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02年,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大明燕王朱棣的靖难大军终于抵达应天(南京)城下,金川门守将李景隆、谷王朱橞匆忙开门投降,执政不过4年时间的建文帝朱允炆最终焚宫失踪,朱棣就此登基继位,是为“明太宗”,后更为“明成祖”。

    泱泱华夏5000余年,朱棣绝对是史上最传奇的藩王,没有之一。无论是“七国之乱”,还是“八王之乱”,甚至是“安史之乱”,还真没有哪一个藩王能真得推翻中央王朝,特别是唐朝之后,中央王朝的权力越来越集中,藩王除了受到各方面的监视,封国、府兵、财赋都不足以单独挑战皇帝权威,有不少祸乱才发生就被迅速镇压,但是朱棣为什么能起兵成功?

    建文帝没有监视他吗?

    监视了。

    建文帝没有收缴兵权吗?

    收缴了。太宗这个庙号,其重要性在一般的大一统王朝中仅次于开国太祖。朱棣怎么会不想做明太宗?无论是他也好,朱允炆也好,心心念念的都是能成为明太宗。

    明朝的开国太祖是朱元璋,太宗这个庙号,本来应该是第二任皇帝朱允炆的。朱允炆登基之后,追尊其父懿文皇太子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可见其本人对太宗的庙号是势在必得。

    可惜由于其过于激进的削藩和改革措施,同时得罪了宗室和武勋这两大王朝的支柱力量。最终经过三年的靖难战争,起兵造反的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推翻了朱允炆的统治。朱允炆虽然当了四年皇帝,可不要说太宗了,最终连个庙号都没有。直到明朝灭亡之前,在史书上都被称为建文君。而朱棣在永乐二十二年去世之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太宗的庙号。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感到疑惑,既然朱棣是明太宗,那我们现在为什么会称他为明成祖呢?庙号也能改来改去的么?朱棣的庙号从太宗被改为成祖,发生在明世宗嘉靖年间,事件本身充满了皇帝本人的算计。

    朱棣长陵

    不改成祖就要被迁出太庙?以讹传讹

    对于嘉靖皇帝的做法,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当时太庙中的神主牌位已经达到上限。明世宗如果要让自己老爹兴献王朱祐杬“称宗祔庙”的话,就要先从太庙中迁出一块神主牌。由于开国太祖朱元璋不能动,嘉靖皇帝又不敢拿朱棣开刀,所以将其庙号改为成祖也来个百世不迁。最终大胖子皇帝明仁宗成为倒霉蛋,牌位被迁出了太庙。

    这套似是而非,但又颇能自圆其说的说法,蒙住了不少人。事实上这样的说法是完全错误和经不起推敲的。在明朝开国之初,太祖皇帝就定下“天子九庙”的制度,意思就是太庙正殿中只放置九块神主牌位。等到明宪宗朱见深继位后,太庙中的神主牌位达到上限,分别为:

    德祖朱百六、懿祖朱四九、熙祖朱初一、仁祖朱五四、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和英宗朱祁镇。

    太庙

    因此当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宪宗驾崩后,新继位的孝宗朱佑樘就要面临一个太庙迁祧的问题。这样的棘手的问题,自然是要召集大臣一起开会讨论。同样不出意料的是,朝堂上出现了两派意见。

    一派认为应该借这个机会将德祖、懿祖、熙祖一起祧出太庙。等宪宗皇帝祔庙之后,太庙制度改为七庙,这样更符合周礼。这一派的核心论点是等日后孝宗本人驾崩,就把仁祖的神主迁出,将朱元璋的神主牌放到中间,作为大明的始祖。

    另一派以礼部尚书周洪谟为首,他们的建议是只祧懿祖,仍然保持天子九庙的制度。同时将德祖定为始祖,太祖和太宗则仿效周文王和周武王也百世不迁。这一派的论点更多地考虑到了太宗朱棣的历史地位。毕竟大明现在的皇帝都是靠着朱棣的功劳,才能有今日的皇位。如果将他迁出太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国朝太祖高皇帝肇建丕图,追祀四祖。迨至英宗睿皇帝龙驭上宾,遂备九庙。在当时则德祖尊为高祖,以上盖无可推之亲。在今日则德祖尊为始祖,以下固有可祧之主。洪惟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功德隆盛,如周文武万世不祧。懿祖而下,以次递迁,寔惟古制。—《明孝宗实录卷七》

    最终孝宗采纳了周洪谟的意见,将宪宗祔庙,懿祖祧出,太庙中格局变为:

    德祖朱百六、熙祖朱初一、仁祖朱五四、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

    等到孝宗驾崩,武宗朱厚照继位,即按照先帝成例将熙祖祧出,太庙中格局变为:

    德祖朱百六、仁祖朱五四、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

    武宗驾崩后由于无嗣,其堂弟兴王世子朱厚熜从湖广安陆来北京继位,是为世宗。按照惯例将仁祖祧出,太庙中格局变为:

    德祖朱百六、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

    明世宗画像

    嘉靖朝之初发生了著名的“大礼议”事件,简单来说就是明世宗是不是应该叫自己的伯父孝宗为“皇考”,而称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叔父。最终嘉靖皇帝高举道义的大旗,利用文官斗文官,取得阶段性胜利,为生父争来了“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的称号。这个结果自然不能让朱厚熜完全满意。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专门用来祭祀“献皇帝”的世庙,在太庙外的环碧殿旧址上落成。世宗距离自己的终极野心,让老爹“称宗祔庙”又近了一步。等到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明世宗又搞了一个独尊太祖的把戏,把德祖的神主迁出,这样太庙中就空了一个位置出来。换句话说,此时的太庙中本来就只有八块神主牌位。哪怕嘉靖皇帝厚着脸皮将他老爹的牌位放进去,既不需要动朱棣,也不需要动仁宗的牌位。

    十年正月,帝以庙祀更定,告于太庙、世庙并祧庙三主。迁德祖神主于祧庙,奉安太祖神主于寝殿正中,遂以序进迁七宗神位。—《明史卷五十一·志第二十七》

    但是兴献王毕竟没有当过一天皇帝,唯一的功劳就是生了嘉靖帝,让他称宗实在是说不过去。明世宗苦苦等了多年,终于在嘉靖十七年(公元158年)等来了机会。已经退休的前扬州府同知丰方上疏请皇帝复古礼建明堂,让献皇帝称宗祔庙。嘉靖皇帝大喜过望,立刻下旨礼部讨论此事。

    先是致仕杨州府通判同知丰方奏:“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请复古礼建明堂,加尊皇孝献皇帝庙号,称宗以配上帝。”下礼部会议。—《明世宗实录卷二百十三》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