也算是给大伙儿吃个定心丸。

    她从银行出来,骑了自行车就走,却没注意,身后跟上了一个二十出头面目平平的男人。

    小秋心里盘算着事儿,一边往工厂那边去。走的多了,对周边胡同也熟悉了,她没走大路,直接捡了条小胡同穿过去。这个胡同里都是大杂院,因为院子里紧张,有几家干脆把煤棚子打在了大门外,这让本就不宽敞的胡同,更加狭窄逼仄,有时候对面来个骑自行车的,还得一方下车子避一避,让对面的人过来才行。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