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墡是明朝最为贤明的王爷,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上一代贤王,朱瞻墡历经七朝六位皇帝,最为传奇的是他曾经两次监国且两次有机会继承皇位,但就是这么与皇位无限接近的王爷却没有受到皇帝猜疑,最终以72岁高龄善终,因此说朱瞻墡是明朝最牛的皇叔也毫不为过,下面就来说一说朱瞻墡的传奇人生。

    朱瞻墡两次监国却从未受到哥哥明宣宗朱瞻基猜忌

    朱瞻墡是明仁宗朱高炽第五子,他是朱高炽的嫡子,是朱高炽原配妻子张皇后所生,与明宣宗朱瞻基和朱高炽第三子朱瞻墉以及长女嘉兴公主都是一母同胞。

    朱瞻基是朱高炽的嫡长子,作为长孙,他也十分受祖父明成祖朱棣的喜爱,所以朱瞻基很早就被朱棣定为皇太孙,是朱棣为朱高炽亲选的皇位继承人。因此朱瞻基的两个亲弟弟朱瞻墉和朱瞻墡自幼也就对皇位不抱有任何想法。

    早在朱棣的永乐时期,朱瞻墉被封为越王,朱瞻墡被封为襄王,但是由于二人当时年幼并未赴封国就藩,而是一直留在北京。

    朱瞻墉虽然没有野心且心地还比较善良,对父母极为孝顺,但为人却是十分庸庸碌碌。朱瞻墡比哥哥朱瞻墉要优秀得多,朱瞻墡不仅心地比较善良,没有太大野心,关键还十分有才能,他少年老成,为人既庄重又不失聪明机智,当时内外朝臣对朱瞻墡无不交口称赞,因此他的父亲朱高炽和母亲张皇后都十分喜爱他。

    朱高炽即位之初就册立了朱瞻基为皇太子,并且想让朱瞻基效仿自己当年留守北京的事迹让他去南京监国,众朝臣都劝朱高炽不能让太子去南京监国,但朱高炽坚决不同意,于是朱瞻基就离开北京前往南京监国。

    不过朱高炽绝没想到自己的寿命这么短,他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不到一年便即驾崩,这一下可就坏了,太子朱瞻基在南京监国,北京皇帝驾崩,一南一北在那个时代往返就需要小半年的时间,而且朱高炽的两个弟弟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都十分有野心,尤其是朱高煦更是密谋想在朱瞻基回北京的路上将其暗害,所以当时局势非常不利,稍有不慎政局动荡就一触即发。

    在这种局势下,朱高炽的妻子张皇后也就是后来的张太后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她决定暂不对外公布朱高炽死讯,她一面下令全面封锁朱高炽去世的消息,一面秘密快马派人密报南京太子朱瞻基让他秘密从南京回北京接位,同时她又让在京城中最为庄重且有才能的亲王朱瞻墡为襄王监国,由户部尚书夏元吉辅政。

    仁宗宾天,夏忠靖公(夏元吉)受顾命。时宣宗为皇太子,监国南京,中外汹汹,有汉庶人(汉王朱高煦)之忧。太后以公东宫旧辅,凡军国事悉命公裁处。公密谋急迎驾还京。驾将至,群臣出迎,太后密命公留佐襄王监国。

    这是朱瞻墡第一次监国,这一次监国也开创了明朝的历史先河,这是明朝首次出现以宗藩监国局面,同时由于朱瞻基当时并未正式即位,因此他的名号是南京皇太子监国,所以朱瞻墡监国也是明朝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同时出现南北两京两个监国并存局面。

    不过朱瞻墡非常谦逊,他深知皇位本不属于自己,离皇位越近对自己反而越是灾祸,于是当朱瞻基秘密从南京回北京之后,朱瞻墡第一时间跑出老远去迎接哥哥朱瞻基,并且第一时间跪地交还监国权力,恳请朱瞻基登基即位。

    朱瞻墡如此表现,朱瞻基对这个弟弟十分满意,因此朱瞻基即位后也并未立刻要求朱瞻墡去封地就藩,而是将他继续留在北京。

    朱瞻基继位不久,他的叔叔汉王朱高煦就效仿朱棣来了个第二回“靖难之役”,朱瞻基在重臣夏元吉的劝说下决定御驾亲征,朱瞻基御驾亲征朱高煦,那皇帝不在北京谁来监国呢?

    当时朱瞻基尚未生育子嗣,他的长子明英宗朱祁镇直到第二年才出生,所以朱瞻基就想到了弟弟朱瞻墡,于是朱瞻基御驾亲征叔叔朱高煦,命弟弟朱瞻墡留守北京监国,当然朱瞻基也并不是完全放心让朱瞻墡监国,同时他还让二弟郑王朱瞻埈协同朱瞻墡监国,不过即便如此朱瞻基也算是非常信任弟弟朱瞻墡了。

    之后朱瞻基很顺利地就平定了朱高煦叛乱,将朱高煦囚禁起来,朱高煦兵败被囚禁也震慑了朱瞻基的另一个叔叔赵王朱高燧,于是朱高燧从此变得对侄子朱瞻基极为恭顺,主动交出赵王护卫兵权,因此朱高煦叛乱被平定,朱瞻基的帝位得到了巩固,之后在宣德四年(1429年)朱瞻墡赴封国长沙府就藩,朱瞻基也在此后开启了“仁宣盛世”。

    朱瞻墡两次有机会继承皇位却没受到侄子朱祁镇的猜忌

    朱瞻基算是明朝很有作为的皇帝,但很可惜他寿命很短,宣德十年(1435年)年仅38岁的朱瞻基英年早逝。朱瞻基去世时遗诏命母亲张太后处置国家大事。

    朱瞻基去世时他的长子也就是太子朱祁镇年仅9岁,正是主少国疑之时,当时朝野内外流言四起,都认为少主不能继位,理应由朱瞻基年长且有才能的弟弟朱瞻墡继承皇位。

    因此不少朝臣建议张太后以太后懿旨宣朱瞻墡继位,但这个决策被张太后否决了,张太后决心由嫡长子一系继承皇位,因此她在朱瞻基驾崩后,立刻对朝臣宣布太子朱祁镇继位,在朝会上悲痛的指着朱祁镇对众朝臣说此乃新君,众臣速速朝拜新君。因此年仅9岁的朱祁镇才顺利继位,是为明英宗,尊张太后为太皇太后,尊母亲孙皇后为太后。

    此时朱瞻墡已经赴长沙府就藩,朱瞻墡事母至孝,他知道母亲希望皇位在哥哥朱瞻基一系中传承下去,他在长沙听闻朝臣有拥立他继承皇位的消息之后,朱瞻墡立刻给北京的母亲张太皇太后写信,信中谦逊隐晦的表达了自己无心皇位,希望母亲能继续拥立辅佐朱祁镇处理国事,自己也是十分拥立大侄子朱祁镇。

    朱瞻墡一番谦逊家书让母亲张太皇太后大为感动,为此她将朱瞻墡的书信交给年幼的朱祁镇阅读,并教导朱祁镇日后一定要尊重爱护叔叔朱瞻墡。

    这是朱瞻墡第一次有继承皇位的机会,而很快朱瞻墡又迎来了第二次继承皇位的机会。

    朱祁镇即位之初由于年幼,众朝臣都请张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但被谦逊的张太皇太后所否决,不过国事决策大权还是掌握在张太皇太后手中。

    张太皇太后很有政治眼光,她继续重用以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为首的贤臣。在张氏决策大权,三杨内阁辅政期间,朱祁镇在位初期明朝国力十分强盛。但随着张太皇太后和三杨相继去世,朱祁镇开始亲政,一直被张太皇太后和三杨所打压的朱祁镇宠信宦官王振开始祸乱大明。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