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弘的大殿上,群臣对着皇帝山呼“万岁”,是历史剧中常见的戏码。艺术来源于生活,宋代高承所撰的《事物纪原》记载:“……盖七国时,众所喜庆于君者,皆呼万岁。秦汉以来,臣下对见于君,拜恩庆贺,率以为常。”当然不管是在殿中高呼的群臣,还是端坐龙椅接受庆贺的皇帝本人,都清楚这皇帝又不是龟属生物,所以“万岁”是不可能万岁的,别说是这辈子,连下辈子,下下辈子不可能万岁的。

    影视剧中群臣山呼万岁的场景

    在几大大一统王朝中,除却小皇帝频出的东汉,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几乎是垫底的。自明成祖之后,明朝诸帝普遍寿数不长,别说是万岁,连越过半百这条线的也仅有嘉靖和万历祖孙俩,多数驾崩时仅30多岁。相对于本家大宗,处于小宗地位的藩王、郡王们,可能因被圈养了,整天无所事事,心旷体胖之下长寿众,活到一甲子的很是常见,上七八十岁的也不少。

    更奇特的是朱棣一系作为帝系,在明太祖朱元璋诸子中获得的资源最丰厚,照理应当子孙昌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自明成祖至明世宗九位皇帝,共有31名皇子封王,期间家因谋反被贬为庶人,三家入继大统,截止隆万年间只余下十二家还在传承。据明代史学家王世贞的《弇山堂别集》统计,成祖系的十二家宗室,在万历初年总人数仅有998人,不到人数最多的周藩五分之一。就这人数还是靠朱高燧的赵藩进行拉升(598人),其余诸藩皆不足百人。反倒是太祖系留下的十七家藩王中,有六家人口破千(秦、晋、周、楚、代、韩),此外宁藩要不是被除国,估计也会破千(统计时有912人)。

    有明一代藩王之中最长寿的当属沈庄王朱幼?,薨逝于正德十一年(1516年),享年85岁。当然这个寿数远不是明朝宗室成员的极限,单郡王一级就有好几个突破90岁的。明代上层宗室最长寿的,是代藩的第四代襄垣王朱成鍨,活了92岁。无独有偶,朱成鍨的父王襄垣安恵王朱仕坯也活了91岁,父子俩蝉联了上层宗室寿数的冠亚军。

    来自《明史》的谬误

    朱成鍨,是代简王朱桂曾孙,襄垣恭简王朱逊燂之孙,襄垣安惠王朱仕坯嫡长子。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朱成鍨是朱仕坯嫡子中最年长者,非是真正的长子,《明宪宗实录》明确记载,朱仕坯的庶长子名朱成锗,于成化十六年(1480年)获得赐名。

    《明史·诸王世表二》对朱成鍨的表述为:“成鍨,安惠嫡一子,成化二十一年袭封。隆庆二年薨。”成化二十一年为1485年,隆庆二年为1568年,如此说来他当了84年的郡王,如此超长待机实属罕见,应当是有明一代诸王在位最长者。

    鹳雀楼

    但是且慢就此下结论,这个《明史》的这一记载明显有问题。被视为明宗室最高法典的《皇明祖训》对郡王受封的最低年龄有规定:

    “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亲王次嫡子及庶子,年及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皇明祖训·职制》)

    藩王都是由皇子受封而来,故而《皇明祖训》对藩王的册封年龄不设限制,比如鲁荒王朱檀受封时才几个月,吉简王朱见浚受封时也年仅2岁。但这项优待仅限于个藩国的始封君,嗣封藩王也有十岁这个最低年龄限制,更何况是与皇帝的关系还隔了一层的郡王。虽然自明宪宗起历代对《皇明祖训》有所增益,可目的是为了限制宗室的权力及人口增长速度,自然不可能对郡王的袭封年龄作向下改动。

    朱成鍨活了92岁,若在位时间长达84年,那他袭封襄垣王爵时年仅9岁,不到《皇明祖训》规定的最低年龄,显然《明史》的记载有误。

    问题的关键出在《明史》对朱仕坯的记载上,《诸王世表二》称其“成化十七年袭封。十八年薨。”成化十八年为1482年,朱仕坯活了91岁,按此推算他应当出生于1392年,也即洪武二十五年。其父朱逊燂生年不详,但祖父朱桂的生辰《明实录》有详细记载,为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十八。也就是说朱桂十九岁时,朱仕坯这个孙子就出生了,并且这不是他的第一个孙子。这种奇葩结论,与网上经久弥新的“我爷爷九岁的时候就死了”这句雷人台词何其相像。

    除了在位时间,《明史》对朱成鍨卒年的记载也是一大谬误。《明实录》记载朱成鍨逝世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是故他的生卒年,当为成化十一年(1475年)和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明史》无论是名气,还是流传度,都远高于《明实录》,成为人们研究明代的主要参考书目。因此目前网上对朱成鍨的介绍,几乎都本于《明史·诸王世表二》。某百科最近虽然对朱成鍨的词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可对其生卒年的表述,依然基于《明史》。

    靠作弊获得王爵

    天顺朝,因代藩宗室繁衍日盛,大同城小民弱不堪重负,部分宗室外迁。天顺五年(1461年),襄垣王支系由大同南迁蒲州(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开启了襄垣王家族在蒲州小两百年的繁衍生息史。当时在位的,是朱成鍨的祖父,始封君襄垣恭简王朱逊燂。

    朱桂剧照

    与父亲代简王朱桂一样,朱逊燂与自己嫡长子朱仕?关系一向不睦,让其三弟朱仕堲觑到了取而代之的希望,遂联合四弟朱仕埭,在父王面前疯狂诋毁大哥及嫡母。受此影响,朱逊燂、朱仕?俩父子终于在南迁当年爆发激烈冲突。本就桀骜不驯的朱仕?趁着上疏朝廷为父求药的机会,提出由自己代理襄垣王府事,意图“乘父之病,夺其禄位”,召明英宗严词训斥。

    次年十二月,襄垣王朱逊燂薨逝。三年后,朱仕?袭封襄垣王。袭爵的襄垣王对两个弟弟选择了“以直报怨”,经过十一年的激烈斗争,终于在成化十一年(1475年)决出了结果。朱仕?、朱仕埭被废为庶人,一个在北京囚禁之死,一个在父王的陵园了此终生。至于最先发起挑战的朱仕堲,则先败后胜,一度被“革去冠带禄米”,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靠着小妾赴京告状,获得迁回大同才得以脱身,在朱仕?被废后,成功复爵,但也就仅限于此了。

    虽然至朱仕?被废为庶人,襄垣王支系迁到蒲州仅仅15年,可两代郡王依然在当地留下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宗族。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宗法制社会来说,族不可一日无长,即便无方正式设立族长,也要推个临时工出来管理族人。

    老大、老四被废为庶人,老二早夭,老三被限制在大同不准归宗。于是朱成鍨三位大爷的鹬蚌相争,最终便宜了他老爹朱仕坯这个渔翁,被明宪宗任命为襄垣王府理宗,具体时间不详。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