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狐朋仙友 >番外(1)區區秀才值幾許
    清朝時期一個秀才的社會地位究竟多高,這未來的出路又有幾條?

    正所謂‘欲高門第須爲善,要好兒孫必讀書’。

    想要讓自己的家族從此能高人一等,養出一個能在科場得名的讀書人是不二之選。

    現在問題來了,假定在清朝一個薄有家資的家族準備在自家後人當中培養一個能拿得出手的讀書人,這個家族需要準備多大的前期投入?

    此外,當後人成功取得相應功名後,這人的出息究竟如何?家族的投入到期能不能預期回本呢?

    想回答以上問題,首先介紹一下清朝的科舉體制,能在科舉這條路上爬得越高,這將來的出息越大,所謂‘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在清代,一個讀書人如想走通科舉之路,必須得經過以下幾步。

    第一步,入私塾請先生授課開蒙。

    此時,這位未來的準讀書人要先學一些例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笠翁對韻》等識字類課程,並在先生手把手得指點下臨帖習字。

    這一階段差不多相當於今天的學前班教育,而上面那些書就是清朝版‘看圖寫話’。

    過去學童一般在六到十歲間入蒙,年齡要是再大,先生就不收了。

    待學童已將上述啓蒙讀物全部認完後,先生就正式開始教授四書五經一類的課程。

    學習慣例是從《論語》開始,經由《孟子》、《大學》、《中庸》依次往下學。

    等學生學完全部‘四書’之後,先生開始教授‘五經’。

    不過通學‘五經’是甭想了,私塾先生沒有這麼大能耐,先生他會哪科,學生就跟着學哪科。

    等到‘五經’當中的某科也學習完畢,此時學生差不多也到了初次應試的年齡(虛歲十六),可以參加讀書人生的第一場考試,爲未來科舉之路試試水了。

    這第一場考試稱縣試或童子試,由考生籍貫所在縣城舉辦,每三年舉行兩次,由在任的知縣老爺親自命題閱卷。

    參加的考生一律稱童生,而考中者稱生員(秀才),本次共考六場,俗稱一考五覆。

    等考生考中秀才後,要到該縣所屬府城加考一場,知府大人親自出題並閱卷。

    這次考試的成績決定秀才可以去何處學府繼續深造以及有沒有獎學金,有案首(某縣頭名,未來鄉試內定的舉人)、廩生(每月有獎學金)、增生、附生(擴招生,備受歧視)之別。

    這次排名之後,成績優秀者可入省城的府學就讀,其餘則分發各縣的縣學或者自費選校(比如楊從循楊附生),因此過去縣試又稱進學,即進入學宮之意。

    多說一句,這學宮又謂“泮宮”。

    泮即伴,乃陪伴於天子之側的意思,學宮必在正門處設一個泮池,凡生員入學時都須繞泮池一圈,因此進學又叫“入泮”。

    過去有種說法叫‘重遊泮水’,意思就是某人考取秀才一甲子(60年)後,可以帶着鼓樂吹打手,重新回到自己曾經就讀學宮吹吹打打得逛蕩一圈。

    嗯,一般人只要活到七八十,一般都能如此游上一遭。

    秀才入學後,要沿着附生-增生-廩生-歲貢的路子,一路PK升級,等升到歲貢這一級,就可以參加下一場科舉考試(鄉試)了。

    這裏再多說一句,除了正常PK出來的歲貢,貢生中還有其他來源,比如“拔貢”(45歲以上且一直當不上歲貢的老秀才,可以特招入國子監,並因此取得考舉人的權利)、“優貢”(知府或學政具名保舉)、“副貢”(上批考舉人時排名靠前的落第者,可與下一批歲貢一起考舉人)。

    另外,錢可通神,“準貢、廩貢、增貢、附貢、例貢”,都可由捐納而來,《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的李甲即爲納糧入監的廩貢。

    現在終於到了第二場考試,鄉試,三年一考,慣例於縣試後第三年秋八月在各省省會舉行,屆時全省所有已取得貢生身份的秀才都可以參考。

    這裏要注意一點,那就是貢生的身份其實是一次性的。

    除非你考舉人中了一個“副貢”,否則一旦考舉人落榜,你還得從頭PK升級到歲貢,纔有資格參加下一場鄉試……好在準備時間挺長,那就加油唄。

    中了鄉試就是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亞元’,前五名又合稱‘經魁’。

    該省巡撫會在鄉試放榜後數日,在府衙內設“鹿鳴宴”,宴請鄉試主考官、本省學政暨全體新科舉人。

    這場宴會慣例要由新科舉人合唱《詩經》中的《小雅.鹿鳴》篇(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所以中舉滿一甲子,可再去找巡撫請客,謂之“重宴鹿鳴”;想有這個榮耀真得看個人的運氣。

    嗯,喫着火鍋,唱着歌,只要接下來麻匪不來,那還是挺歡樂的。

    待鄉試過後,所有取得舉人身份的舉子可以在鄉試第二年的二月,到京師貢院參加第三場,會試。

    這回所有參加考試的舉子可以在巡撫那裏領一筆去京城考試的差旅費,這種待遇就被稱爲“公車送試”。

    恩,公車上書什麼的,人家近代史學的不好,當真不曉得咧。

    會試再中了的稱“貢士”,第一名爲“會元”……不是果汁!!

    所有“貢士”要由禮部在保和殿組織覆試,以成績列等,之後纔有資格參加殿試。

    第五場,也是最後一場,殿試,在會試這年的四月舉行,地點仍是保和殿,等殿試考完,你就是進士了。

    這裏多說一句,一般來說,所有貢士都能中進士,只要你別出太特殊的狀況。

    說一個特例,首倡新式教育,開啓新文化運動之門的北大終身校長,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他當年就中了貢士第二十六名,不過就在他即將參加殿試之前,從家鄉傳來生母故去的噩耗。

    之後他回鄉爲母奔喪丁憂,就未能參加接下來的殿試,因此與進士無緣。

    什麼?不回鄉奔喪行不行?

    哎呀,你這麼問可真有點那啥啊……不回肯定不行,清朝以孝治天下,聞母喪而不回鄉奔喪,你這貢士的功名就別想要了。

    行了,決定最終命運的時刻來了,殿試的每份試卷都須全部考官閱過,共同擬定前三名進呈皇帝御覽並欽定名次。

    這進士一甲共三名,依次爲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其下有二甲若干,賜“進士出身”;再下三甲若干,賜同進士出身。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