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鑑寶 >第709章 秦始皇的煉丹鼎
    陳友好和柳夕稔都注意到了謝遠的存在,這個老色鬼之前還是柳夕稔的導師,利用實習的機會,瘋狂壓榨柳夕稔的勞動力,還在深夜上門進行騷擾,簡直就是一個人渣,要不是陳友好及時出手,現在柳夕稔恐怕都要退學了。

    謝遠這種人竟然在學校裏當老師,還跟着唐老出席這種場合,真是誤人子弟。

    不過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前,陳友好和柳夕稔也沒有說什麼,謝遠全程跟在唐老的身後,一直露出討好的笑容,還指揮着學生小心翼翼的將一個足球大的青銅鼎,搬到了講臺上。

    唐老和宋校長坐在席位上,向學生喊話這種事情,自然落在了謝遠的身上。

    “你們都是這一屆考古系學生的驕傲,第三輪考試將要鑑定這一件青銅鼎的真假和年代,還要判斷出青銅鼎的價值,眼光最優秀的三個人,將成爲比賽的前三甲,有資格競選成爲唐老的助教。”

    謝遠意氣風發的走到講臺前面,拿着麥克風介紹起了比賽。

    柳夕稔看向了臺上的青銅鼎,要辨別真假不是難事,畢竟古代青銅的鑄造工藝在現代很難被模仿,不過要鑑定青銅鼎的年代和價值,就絕對是一個艱鉅的困難。

    青銅鼎盛行於商周,在公元前八世紀,西周大臣虢國公鑄造的玉柄鐵劍,就是我國最早的鐵劍工藝,由此也象徵着西周鐵器文明的到來。

    隨着鐵器鑄造工藝的不斷成熟,在西漢時期達到了蛻變,完全從青銅時代過渡到了鐵器時代,青銅器的使用也漸漸被放棄,不過還有一種古代職業,經常需要用到青銅鼎,那就是煉丹。

    在煉丹的傳統上,古代人相信還是青銅鼎更有神奇的效果,更能追求到仙家的奧妙。

    每一個朝代都有追求長生的人,所以每一個朝代都有人鑄造青銅鼎,這就加劇了鑑定青銅鼎年代的難度,在場的幾十個學生都是愁眉苦臉,甚至還有人打起了退堂鼓,因爲鑑定不出青銅鼎的年代,而準備放棄這場考試。

    不過也不是所有學生,都被這一件青銅鼎難住,至少林文海、吳有道、袁順三個考試的熱門人選,在他們的臉上就露出了自信的神情,似乎對這一場考試依然充滿了信心。

    林文海沒有再將注意力放在柳夕稔身上,他直接走向了這一件青銅鼎,圍着青銅鼎不斷的轉圈,在轉圈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打量,這場考試不能利用任何的鑑定儀器,這就非常考驗一個鑑定師的鑑寶知識和眼力。

    吳有道和袁順對望了一眼,也不甘示弱的走上了講臺,近距離的打量着這一件稀世珍寶。

    “這個青銅鼎有着非常古樸的風格,只有秦漢之前纔會出現這種風格的青銅鼎,漢朝之後的青銅鼎就已經開始出現各種輕浮的雕刻了,所以我斷定這是漢朝之前的青銅鼎。”

    袁順伸手*了一下青銅鼎的邊緣,第一個看出了端倪,似乎對自己的判斷很有自信的說道。

    “漢朝之前?

    三皇五帝也是漢朝之前,你怎麼不說這個青銅鼎是三皇五帝鑄造的?

    你的觀點太過於空泛,沒有一個準確的時間,漢朝之前的時間太過漫長,考古從來就是嚴謹的事情,容不得你的隨便,你這樣又怎麼做唐老的助教。”

    吳有道聽見了袁順的說法,有些不屑的笑了起來,故意嘲諷了幾句,試圖降低袁順在唐老心中的印象。

    “哼,吳有道,你把自己說得這麼厲害,我就不相信你可以準確判斷,這一件青銅器的年代。

    既然你這麼自信,那你就給我說一下,這個青銅器到底是哪個朝代的產物?”

    袁順有些不服的反駁起來,殊不知他們兩人的爭吵,就像兩個小丑一樣,在唐老的心裏同時給了他們差評。

    “今天我就來給你科普一下,這是秦朝的青銅鼎,重量比較輕,沒有漢朝鑄造青銅鼎的厚重,秦朝國祚太短,來不及鑄造青銅鼎,就已經滅亡了,所以秦朝遺留下來的青銅鼎數量極少,也極爲珍貴。”

    吳有道露出自信的笑容,接着下了判斷,“我可以斷定,這一件青銅鼎是秦朝所鑄造,秦始皇禁止百姓擁有武器,將全天下的銅鐵集中到了帝都咸陽,鑄造成了十二個金人,以此威懾天下,所以民間很難保存這樣重量的青銅器,否則一定會被殺頭抄家。”

    聽了他的分析和判斷,唐老點了點頭。

    吳有道注視着袁順,“唯一的解釋就是,這一件青銅器是秦朝官窯鑄造的青銅器,說不定就是秦皇本人用來煉丹的,絕對稱得上是超乎想象的寶物。”

    最後給了袁順一個挑釁的眼神,瞬間得到了在場所有學生的崇拜,不過大家更期待林文海的鑑定,不知道林文海是否有不一樣的高見。

    “兩位,你們都錯了。

    只要你們仔細看青銅鼎上的雕刻,就可以看出這些雕刻分別屬於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諸侯國,這是戰國七雄時期的青銅鼎,就連青銅鼎上的雕刻,也符合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多樣性風格,所以我斷定這是戰國時期的青銅鼎,價值至少千萬以上。”

    林文海直接打斷了吳有道和袁順的辯論,將青銅鼎的年代推前到了戰國,一個思想碰撞的大時代,還準確的判斷了價值,比起吳有道和袁順兩人空泛的言論更爲精確。

    原本還想參加考試的幾十個學生,此時都愣在了原地,心生退意。

    林文海、吳有道、袁順三人已經說得如此詳細,哪裏還有他們插嘴的機會,現在他們就算想說點什麼,也不過是拾人牙慧,照搬林文海、吳有道、袁順三人的理論罷了。

    這些還沒發言的學生紛紛搖起了頭,放棄了這場比賽,轉而站在了旁邊,期待着三人中誰能成爲唐老的助教。

    唐老坐在椅子上,靜靜的聽完三個學生的發言,欣賞的看着林文海、吳有道、袁順三人,這三個學生的見識都很不凡,就算有說得不正確的地方,也和真相沒有偏差太遠。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