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謀明 >第六十三章 想法
    “我打算造一批鎧甲武器。”閔元啓笑着道:“我和王百戶,李百戶各要五百人,其實連我自己這邊的婦人和餘丁,每個坎池十人足夠,白天堆垛裝包要不了幾個人,健壯些的婦人都能做這個活計。多要過來的,我打算挑一些膽大健壯的編在旗軍裏一同訓練,名義就是防寇除盜,楊世達的事,我正好拿出來當藉口,地方上有潛藏的盜匪,我練兵防盜誰有資格說二話?若人手充足,我想滿編四個百戶,這樣就算有千人流寇前來我亦不懼。”

    閔乾德沉思片刻,說道:“現在這局面,京師能不能保住也是難說,闖逆已經又佔河南數個州府,兵鋒已入河北,再下去真定大名等處亦不保,很快便會南北隔斷,若遼鎮總兵和大同,宣府諸鎮能真心出力與闖逆交戰,局面尚有挽回餘地,若是他們和劉澤清一樣……”

    閔乾德說罷自己都苦笑起來,就唐通和白廣恩那幾個,哪一個又能比劉澤清強多少?

    象洪承疇被迫於清兵決戰,孫傳庭還沒有準備好就被迫出關,左良玉和丁啓睿等人明明不想會戰卻被逼在朱仙鎮和李闖會戰,十七萬明軍一戰盡沒……這種事是不可能在現在的大明發生了。

    最關鍵的地方便是天子的威信被一再削弱,天子的神祕光環只對普通百姓有用,對他身邊的太監,勳臣,親臣,文官,武將,地位越高接觸的越多,暗地裏的非議就越是明顯。

    打從崇禎元年開始到十七年,這位性格嚴剛的天子做了太多錯事,性子急燥處事一味剛毅是病,但可以治,太多想法和變化也可以接受,剛愎自用猜忌和不信任臣下,臣子也能按着藥方抓藥,努力調整自己來適應天子。做事沒擔當諉過於下也可以適應……但所有的這些毛病都是一位天子集大成,這就叫臣下沒有辦法適應和接受了。

    打從崇禎元年到十七年,首輔就換了五十多個,被殺的首輔也是好幾個,固然是十七年間遇到很多麻煩和難題,但從崇禎皇帝十七歲時他就展現出了性格中所有的缺陷和施政的不對盤,喜歡猜忌自以爲是,又敢於下殺手,然後又不定性,喜歡朝令夕改,過於急燥,昨天任命今天就想看成果,一旦事情不順就感覺是臣下的錯……有人說崇禎年間事情壞在東林黨人身上,這其實也是冤枉,憑崇禎皇帝的這性格,除了周延儒和溫體仁外就沒有哪個大臣能在崇禎朝經營起哪怕是最小的政治團體,可週延儒和溫體仁又如何,他二人也就短短几年的風光而已……

    奸臣其實是有奸臣的作用,形成一個政治集團,利益共享,不管其目標如何,掌握權勢後能令上下政令通達,最少大家不會一直給對方使絆子。

    天啓朝的魏忠賢得到後人不少吹捧,其實魏忠賢政治眼光一般,也談不上有什麼亮眼的施政,立生祠等舉措更是浪費了大量的財富。但魏忠賢在天啓的信任和支持下,在三年左右的時間裏是完全掌控了朝局,地方到中央上下齊心,財賦收的上,軍隊不敢抗命,官員聽九千歲的命令做事,這樣一來哪怕是個老農出身的權閹掌事,國事也能正常運作,天啓只管在宮裏打木匠,比他弟弟過的瀟灑的多,天啓年間的國事反而比崇禎年間要運作正常的多……往上推的萬曆皇帝也是如此,先用張居正,再用申時行,王錫爵,方從哲……萬曆懶政,爭國本帶來的三大案更是昏聵,但萬曆就在兩件事上用心,而且都做的不錯,一是選擇合格的首輔,保持大明王朝最基本的運轉,二是關心軍務,萬曆再懈怠國事,軍務卻是不敢不上心,因爲這位身體不好精神體力不濟的皇帝心裏明白,別的事都是小事,軍務上的事卻關係到他大明的生死存亡,不敢也不能有絲毫懈怠。

    當然了,神宗懶政的後果也極爲嚴重,高拱和張居正收拾過的官場又疲沓了,種種懶政和浪費之下,再加上三大徵的耗費,大明帝國的財政再次破產。而且神宗懶到連官員都不任命,六部堂官都能缺額一半,從中樞到地方的官場一無紀律二無動力,再加上爭國本造成的官員內鬥最終形成了黨爭,這都是神宗帶來的惡果,並且禍及子孫。

    可是不論怎麼說,明末的情形沒壞到必定亡國的地步,不是當今天子當皇帝,不需要把朱重八請回來,或是永樂,仁宗,宣宗這些出色的帝王,只要萬曆再活十年,或是天啓多活十年,大明都不會鬧到亡國的地步……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