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秦时明月之相逢时雨 >第九十五章 儒家的抉择
    入梦在山谷,醒来已在自己的床榻上,定是雨停了张良把我直接抱了回来。本来还担心荀子的课会迟到,这次也算躲过一次打手心的惩罚。

    今日上课,荀子已经开始讲授易经,冷不丁就会抛出些古怪的难题给我。比如,为何太极图圆的,而不是方的为何易经是六十四卦而不是六十三卦或者八十四卦礼让为先,当仁不让,这两句话互相矛盾,那么我们到底应该让还是不让

    荀子喜欢怪才,很厌烦听那些毫无见解固定思维的话,于是我只有绞尽脑汁尽量说些听起来很独具个性的话来搪塞。就比如为何太极图是圆的,我说因为圆的东西容易变动,就像车的轮子,都是圆的,如果你非要特别些,要方的,肯定开不动。又比如礼让为先,当仁不让,到底该让还是不让我说这个只能自己看着办了中庸有云:过犹不及。

    我以为荀子会责骂我,结果他只是淡淡一笑。真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老人家,我猜想虽然我说出的想法有些雷人,但是听起来是很不错的无厘头笑话,陪他打发隐居的日子也算有趣。于是乎,我并没有受罚,安然无恙走出了半竹园。

    自己终于对荀子的心思有了些许把握,心情不错,走过射箭场,见少羽在射箭,便也上前试几手。

    少羽很在状态,每发都正中红心。看来他已经恢复斗志,接受统帅龙且的部队:腾龙军团。

    “子羽,你相信楚南公的话吗”我问。

    “三师娘,你呢”

    “对于未来的预言,只有朝这个目标努力了试过了才知道真假,如果不去试一下固步自封,就算是真的预言也会变成假的。”

    少羽嘴角一勾,英姿飒飒一笑:“三师娘说的甚是。”又抬手一箭,正中红心。

    此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儒家弟子匆忙的声音:“三师公,您总算回来了,大家一直在找您。”

    我转头望去,见张良站在不远处,似乎一直在旁看我们射箭。

    他问弟子:“什么事”

    “掌门师尊让您过去见他。”

    张良见弟子着急的样子,脸色微微一凝:“怎么了”

    “师尊他他好像很生气,二师公也被叫去了。”

    他轻叹,应道:“走吧。”

    我与少羽对视一眼:“子羽,我去看看。”

    少羽笑笑点了点头:“我先带子明出去躲躲这场可能来临的狂风暴雨。”

    我尾随他们至前厅。刚站定就听砰地一声,往里面望去,伏念面容冷峻拳头抵在桌案上:“有什么理由,你倒是说啊”

    “师兄”张良想解释,话语却被伏念厉声打断。

    “我没有问你,还轮不到你说话”伏念横眉肃容,威严尽显

    “师兄,都是我的决定,你要责怪的话,就罚我吧。”颜路垂眼说地不疾不徐。

    听到颜路把错都揽到自己身上,张良侧头望了一眼颜路,终究还是没有插话。或许他们之间这样的场景已经不是一次两次,颜路对张良向来纵容宠溺,可以想象每次张良犯错被问责颜路一定都是如此,主动站出来顶罚。

    伏念接着咄咄逼人道:“你的决定将小圣贤庄上下的安危置于炉火之上,将整个儒家与帝国的叛逆混为一谈,这就是你的决定”虽然是在斥责颜路,但伏念的目光却犀利地扫过张良。

    “颜路甘愿承受儒家家法。”颜路说地心甘情愿,仿佛一切由他背负理所应当。

    “置圣贤先祖遗训而不顾,按照家法,该如何处置”

    颜路顿了顿,不带一丝犹豫,一字一句道:“逐出师门。”

    “不”张良脱口而出,完全不同于往日的淡定从容,竟然有几分焦灼和急切。

    伏念对张良的略显激动的反应视而不见,继续斥责颜路道:“你修炼坐忘心法,居然修炼得数典忘祖。”

    “圣贤祖师说,当仁不让,见义勇为。这样做,怎么是数典忘祖”张良终于还是忍不住帮颜路辩解:

    “子房,不必多言。”颜路带着些许命令的口吻说道,显然他不想张良与伏念有正面的冲突。

    而伏念已经被激怒,双目瞪得浑圆反问道:“协助帝国叛逆,扰乱天下,当什么仁又见什么义”

    “仁者,爱人,义者,利他。有人在危难之中,我们儒家是应该挺身而出,还是为了自身的安危和利益,袖手旁观”

    张良说的发自肺腑,而伏念也是字字铿锵有力:“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如民众不知谦恭,为官者不知清廉,臣下不知忠诚。如果一个国家的百姓都在想着谋害君王,以下犯上,这个国家岂不是陷入动荡百姓岂不陷入危难”

    张良不屈不饶道:“如果不问青红皂白,一味只要求百姓忠君,难道就天下太平,民众就安居乐业了孟子公孙丑下之篇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尽心下中还教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众的生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这样才有国家社稷,才有君王。”

    伏念猛地起身:“你断章取义,难道你忘了孟子离娄上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如果没有了伦理纲常,没有了社会秩序,又谈什么社稷国家没有了社稷国家,民众的利益又如何保障没有了保障,又怎么谈得上民为贵”

    听到这样的开头,就知道是场没有输赢的争论,站在谁的一边都有自己的立场,历史的进程又有多少人能够猜到呢没有一个洞察一切的神,大家都见仁见智,对于现实和未来,除了一厢情愿的固执之外,恐怕一切还是要到更久之后才能看到现在如何。就算是来自未来的我,也很难评判历史的孰是孰非,也不敢擅自决断什么。蝴蝶效应,绝不是危言耸听的概念,一个微小的变化都能引起惊涛骇浪,不是“简单的修补就好”的,可能反而会有更大的危险。

    当然

    对于我来说,张良的决定必然更接近历史的进程。我突然想到现在或许可以去请荀子,他是唯一能说服伏念的人。

    我转身欲去半竹园,顿时一惊,荀子已经站于我身后。我刚想出声行礼,荀子手一抬示意我安静,不要惊动。

    “治国之本,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如果一个君王不能爱惜自己的百姓,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君王。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身为诸侯如果不行仁政,就保不住他的国家;君王如果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天下。”张良的慷慨陈词,听起来他与伏念之间似乎对峙越来越激烈。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