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411章 監軍戴罪立功
    ;

    李太后猶豫,一是因爲知道萬曆皇帝本就捨不得張鯨,加上這次又捨己爲萬曆皇帝開脫。

    如果將張鯨驅逐到南京,那萬曆皇帝指定會內疚。

    可如果不這麼做,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故意給朝臣懷疑張鯨攬責的機會與口實嗎

    她也知道購買緬鈴一事主要責任在自己兒子身上,就像兩年前那兩個太監慫恿兒子喝酒戲辱宮女,主要責任當然在兒子。

    可兒子只有一個,他是皇帝,那隻能在教育兒子的同時,對兒子身邊的太監別心慈手軟。

    伴君如伴虎,怪只怪張鯨爲什麼不阻止開導兒子

    即便兒子想購買緬鈴行樂,作爲身邊的大紅人,也不能一味地縱容,而應該力諫勸止啊

    一念及此,李太后心一橫,擡手吩咐道:“馮公公,還是將張鯨驅逐到南京皇陵種菜吧。”

    “奴婢明白。”這次馮保沒有說張鯨的壞話,而是實事求是稟報。

    他的內心其實也很糾結,本來是堅決要將張鯨驅逐到南京的,可張鯨以朱翊鏐徒弟自居,說與朱翊鏐關係的親密程度不亞於他與朱翊鏐的關係加上張鯨又找他分析了一大推,他又覺得張鯨這個人對他的地位好像不夠成威脅,那是不是將張鯨放在萬曆皇帝的身邊更爲合適呢

    自張鯨找過他後,這兩天他一直在等朱翊鏐的信。

    只因張鯨提過這一茬兒,想看看朱翊鏐到底是如何交代的。

    可誰知,事情衍變到這個樣子:高二麻子房屋被燒燬,以致牽扯出一堆事來,將萬曆皇帝也給搭進去了。

    張鯨又演了一出捨己救主的戲想讓張鯨留在萬曆皇帝身邊,怕是機會也很渺茫,畢竟要平息朝臣之怒。

    馮保也只能暗暗爲張鯨默哀了。敵人變成朋友恐怕,難呀

    隨即李太后吩咐道:“馮公公,付公公,你倆一塊兒去傳旨吧”

    馮保與付大海應聲而去。

    剛走到門口,便看見值守太監手上揚着一封信,稟道:“娘娘,江陵城來了一封信,是潞王爺寫的。”

    一聽說“潞王爺”,馮保本來正要邁出門檻的腳步又收了回來。

    聽說是小兒子朱翊鏐寫來的,李太后也很激動,連忙拆開信件來看。

    剛看了一眼,便立即招呼道:“馮公公,你們先等會兒。”

    馮保本來就有心放慢腳步的,此時還沒有走出啓祥宮。

    “娘娘。”馮保立馬轉身。

    “走,咱先回慈寧宮再行定奪。”李太后神色竟有幾分凝重。

    很快便到了慈寧宮。

    “娘娘,是潞王爺的信嗎”馮保有心但更迫不及待地問道。

    “嗯。”李太后點了點頭。

    “潞王爺信上說了什麼娘娘臉色爲何”馮保小心翼翼地問道。

    “鏐兒說遼東戰事已起,派戚繼光前往援助李成梁,需要一位重量級別的監軍,怕兩大將軍不合,建議張鯨去。鏐兒這封信是讓湖廣巡撫八百里加急傳來的,看來事情之緊迫。”

    馮保暗自佩服。

    付大海不明箇中的因由,不解地問道:“奴婢以爲監軍很有必要,可潞王爺爲什麼建議張鯨去呢”

    李太后道:“馮公公掌司禮監與東廠,自然不能長久離京;張宏掌內官監與內務府,也不能吧。那除了張鯨,還有誰能擔當此任”

    馮保知道這件事的真正原因。

    如果放在兩天前,他十有八九會反駁說:沒有張鯨,難道就找不出一位合適的監軍張鯨重量級別自然是夠,可如果朱翊鏐信上說讓陳炬去,想必李太后也不會反對。

    付大海不吱聲,要說重量級別,原來大內有四大巨頭,可張誠死了如今只剩下三位,確實再也找不出來其他大璫與之相匹配。

    “事情也真夠巧的哈。”馮保道,“可如果這樣,如何面對朝臣的非議”

    “鏐兒早就預料遼東將會有戰事,既然他選擇張鯨,必定有他的理由,那就讓張鯨戴罪立功吧。遼東戰事起,該以大局爲重,相信彈劾張鯨的朝臣該能體諒。倘若張鯨這次不能完成任務,將兩罪並罰。”李太后當即作出決定。

    “娘娘英明”馮保誇了一句。

    “娘娘,這樣會不會讓朝臣覺得有偏袒張鯨之嫌”付大海插問道。

    “有嗎我認爲這是在激勵張鯨。”李太后不以爲然道,“人在這種時刻,往往被激發出來的力量才最大。就按我說的辦,你倆即刻去傳旨。”

    馮保和付大海去了。

    這次指責萬曆皇帝、彈劾張鯨依然是在皇極殿。

    馮保到了那裏,直接傳達李太后的懿旨:“娘娘有旨,本要將張鯨驅逐出大內,免除他的秉筆太監,發往南京,可鑑於當前遼東戰事興起,派薊鎮總兵官戚繼光前往援助李成梁,需要一位重量級的監軍,娘娘想來想去,覺得只有張鯨最爲合適。所以暫且將張鯨的罪過記下,希望他戴罪立功。倘若取得遼東大捷,再行發落不遲;倘若沒有達到目的,將“兩罪並罰”。不知諸位有什麼好的建議”

    朝臣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先不說派張鯨是否最合適,但遼東事確實比緬鈴一事重要得多。

    畢竟一件是國家大事,一件屬於個人的私事。倘若不是萬曆皇帝,也不會有人刻意將緬鈴揪出來。

    單就這件事的處理,李太后也沒有偏袒張鯨,成了,再行發落;不成,兩罪並罰,這哪有什麼偏袒

    見朝臣一個個沉默不語,馮保請示萬曆皇帝道:“既然諸位都無異議,那請萬歲爺下旨吧。”

    張鯨此時也在,他還不知道朱翊鏐寫信給李太后一節呢。只想着前往遼東充當監軍,比發往南京皇陵種菜,不知要強多少倍。

    而朝臣唯一感到稍稍不解的是,關於太監監軍此前張居正可是廢除了,因爲張居正擔任閣臣時曾主持過兵部,知道太監監軍極不合理。

    太監不懂兵事,還讓他們去前線監軍,指手畫腳的,不利於作戰,所以張居正取消了,與之相對應,大大提高了總兵官的地位。

    可李太后爲何忽然又要派監軍呢

    再一想,哦,想必是因爲戚繼光和李成梁兩位大將同在遼東,如果沒有監軍,恐怕會出亂子吧。

    這樣一想,他們又覺得李太后這個決定也是穩妥起見。

    朝臣既無異議,萬曆皇帝便依李太后下了旨。

    張鯨大鬆一口氣。

    萬曆皇帝也鬆了一口氣,這樣的安排他當然高興。

    想着有戚繼光和李成梁聯合,只要朝廷不拖軍餉,還適當給予獎勵,遼東定能取得大捷,那到時候如何發落張鯨就容易得多。

    況且,藉助遼東戰事做緩衝,官民的注意力也會有所轉移,不會盯着張鯨購買緬鈴事不放了。

    。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