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宋安樂侯 >第452章 升堂
    開封府公差?範宇最先想到的就是包拯麾下的王朝馬漢等人。

    可一轉念,包拯已經調任諫院的知諫院之職,那幾位也跟着換了身份,自然不會在開封府。

    範宇看向那幾位公差,對着兩位公差微微拱手道:“兩位,你們請我去開封府是公事還是私事?現在的知開封府……好象是范仲淹範知府吧。”

    兩位公差看到範宇對他們兩人拱手,也急忙躬身還禮。

    年長些的公差道:“回侯爺,開封府現任知開封府便是範知府。今日請侯爺前往開封府,並非是私事,而是有公事。”

    聽到是公事,範宇就有些奇怪了,“公事?我與開封府向來少打交道,也未做過什麼不法之事,範知府所說的公事,是什麼公事?”

    “侯爺,這一次是有人一紙狀書,將侯爺告在了開封府,所以範知府便讓我們二人,來請侯爺去詢問一下情況。”那年長公差急忙點頭回道。

    “可有文書牌票?”範宇覺得,既然是公事,自然是要正規手續的。

    他看向這年長的公差,見對方從懷中取出一塊銅牌,還有一紙文書。

    範宇接過銅牌文書看了看,確是開封府的無疑,文書中的字樣,也有到堂證詢字樣。

    這樣的話,便應該沒有假。

    範宇便對一名護衛道:“你且去諫院,與包直閣知會一聲,就說我去開封府接受證詢。請包直閣來,或者可以一起相商。”

    說實話,範宇並沒見過范仲淹這個人,也不知道對方對自己是善意還是惡意。

    因此,要說沒有提防之心,那就是範宇自己傻了。

    雖然包拯也不算自己人,但是包拯此人爲人剛直不阿。若是范仲淹或是他人陷害自己,有包拯這個刑名的大高手在,對於自己也是一種極大的保護。

    當然,範宇是請了,只看包拯肯不肯去。

    範宇對那兩名公差一揮手道:“前面帶路,我去走一趟便是。”

    而在開封府中,一名四十餘的歲的中年人,正拿着一張狀紙來回的看。

    此人就是新任的權知開封府,范仲淹。

    范仲淹看着狀紙上狀告安樂侯範宇這位本家的罪名,簡直有點觸目驚心。

    他這個人做過地方知縣知府,也做過司理參軍也做過推官,也算是個能文能武之人。

    范仲淹自恃其才,對於那些朝中的權貴很是看不順眼。如今狀紙所告這位安樂侯,便是權貴中的權貴。

    不但是官家生母李太后的義子,也是官家的義弟,更是楊太后的女婿,也算得上是官家的妹夫。

    這樣的權貴如果做惡,范仲淹覺得,怕是大宋怕是除了官家無人可制。

    但是安樂侯與皇家的關係如此緊密,只要不謀反,估計也會很難治罪於他。

    因此,范仲淹想來想去,也唯有快刀斬亂麻,將這位安樂侯儘快懲罰,才能以正國法。

    只是他想的不錯,卻是先等到了副知諫院包拯。

    原來包拯得到了範宇派人傳話,便起了極大的好奇心。是什麼樣的人,居然將這位安樂侯給告了?

    其實包拯也一直在盯着安樂侯範宇,人可是他帶回京城的。包拯就怕對方行差踏錯,壞了自己的一世清名。

    而且範宇如果真的作惡,包拯覺得自己也難辭其咎,有責任制止對方。

    所以一聽到護衛的傳話,便急急忙忙的趕到了開封府中。

    范仲淹看到了包拯,不由的十分奇怪。

    “包直客,今日你又是何故再回開封府,莫不是想要故地重遊不成?”范仲淹有些驚奇的問道。

    “不瞞範知府,今日有人傳話,說是範知府傳安樂侯範宇證詢,所以我便來瞧一瞧。”包拯拱手道:“這位安樂侯,當初便是我從草橋鎮帶至京中,若是他作奸犯科的話,本官便有識人不淑的過錯啊。”

    范仲淹聽了不由一笑道:“包直閣,聽說你剛直不阿,只是對於這位安樂侯,卻是格外的青眼有加。莫非,你與他是好友不成。”

    包拯卻是正色道:“好友談不上,算是亦師亦友。”

    這個回答超出了范仲淹的預料,兩人的關係這麼近嗎。

    “包直閣,安樂侯乃是皇親貴戚,你爲朝廷命官,你視他爲學生是不是有些不妥當。”范仲淹的臉色便沉了下去。

    “不瞞範知府,你說我視他爲學生,卻是說得錯了。”包拯微微搖頭道:“其實,是我視安樂侯爲半師的。”

    如此高的評價,出之於包黑子的口中,讓范仲淹的下巴差點就給驚掉了。

    “這、這怎麼可能。”范仲淹面露喫驚之色道:“那安樂侯不過是個十六歲的鄉間少年人,包直閣乃是兩榜進士出身,論見識論學識,無不是天壤之別。卻爲何說出這等話,稱對方爲半師。莫非包直閣貪慕權貴有意阿諛奉承,想要做那趨炎附勢之人嗎。”

    包拯聽了這些指責的話,卻是黑臉的顏色不變,神態亦甚從容。

    “範知府,你可見過安樂侯?”包拯直接問了一句,又接着道:“未見其人,便莫要先入爲主。你這一年多來,未在京中,卻是有許多事都不知道。安樂侯出使遼國,強拒遼皇與遼國皇太弟無禮要求,不墮我大宋國威。又任巡邊欽差,組建新軍於河東路豐州,並兩敗西夏大軍,陣斬西夏大將野利遇乞,擊退主將野利旺榮。斬敵首級過萬,震動西夏。這等功勞,豈是普通少年人能辦到的。”

    范仲淹的嘴巴越張越大,卻是有些合不上了。

    半晌纔回過神來,“包直閣所說之事我雖有耳聞,卻並沒在意,只當是謠傳,卻原來真有此事。”

    包拯點頭道:“這是自然,此子學識亦非同小可,只是似乎不習儒家經典,而是精通墨家魯班之道,有些讓人匪夷所思。不過,京中的造作院在其手中,亦是頗有建樹。”

    范仲淹搖搖頭,有些迷惑。他到底是該相信狀紙,還是該相信包拯?

    正在他爲難之時,便有差役前來通報道:“啓稟範知府,安樂侯已經到了前面大堂。”

    包拯拱了拱手道:“範知府,我們不如去前面,與他一見。”

    范仲淹點點頭,“包直閣與我同去,今日便將這案子審了便是。來人,升堂!”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