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陛下的CEO >第189章 十策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陛下的ceo 热门”查找最新章节

    但同时,皇帝转眼想到两个问题

    “张侍郎,一辆收割车本钱几何”

    “回陛下,得要十六贯铜钱,若是出售,恐怕就不止了。”

    女帝闻讯要这么贵,惊得眉毛都竖了起来

    “一石米,平年不过获利三四十文,一百石才三贯,即便一户一季耕作百亩种麦,不吃不喝三年六季方能攒钱购买,加之畜力,如此昂贵,如何令百姓收益。”

    这时林毅贤接过话说

    “启禀陛下,眼下一架收割车是贵,但日后还可改进工造之法,大量生产,其本钱自降。

    此外沈云卿在宁阳县试种丰产水稻,亩产达到了三石一亩,若按此计,江南一季种百亩,一亩即便只有两石,一年两季就是四百石稻米,如每石获利四十文,四百石就是十六贯,一年可回本钱。如收割车价格再降一些,可能更快。”

    “宁阳丰产稻米之事朕已得户部奏本,但两位爱卿可曾想过,天下百姓有几人家田过百亩者,但凡田过百亩者,无不是地主豪强。若是收割车令其买去,粮食尽数囤于其手,朝廷不得粒米分毫,又该作何。”

    “这”

    这皇帝和正常人的思维不一样,尤其是一代明君圣君,其思维的立足点永远是皇权为先。

    所以当出现先进生产力,由于既有且固化的资源配置,让先进生产力会首先进入大资本手里,而普通人由于缺乏资金,而无法最先获益。所以当先进生产力出现,地主中的一批人就变成了资本家。

    这皇帝名义上是全国的大地主,出于自身的利益,皇帝可以容忍老百姓种地,但不能容忍大地主分他的地,因为权利的本质,是资源的配置权。

    当天下的土地法律上都归一个人,你说你是皇帝,可天下的地都不在你的名下,你说你是皇帝,证据呢

    由于土地在农耕时代是一切生产力的根本资料,谁控制了土地,谁控制了财力,继而影响军政。

    此前耧车的出现,解决了耕作效率,但是收还只能靠人力,所以耧车和人力收割是农耕文明权利体系下,农业生产力平衡点,这个平衡点之下,各方利益能维持一个较为漫长的平衡周期。

    但现在,收割机的出现打破了这个生产力平衡点,当农业产出大大超出国民需求,同时还不受朝廷控制,重要的是不受皇帝控制,皇帝就会开始担心有人造反。

    因为先进生产设备,按市场资源配置,最终的结果只能先被资本获取,从而用于不断的投入和产出。

    眼下全国的公田兼并形势严峻,按一户百亩的数量重新分配,一千两百万户,至少需要十二亿亩地,但全国才六亿多亩,半数以上在地主、豪强、财阀、权贵手里。

    所以田本来就不够分,现在生产力大幅增加,于是又产生两一个问题。

    田少人多,但是粮食还大大够吃,可田少不够分,同时为了提高生产力,必须土地集中,所以结果只能是有一大批农民变成无地失业农民,这怎么办。

    想当初乾隆年间西方传教士来到清朝,带来了蒸汽机,传教士就说这个蒸汽机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省人力,一台机器顶一千人,价格只要一百个劳力。

    可乾隆爷不这么想啊,想的是人力是省了,可汉人没工作干,就没饭吃,不要造反啊。

    得,您这么想,大清国也就完了。

    当然,可能有人要说了,省下的劳力不能去搞别的

    可当时产业就那么多,而且当年的人口就已经过三亿了,省下五千万农民劳力,哪里有那么多的行业岗位。没有配套的产业链和先进基础教育,你搞跨代转型,那是要栽跟头的。

    所以,大清国那会儿如果真全面开放,直接的结果是国内资本大量外流,而大量先进生产力,制造数以千万的下岗,然后大清朝根本得不到二十世纪,就得玩完。

    而且当时西方的精算政治家,其实早已摸清大清国的德性,人家就是这么想的,人家连坚船利炮都懒得花钱,因为知道大清国就是软蛋,从成本角度出发,直接金融掠夺更划算,所以乾隆这件事得分两面看。

    而现在公孙芸惠面临着相同的棘手问题,比大清朝还更棘手。

    收割车是搞出来了,但问题也接踵而至。但这就是历史哲学,新的事物,一定带来新的问题、机遇和挑战,如果去回避,必然只能重拾老路。

    中国历代王朝,多数的君主,甚至不少开明的皇帝,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

    于是当晚,顾虑重重的女帝再次召见沈云卿,问策于他

    “此事你可有解”

    “不瞒陛下,罪臣当时倒是没有想到这么多,不过但凡是新的创举,必有随之而来的问题,不应当去回避,而是得用法度将其规范起来,用其好的一面,约束其糟粕的一面,如此方能为天下所用。

    正如兵器,可用于保家卫国,但也可用于造反杀人,可总不能因为其能用于造反杀人,全天下不让用铁用刀,如此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引发更多麻烦,如此因噎废食得不偿失,关键仍在于如何利用,又如何趋利避害的规范起来。”

    “嗯,此议甚好,此议甚好啊。那依你之见,还当如何加以约束利用。”

    “臣以为,眼下的收割车不易大量制造推广,当先做一些准备。

    首先,收割车仍有改进余地,日收四到七亩仍然太少了,当然,陛下可能已经觉得非常多,但是在臣看来仍然太少,因为天下之大,我朝不过占其不到五分,故而世外之地还很多。

    其二,眼下尚不知一辆收割车能用多久,倘若只用一年就坏掉,那未免太坑人了,因此有待继续检验改进。

    其三,提高铁产,如此能将铁价进一步拉低,如此收割车的价钱也就低了。

    其四,改进工部机械司机械,使之能广为制造,便于制造,如此既能大量生产制造,同时提高了收割车的使用年限,让购买者受益。

    其五,眼下田制还不宜擅动,而我朝境内,尤其是中原复地私田、公田已经受尽,要想在此基础之上重新整合,需得大量财力赎回,如朝廷强行收回,恐怕酿成惨祸。因此臣暂不建议因为收割车,而动田法,当循序渐进。

    其六,还是此前臣提出的开海禁方略,出海占无主之地,无主之地当行新的田法,一来扫除我朝百姓出海后顾之忧,二来只有出海百姓权益得到保障,百姓出海之后方能永远心向我朝,不至于出海后自立门户。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