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陛下的CEO >第117章 产业调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陛下的ceo 热门”查找最新章节

    女帝默许推广晒盐,继续维持两百文以上每升盐价,并授意工部分享技术,如此无异于鼓励了怀王逐利,蔡生廉得到授意,迅速调整生产开挖盐池。

    明面上,蔡生廉的盐池大量建成,无论规模、速度还是生产效率,远比沈云卿高得多,但全天下却没人知道沈云卿的用心险恶。

    沈云卿一直很清楚,盐这个东西,当下根本不具备开禁开放的条件,而且即便是二十一世纪,盐依然是国有垄断,因为盐太重要了。

    所以即便是当下开禁,也是为了谋取政治上的主动权的妥协和让步,一旦哪天女帝达成目的,盐作为税收的大户,断然是不会任其价格下跌,殃及国库收入。

    同时也不会坐看那些个新贵盐商一夜崛起,再成朝廷大患。

    所以晒盐早晚要收归朝廷,重新封禁,现在投入越多,规模越大,日后收回成本的周期会越长。

    当然,按现在的价格,回本会很快,但问题是蔡生廉的产业太多,资金回笼很慢,现在其大量资金被牵制在修建盐池当中,一旦朝廷政策有变,以现在的局面,朝廷肯定不会掏巨款回购,只能是意思一下然后充公。

    因此现在投入越大,日后损失越大,而同时也达到了推广晒盐,降低盐价的目的。

    从汤县出海前往海通属地不需半日可达,海通就在秀州对面,仅仅一江之隔。

    海通随地处长江出海口北岸,但发展却远不如秀州,秀州三大支出产业,丝绸、茶叶和纺纱,在海通一样没有。

    海通气候不适合养蚕、种茶,而纺纱需要棉花,棉花需要耕地,而当地土地很多,但能种粮食的却不多,再腾挪用来种棉花,根本不现实。

    而且眼下双季稻只能在长江以南种,两湖地区例外,因此江北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一季小麦,加之土地肥力不如江南,水资源等问题,整体的农业产值很低。

    由此也足可见历代王朝的可贵之处,如果把制盐迁往江南,其结果只能是江南越来越富,而江北两淮地区越来越穷。

    把产盐中心摆在江淮,很大程度上平衡了经济发展的不均,同时两淮流域的水系,居于东部地区中间,利于盐的输出,整体上便利了全国的盐运。

    一连在海通考察数日,沈云卿重点察了三件事,其一是盐碱危害的范围,其二是当地盐户和私盐户的情况,其三是当地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的规模。

    盐碱地因盐碱含量不同,高盐碱地几乎难以用于种植,中低度的盐碱地能种植一些耐盐碱的作物。

    改良盐碱地最好是用水长期的冲洗,让土壤中的盐往下沉,进入地下水系缓慢排出。

    两淮地的常年洪泛,很大程度上给人类的活动,冲洗出了大量的耕地,即便是近现代,泛水冲洗仍然是对付盐碱的主要手段,常规的换土和化学法都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盐碱。

    此外,洪泛并非完全没有好处。

    洪泛不仅能将盐碱成分带走和沉淀,还能带来肥沃的淤泥,覆盖在盐碱地上,经年累月的洪泛,能迅速改变土质,并让土地变得肥沃,在当下是可行的一种措施。

    眼下人为活动对地貌改变远不如近现代严重,有利于人为引导洪泛,改良土地。

    江北州县面积整体是江南的一点五倍,其中扬州的面积最大,是金陵的两倍,由于当下仍处于人类活动早期,土地和山林的开发度,江北的面积虽然大,但有效耕地与江南相当。

    而海通的面积是兰陵的两倍还多,占了苏北沿海面积三分之一,但人口却不比兰陵多,而耕地只有兰陵的百分之七十,也就是百分之一百三十的兰陵面积无法耕种,于是催生了盐户行业。

    盐户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中的老少为盐工的群体。

    朝廷用粮食养着盐户,盐户给朝廷煮盐,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耕地和人均土地需求的矛盾。

    但朝廷雇佣盐工越多,当地地主豪强侵占兼并土地的情况越惊人。

    而且还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尽管江淮道的富翁总体资产高于江南,但当地中下层的富翁的财富大都是土地。

    如果把富翁分为上、中、下三等,江南的三个层次富翁是全面发展,投资金融,投资产业,也投资土地。

    而两淮的顶层富翁,绝大多数干的都是盐,另外还有矿,因为盐铁司的大本营在这里。中下层的江淮富翁都喜欢囤田,有点钱都变成田。

    所以两淮的土地兼并比江南严重得多,多半全国也没两淮土地兼并来的严重。

    十户农民至少半数是佃户,剩下五户有两户还欠地主豪强的债。

    此外还有人口隐匿现象,俗称隐户。

    任何时期,即便是现代,也有隐户,但那是为了逃避生育政策的黑户。

    当下隐户现象十分普遍,前番在神都,从张祥哪里了解到岐帝国有户一千两百余万,其中包括了反王周照宁盘踞的西南地区,这是七王之乱后统计的大抵数字。

    而七王之乱前,全国有一千四百余万户,三年的七王全国消失两百余万户。

    如以每户五个人计,一千两百万户约六千万人口,十一年前,应该有七千万,三年因灾、因灾害、动荡死亡一千余万。

    当然,这里的一户统计的并不确切,有的一户有七八口,十几口人,有的一户只有一个人,这种统计并不科学。因此到底有没有六千万人,很难说。

    但不可否认隐户问题非常突出,尤其是豪强地主越多的地区,隐户越多。

    朝廷征收个人的税赋是按成年男丁计算,但征富人,确是按产业规模,为逃避朝廷征税,地主豪强,名义上仍然把土地留在农户名下,但是会签契约,说是这个地是借地主家的。

    由于法律上的漏洞,这种借地的行为并不记入大户富人的财富当中,产生的财富自然也不再征税之列,藉此逃避征税。

    同时为避免向地主控制的农民征税,又将依附地主豪强的农民变成黑户,而朝廷按每户的劳动力征税,户籍没了,理论上不征税。

    当然,这取决于当地官吏跟地主的关系,官商勾结,自然一切都好说。

    种地有隐户,制盐自然也有隐户,但一时半会却很难弄清海通当地的情况。陛下的ceo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