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icon带兵南下时,姚广孝icon嘱咐他说:“殿下攻下京城后,方孝孺icon一定不会投降,但你千万不能杀他!杀了他,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绝了!”

    方孝孺,浙江宁海人,父亲名叫方克勤icon,是洪武年间一名奉公守法的官吏,因“空印案icon”获罪被处死,这事我在前面的章节中提过。史料记载,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每天读书超一寸厚,有“小韩子”之称。

    长大后,方孝孺拜大儒宋濂icon为师,常常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已任,在士林中影响极大。

    不过奇怪的是,朱元璋icon虽然对方孝孺很欣赏,却一直没有重用他,若按照《明史icon》的说法,他是朱元璋故意留给朱允炆icon的人才。

    朱允炆即位后,方孝孺先后被任命为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等职,与齐泰icon、黄子澄icon构成朱允炆的主要智囊团,讨伐朱棣的诏书檄文都出自其手。

    方孝孺被俘后,朱棣虽然不太理解姚广孝话里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地变化,在唐朝时期就曾以胖为美,这和现代社会追求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念自是不同。

    虽然现代和古代社会对于美的评价标准多种多样,但是对于丑陋的判断可是大同小异。

    据史书记载,历来的皇帝大多有着“帝王之相”,多生得英俊潇洒、容貌甚伟,不过也不乏丑陋的皇帝。

    在隋朝时期就曾有一个皇帝,生下来巨丑无比,连他的亲生母亲见了也感到害怕,之后这个皇帝被一个尼姑收养,并最终成就了帝王大业,他便是隋文帝杨坚。

    奇葩长相被嫌弃

    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在位24年曾创下丰功伟绩。但他有一点与众不同的是,出生时的丑陋模样曾经使他的生母吓得直接将他扔在地上。

    据史书记载,杨坚的父亲杨忠,曾经因为随北周文帝上战场,而后立下战功,北周文帝便将其封为随国公,还赐姓普六茹氏。

    公元541年,杨忠的妻子吕夫人在般若寺生下儿子杨坚,杨坚出生时周身还有紫气萦绕。

    吕夫人将孩子抱在手中一看,却发现这个孩子奇形怪状,面相极其丑陋。吕夫人直接被吓得魂飞魄散,立马将孩子扔在地上,之后便遗弃了这个孩子。

    当时般若寺一位尼姑见了杨坚,立马表示这个孩子骨相清奇。连生母看了都害怕的面容,可是尼姑却不这样认为,反而说这个孩子不能在俗世中成长,因此尼姑便请求把他带到庙里,亲自抚养长大。

    吕夫人听了当即同意下来,那杨坚究竟长得多丑才会导致生母都不待见呢?据相关史料记载,吕夫人生孩子的时候难产,而杨坚降生后,头上长了龙角,身体长有龙鳞。

    不过这大抵是史书在记录时候的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事实上,根据现代医学观点考证,杨坚当时极有可能是头上长了肿块,身上生了牛皮藓的缘故。而且当时的杨坚上身长脚长,下身很短,如此面容看起来确实是有些令人害怕。

    尼姑领养后给这个孩子取单名一个坚字,但因为他父亲姓普六茹,因此又叫普六茹坚。之后在尼姑的悉心照料下,杨坚一直在寺庙里生活了十二年。

    在寺庙之中生活,尼姑常常督促他修身养性,因此杨坚的性格也被磨练得很平静。他不仅在那里学读书认字、也学做人,小时候的杨坚就已经沉默寡言,最初进太学学习时,即使是关系亲近的人也不太敢招惹他。

    建功立业终成帝

    即便长得丑,但是杨坚的真实身份是不可磨灭的,他始终都是杨忠的后人。

    从十四岁开始,一直到19岁,杨坚一路做官升职,已经被提拔到了大将军的职位。

    在那之后,杨坚就被调到京城,也是那时才有三年的时间得以留在母亲身边,整日在旁服侍母亲,消息传出后,人们都认为杨坚是个大孝子。

    当时北周文帝的侄子宇文护在治理朝中政要,他一直把杨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曾经多次想杀害杨坚。但是杨坚命大,每次都被大将军侯伏等人救了下来。

    公元568年,杨忠去世,杨坚子承父业,代替父亲做随国公。当时杨坚的大女儿杨丽华被封为皇太子妃,也就是后来的北周宣帝宇文赟的妻子,杨坚也因此被更加敬重。

    齐王曾经告诫周武帝,杨坚这个人长相不同寻常,恐怕他不会甘做臣子,日湖必会生出祸端,让无敌除之而后快。

    但是周武帝却表示,杨坚是个人才,可作将领,后来又有人说同样的话,并且直言宇文赟没有帝王之相。武帝听后非常生气,他认为自古以来能带上帝王的人都有天命,并非常人所能左右。

    杨坚在听说之后,做事就变得谨慎起来,时刻小心翼翼,一直韬光养晦。几年以后,杨坚又被封为柱国公。

    公元578年,武帝驾崩,宣帝宇文赟即位,杨坚的大女儿也被封为皇后,而杨家作为皇后的父亲,紧接着又被封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

    公元580年,宣帝病危,宫中两人伪造皇帝诏书,命杨坚辅佐朝政。宣帝死后,周静帝即位,杨坚遂被封为左大丞相,当了丞相,杨坚便不再养精蓄锐,开始着手准备篡权谋逆。

    由于宣帝时期,政法极其严苛,人心溃散。杨坚担任丞相之职以后,开始施仁政,将严苛的法令一一精简,还以身作则,厉行节俭,因此得到了民心所向。

    在那之后,杨坚还曾经平叛北周宗室的几个亲王,清除了部分鲜卑族的反派,也拉拢了一部分鲜卑贵族。

    既然民心所向,周静帝便不再占着皇位。公元581年,杨坚被封为隋王,也正是那一年,静帝宣布让贤,而杨坚为了表示礼貌,三次拒绝才接受皇位。

    杨坚即位后,国号改成“隋”,即为“隋文帝”,并宣布大赦天下。

    在位第二年,杨坚命人在长安城旁边修建了一座新城名为“大兴城”,此后又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商业发展的举措。

    他认为之前的货币制度太过混乱,于是要求全部禁用,命人重新制造标准的五铢钱,统一了货币。

    之后还颁布了统一的度量衡,免除百姓进入市集的赋税等。

    在杨坚平定战乱之后,仍时有陈朝和西梁进犯。公元587年,西梁后主被废,西梁至此亡灭。

    除此之外,杨坚还开创了“开皇之治”,废除鲜卑化政策以及九品中正制,建立五省六部制。

    由于隋朝初期经历战乱,百姓民不聊生,杨坚多次减免百姓赋税,为百姓减轻了负担,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稳定了经济发展。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