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大唐农王 >第七百九十九章 有喜皆欢
    自汉始,高句丽所在皆为汉之四郡。

    汉元帝建昭二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

    也就是因为汉元帝刘奭在位之时,宠信宦官,又自废武功,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也使得西汉走向了衰败。

    朱蒙也正是瞧见了汉元帝刘奭这点,这才在西汉的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建国。

    如西汉在汉宣帝死前的安排之下走下去,高句丽也不可能出现的。

    当然,没有高句丽,或者还有矮句丽的出现,毕竟谁也不知道不是。

    随着高句丽的建国伊始,就开启了扩张之路。

    而西汉在汉元帝刘奭死后,由其儿子刘骜继位,称汉成帝。

    汉成帝刘骜此人嘛,也走了其父之路,沉湎酒色,荒于政事。

    也因如此,朝政分为几派,一派宦官,二派外戚,三派太皇王政君一族,也正是因为这点,直接埋下了王莽篡汉的祸根。

    说到汉成帝刘骜,就不得不提一个成语‘环肥燕瘦’了。

    环肥燕瘦这个成语,环指的乃是唐朝时期的杨贵妃杨玉环,而这燕嘛,指的就是汉成帝刘骜的第二任皇后,赵飞燕。

    赵飞燕还有一妹妹,赵合德。

    赵氏姐妹,在入了宫之后,被汉成帝刘骜看中,从此走向了人生之顶峰。

    赵氏姐妹二人,得汉成帝刘骜之宠,在宫中可谓是无所不作,无所不恶。

    而又因赵氏姐妹多年未给汉成帝刘骜生得子嗣,每每宫中美人也好,还是照仪也罢有了身孕之后,不是毒死,就是迫害。

    最终使得汉成帝刘骜无一子嗣。

    而且,赵氏姐妹因汉成帝刘骜宠侍无比,在许美人生了儿子之后,大哭大闹一场,逼迫汉成帝刘骜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儿子。

    赵氏姐妹的残忍令人发指,而汉成帝刘骜的昏蒙也是无以复加。

    汉成帝刘骜死后,因无子嗣,到是便宜了他的侄子刘欣。

    但刘欣在位也只是数年时间就挂了。

    再往后,就是汉平帝刘衎。

    而在汉平帝刘衎之后,也就是王莽篡汉夺权之后,汉室子孙刘婴本为皇帝,却是被王莽称之其为‘孺子’,世称‘孺子婴’。

    也正是因为这几代皇帝的不作为,荒淫无道之下,使得高句丽越发的壮大,越发的扩张领地,不断的兼并周边疆域政权,逐渐强大了起来。.七

    甚至到了一种让人都无法抑制的状态了。

    到魏晋南北朝后,中原长期混战,使得高句丽更快的发展状大。

    在此其间,高句丽还曾主动与曹魏联盟,攻打辽东郡,曹魏攻下辽东之后,高句丽终止了与曹魏联盟,并且发兵攻打辽东西部。

    曹魏反击,摧毁了高句丽的都城,丸都城,高句丽东川王被迫逃亡至沃沮。

    原本以为高句丽亡灭了,但没想到,在曹魏撤离之后,高句丽又死灰复燃,又在各种机会之下生存发展,发兵夺疆。

    最后。

    到了前朝隋之时,占据了辽东半岛全境,以及朝鲜半岛大部。

    所以。

    高句丽的威胁,各朝心知肚明,基本都抱着一个态度,那就是灭之,夺回疆土,复汉之疆域。

    不管是隋朝,还是唐朝,都以秦皇汉武帝国之继承人自许。

    杨坚建立隋朝,就发动了一场东征高句丽。

    可那一次的东征,也着实天时、地利、人和皆不顾隋军。

    东征路上连续下雨,粮饷供给不足,又爆发yi病,没开战,就已是十去八九了。

    虽说高句丽上表天书,自称为‘粪土之臣’请降,但依然没有把高句丽如何。

    而到了杨坚的儿子杨广身上。

    三征高句丽,两次失败而归。

    到了第三次,才仅仅只是打服,却也没有把高句丽如何。

    这也使得高句丽在隋唐交替年间,趁机发展壮大,到李世民上位之后,这高句丽越发的不听上国之言,连合百济,欲要瓜分新罗国。

    也因为这些原因的加持,更加的使得李世民也好,还是唐高宗李治也罢,认识到了高句丽的威胁,誓必要灭了高句丽。

    而随着李世民的这次东征,也如以往一样,未成。

    到了其儿子李治上位之后,李世民留下的遗言,到是让李治这个唐高宗完成了使命,更是把唐朝之疆域复归到了汉世之盛。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

    闲话说了这么多,复归正题。

    当李渊听了李冲元的一席话后,长叹东征之事,李冲元也是长呼一口气。

    李冲元知道。

    如依着正常的历史进程而言,李世民的这一次东征高句丽,也将功亏一篑。

    就当下而言。

    李冲元也知道大唐的国力强盛,兵强马壮的。

    可也如前朝隋文帝一样,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大唐这一方。

    原因有数条。

    一是渊盖苏文集高句丽全国之兵抵抗,誓世要与大唐抗争到底。

    再加上李世民御驾亲征,众将士还得考虑李世民的安全,不得不分心而战,这更是使得这一次的东征增加了一些失败之因素。

    二是大唐当时的海军已经强盛不已,可李世民指挥这场战役却是并没有发挥海军的优势,仅仅只是攻下了卑沙城,海军的作用犹如摆设一般,一直动用陆军,硬是要打久攻不下的安市城。

    三是薛延陀在北方的威胁,李世民怕薛延陀怕大唐在攻打高句丽之时,随时有南下进攻的可能。

    四是辽东早寒,草枯水冻,将士马宵难以久留,再加之粮草将尽。

    五是李世民刚愎自用,未采用李道宗的计策。

    总之。

    李世民这一次的东征,李冲元不看好,甚至心中还心疼自己的船只。

    自己的船只要被征用去攻打高句丽,李冲元真担心自己的船只会损毁。

    自己的这些船只,每一艘的价值,那可是用巨贯来形容了。

    小型的明轮船还好,一艘数千贯。

    可要到了中型明轮船,那可就是万来数了。

    李冲元不是将军,也不是将领,且又不知道如何打仗,更是不知道战争的一些手段。

    如李冲元懂的话,非得跟着李世民参加这一场东征,好真正会一会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渊盖苏文不可。

    长呼了一口气的李冲元,看向李渊,小声道:“叔公,你是如何看待高句丽的?又是如何看待东征之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