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唐農王 >第七百九十九章 有喜皆歡
    自漢始,高句麗所在皆爲漢之四郡。

    漢元帝建昭二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建國,故稱高句麗。

    也就是因爲漢元帝劉奭在位之時,寵信宦官,又自廢武功,導致皇權式微,朝政混亂不堪,也使得西漢走向了衰敗。

    朱蒙也正是瞧見了漢元帝劉奭這點,這纔在西漢的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建國。

    如西漢在漢宣帝死前的安排之下走下去,高句麗也不可能出現的。

    當然,沒有高句麗,或者還有矮句麗的出現,畢竟誰也不知道不是。

    隨着高句麗的建國伊始,就開啓了擴張之路。

    而西漢在漢元帝劉奭死後,由其兒子劉驁繼位,稱漢成帝。

    漢成帝劉驁此人嘛,也走了其父之路,沉湎酒色,荒於政事。

    也因如此,朝政分爲幾派,一派宦官,二派外戚,三派太皇王政君一族,也正是因爲這點,直接埋下了王莽篡漢的禍根。

    說到漢成帝劉驁,就不得不提一個成語‘環肥燕瘦’了。

    環肥燕瘦這個成語,環指的乃是唐朝時期的楊貴妃楊玉環,而這燕嘛,指的就是漢成帝劉驁的第二任皇后,趙飛燕。

    趙飛燕還有一妹妹,趙合德。

    趙氏姐妹,在入了宮之後,被漢成帝劉驁看中,從此走向了人生之頂峯。

    趙氏姐妹二人,得漢成帝劉驁之寵,在宮中可謂是無所不作,無所不惡。

    而又因趙氏姐妹多年未給漢成帝劉驁生得子嗣,每每宮中美人也好,還是照儀也罷有了身孕之後,不是毒死,就是迫害。

    最終使得漢成帝劉驁無一子嗣。

    而且,趙氏姐妹因漢成帝劉驁寵侍無比,在許美人生了兒子之後,大哭大鬧一場,逼迫漢成帝劉驁親手掐死了自己的兒子。

    趙氏姐妹的殘忍令人髮指,而漢成帝劉驁的昏蒙也是無以復加。

    漢成帝劉驁死後,因無子嗣,到是便宜了他的侄子劉欣。

    但劉欣在位也只是數年時間就掛了。

    再往後,就是漢平帝劉衎。

    而在漢平帝劉衎之後,也就是王莽篡漢奪權之後,漢室子孫劉嬰本爲皇帝,卻是被王莽稱之其爲‘孺子’,世稱‘孺子嬰’。

    也正是因爲這幾代皇帝的不作爲,荒淫無道之下,使得高句麗越發的壯大,越發的擴張領地,不斷的兼併周邊疆域政權,逐漸強大了起來。.七

    甚至到了一種讓人都無法抑制的狀態了。

    到魏晉南北朝後,中原長期混戰,使得高句麗更快的發展狀大。

    在此其間,高句麗還曾主動與曹魏聯盟,攻打遼東郡,曹魏攻下遼東之後,高句麗終止了與曹魏聯盟,並且發兵攻打遼東西部。

    曹魏反擊,摧毀了高句麗的都城,丸都城,高句麗東川王被迫逃亡至沃沮。

    原本以爲高句麗亡滅了,但沒想到,在曹魏撤離之後,高句麗又死灰復燃,又在各種機會之下生存發展,發兵奪疆。

    最後。

    到了前朝隋之時,佔據了遼東半島全境,以及朝鮮半島大部。

    所以。

    高句麗的威脅,各朝心知肚明,基本都抱着一個態度,那就是滅之,奪回疆土,復漢之疆域。

    不管是隋朝,還是唐朝,都以秦皇漢武帝國之繼承人自許。

    楊堅建立隋朝,就發動了一場東征高句麗。

    可那一次的東征,也着實天時、地利、人和皆不顧隋軍。

    東征路上連續下雨,糧餉供給不足,又爆發yi病,沒開戰,就已是十去八九了。

    雖說高句麗上表天書,自稱爲‘糞土之臣’請降,但依然沒有把高句麗如何。

    而到了楊堅的兒子楊廣身上。

    三徵高句麗,兩次失敗而歸。

    到了第三次,才僅僅只是打服,卻也沒有把高句麗如何。

    這也使得高句麗在隋唐交替年間,趁機發展壯大,到李世民上位之後,這高句麗越發的不聽上國之言,連合百濟,欲要瓜分新羅國。

    也因爲這些原因的加持,更加的使得李世民也好,還是唐高宗李治也罷,認識到了高句麗的威脅,誓必要滅了高句麗。

    而隨着李世民的這次東征,也如以往一樣,未成。

    到了其兒子李治上位之後,李世民留下的遺言,到是讓李治這個唐高宗完成了使命,更是把唐朝之疆域復歸到了漢世之盛。

    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

    閒話說了這麼多,復歸正題。

    當李淵聽了李衝元的一席話後,長嘆東征之事,李衝元也是長呼一口氣。

    李衝元知道。

    如依着正常的歷史進程而言,李世民的這一次東征高句麗,也將功虧一簣。

    就當下而言。

    李衝元也知道大唐的國力強盛,兵強馬壯的。

    可也如前朝隋文帝一樣,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在大唐這一方。

    原因有數條。

    一是淵蓋蘇文集高句麗全國之兵抵抗,誓世要與大唐抗爭到底。

    再加上李世民御駕親征,衆將士還得考慮李世民的安全,不得不分心而戰,這更是使得這一次的東征增加了一些失敗之因素。

    二是大唐當時的海軍已經強盛不已,可李世民指揮這場戰役卻是並沒有發揮海軍的優勢,僅僅只是攻下了卑沙城,海軍的作用猶如擺設一般,一直動用陸軍,硬是要打久攻不下的安市城。

    三是薛延陀在北方的威脅,李世民怕薛延陀怕大唐在攻打高句麗之時,隨時有南下進攻的可能。

    四是遼東早寒,草枯水凍,將士馬宵難以久留,再加之糧草將盡。

    五是李世民剛愎自用,未採用李道宗的計策。

    總之。

    李世民這一次的東征,李衝元不看好,甚至心中還心疼自己的船隻。

    自己的船隻要被徵用去攻打高句麗,李衝元真擔心自己的船隻會損毀。

    自己的這些船隻,每一艘的價值,那可是用巨貫來形容了。

    小型的明輪船還好,一艘數千貫。

    可要到了中型明輪船,那可就是萬來數了。

    李衝元不是將軍,也不是將領,且又不知道如何打仗,更是不知道戰爭的一些手段。

    如李衝元懂的話,非得跟着李世民參加這一場東征,好真正會一會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淵蓋蘇文不可。

    長呼了一口氣的李衝元,看向李淵,小聲道:“叔公,你是如何看待高句麗的?又是如何看待東征之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