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的时候,姜茹已经把所有房间检查了一遍,凡是漏雨的位置都记下来,等师傅上门翻修的时候,重点提醒注意。

    除此以外,她拿出旧床单,明天翻修屋顶的时候,用旧床单把屋子里面的东西都罩住,免得落灰。

    尤其是卧室,要是弄脏了,她晚上可就没地睡觉了。

    杂物间晒的干货也要全部收到箱子里面,厨房的柴米油盐、敞口的罐子,都要收着。

    虽说东西不多,真正收拾起来还是耗费了一番功夫,尤其是姜茹收纳清理时完全没有计划,摸到哪里算哪里,时常跑偏十万八千里之外。

    下午的时候,杨叔过来了一趟,一起来的还有三辆牛车,拉的全都是砖块和瓦片,卸在姜茹的稻场里面。

    杨叔叔说他已经和砖瓦窑沟通好了,这些就先用着,后面需要的话,直接去拖,最后建完房子再结账。

    当然这是杨叔担保的特权。

    建房不只是需要砖块,还需要混凝土,这个时代,混凝土是没有的,代替它的是一种粘性泥土,杨叔叫了一起干活的几个师傅去山上挖了之后再挑回来。

    今天算是预备工作,姜茹也不好意思白嫖,于是用上次凉茶包装剩下的红纸糊了几个红包,每个红包装了十文钱,发给了师傅们,预祝开工大吉,讨个彩头。

    ——

    因心中挂念着要修建房子,姜茹一晚上没有睡踏实,起了个大早,找出个大陶罐放在炉子上烧水,又煮了面条当作早饭。

    面条是自制的干面条,和面醒面后,将面团擀薄,切成细丝,放在竹匾中晒干,吃的时候,就烧上一锅开水,将干面条丢进去,煮软即可。

    因为是早饭,姜茹特意加了两个鸡蛋,出锅前又加了点葱花,她从碗里挑了些面条和鸡蛋放在小黑的碗中,剩余的才是她的早饭。

    一人一狗在屋檐下愉快地嗦面条。

    嗦完面条,陶罐里面的水已经开了,她抓了把三皮罐丢进去后将陶罐从炉子上移下来,又打了壶水放上去,有了炉子之后,她几乎随时随地都能用到热水。

    放入陶罐中的三皮罐是一种天然茶叶,是泰山海棠的树叶经过洗、蒸、晒之后制成的干茶,看起来像是枯叶子,但是泡出来的茶汤红润亮泽,降温解渴,是消暑的良品。

    她之前四处找凉茶材料的时候,恰好就发现了一株泰山海棠,大概是结的果子又小又涩,无法食用,反倒是没人注意。

    因着这种茶叶不需要区分嫩叶老叶,制作过程也十分简单,姜茹就摘了一些放在家里。

    至于为什么不作为研制新茶的材料,原因很简单,三皮罐的颜色和味道过于霸道,和其他材料的香气、味道无法融合,所以她干脆单独使用。

    忙完这些之后,杨叔一家带来一大堆的菜,菜叶上还带着露水,应该才从地里摘出来的。

    看着小半个院子的蔬菜,姜茹满头黑线,该不会杨叔一家把整个菜园子都给搬过来了吧?

    杨婶摆了摆手,说她地里还多着呢,让姜茹只管收着,要是不够再去摘。

    据杨婶所说,这菜他们在家称过,也就是三十来斤。

    姜茹……她怀疑杨婶根本就没称,三十斤就是随口一说,但是杨婶言之凿凿,她也不可能再称一次,索性数了六十文钱给她,收下了这一堆的东西。

    建房的师傅们来得也挺早,打了声招呼便开工了,今天主要是看房子的情况,把旧屋翻修一下。

    三位师傅搭着梯子上了屋顶,检查情况,剩余的人在下面接应,随时递材料或者接东西。

    姜茹家的房子可比王友良家好了很多,大梁都没有问题,少数几处的檁和椽有沤烂的情况,需要捡瓦修整。

    姜茹见帮不上什么忙,跟师傅们交代了一声有凉茶后,便将砧板、刀、竹匾拿到外面大树下处理杨婶送过来的蔬菜。

    苦瓜剖开,去掉白瓤,切成片,辣椒则是切成丝,直接晾晒,黄瓜片则需要用盐杀一下水,考虑的盐的价格,姜茹选择了用盐水浸泡,茄子、冬瓜也是同样的处理方法。

    豇豆则是另外的处理办法,需要先掐头去尾,用开水烫过之后,再晒干。

    除了豇豆,姜茹将其他的叶子菜也用这种方法处理了一遍,她心里也没有把握能不能成,但是她想得开,不能成就当做积攒经验吧,毕竟很多事情她也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这些蔬菜花了姜茹整整两天的功夫才处理完,累得她胳膊差点都抬不起来,而且为了晒这些东西,姜茹不得不又在村里买了四个竹匾,轮流晾晒。

    两天的功夫,师傅们也把屋顶给翻修好了,接下来就是建新院子的事情。

    在动工之前,姜茹已经和陈叔沟通过自己想要什么样效果,每一处是做什么使用,杨叔有不少经验,很快弄明白的姜茹的需求,在地上画了一下图稿。

    简单来说,就是在现有的屋子旁边额外再建一个大院子,院子后半截用作仓库,不在设立隔间,前半截则是划分成左右两边,左边是院子,右边则是搭建两个小棚。

    姜茹已经想好了两个小棚的用处,一个用来做工,一个用来放柴火。

    这种独立安排,有一个好处是她日后再处理凉茶相关的事情,就不需要将人带到自己居住的院子里,会更加安全一些。

    而且杨叔打算在厨房靠新院子这边修个小门,方便进出,日后姜茹要是想来这边院子,只需要从厨房穿过来即可,无须从外面绕。

    姜茹见杨叔设计的比她之前考虑的还要周到,便将此事全权交与他负责,左右她也不懂建筑,相信杨叔就可以了。

    建新院子总共花了大半个月,这还是因为院子的结构简单,不像是建房子,需要很多隔间墙壁,否则只怕再多一个都未必能够完工。

    竣工之后,姜茹验收了一下新院子。

    新院子的大门和原先的大门齐平,进门左手边是空旷的院子,右侧是两个小棚子,没有安装门窗,只有承重木柱,因此光线很足。

    最里面是仓库,仓库设有两道门,可以同时打开,方便进出,里面是个大通间,现在看起来空荡荡的。

    为了避免进水,仓库和小棚子的地面比院子都要高些,设有一级台阶,这样下雨的时候,她便可以不用撑伞,沿着台阶,从屋檐下经过。

    姜茹对新院子十分满意,所有她未曾想到的细节,在后面的施工的时候,杨叔也有一一沟通到位。

    所以验收之后,姜茹给师傅们结了最后一日的工钱,每人多给了五文,算是红包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她的荷包瘪了,所有师傅的工费差不多五两银子,砖瓦木材这些工料将近六两,也就是说这个新院子总共花了她将近十一两银子。

    姜茹心疼,杨婶手上的钱她已经全部拿回来了,还剩下九两银子,里正那里还有十六两,她手上还有一些散钱,总共加起来也是二十五两多一点。

    这钱听起来也不少,但是姜茹还打算买田,这钱就不够看了。

    前几天,姜茹就去了里正家一趟,问有没有田地出售。

    里正拿眼睛瞅着她,当初说要卖地那是一个干脆,现在又要买了?

    姜茹的脸被盯得发红了,梗着脖子道:“那还不是怕大房那一家人使坏嘛……”

    只是这话越说声音越小,到最后干脆了没了声音。

    “你现在不怕了?”里正还是拿眼睛瞅着她,小眼睛里面全是你不要找理由了。

    姜茹干脆破罐子破摔,也瞪了回去,两人大眼瞪小眼了半天。

    里正放弃,让姜茹回去等消息,还说现在肯定没有什么好地,让她期望不要太高。

    这两天就给了消息,说是有户人家要出手一块田地,这田地的位置和姜茹家还隔得不远,便让姜茹先去看看。

    姜茹对看地算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所以叫了杨叔一起。

    杨叔蹲在田地里面,抓了把土,在手里碾了碾,摇摇头。

    “这要是一块好田,别人未必肯脱手。”里正坐在树桩上,又在吧嗒吧嗒抽着旱烟,“你要是想买,我就把价格再压低一点。”

    姜茹又看了看杨叔。

    “叔,您就给个准话,这地能压到啥价格?我看要是超过了三两,那还不如开荒去呢。”杨叔说道。

    里正气笑了,烟杆指着杨叔道:“你小子真是敢想啊,直接对半砍价啊。”

    杨叔嘿嘿一笑,尽显憨厚,“您看这地,不就比开荒少了几块石头吗?”

    里正无语,指着他半天没有说出来话,最后才道:“我去问问,看人家愿不愿意,要是不愿意的话,我也没有办法。”

    “叔,您亲自出马,这事儿肯定能成。”杨叔适时地拍了拍里正的马屁。

    里正哼了一声,只是那傲娇的神色表示他对杨叔的话还是挺受用的。

    姜茹憋着笑,完全没有想到杨叔还有这么狡猾的一面,后面让她更没有想到里正竟然真的谈下来这个价格。

    姜茹不得不感慨,姜还是老的辣啊。

    院子建好后,对方就递来了消息,说是要去镇上把田契给办了。

    杨叔一副意料之中的模样,说那地真要买下来了,前面还是要吃些苦,得把地给养好。

    姜茹点头,这件事就定下来了,和里正约定好了去镇上的时间。

    此次去镇上,姜茹还有别的打算。

    她想要看看有没有其他的生财之路,毕竟生命不息,花钱不止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