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第463章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2合1)
    “蘇卡不列,這句話是俄語繳槍不殺的意思。”

    “遇到俄軍負隅頑抗,就用這句話勸降,如果他們拒不投降,就堅決擊斃!”

    “連蘇卡不列都感化不了的毛子已經不是一般的毛子了,必須重拳出擊!”

    “下面跟我念,注意彈舌的感覺,蘇卡不列!”

    “蘇卡不列!”

    “蘇卡不列!”

    在原湖北巡撫衙門的大堂裏,劉銘傳正與他屬下的二百多名淮軍一起,認認真真地學習俄語。

    來自大明皇家陸軍部的俄語老師也認真負責地傳授給他們俄語的正確用法,以確保這一次西征的捉不到一個俄國俘虜。

    根據兵部總參的研判,西線或許纔是第二次明俄戰爭的真正的主要戰場。

    相比大明兩萬五千極地遠征軍在東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搜山檢海抓野生毛子,南楚軍面對的將是有着中亞征服者之稱的米哈伊爾·德米特里耶維奇·斯科別列夫將軍所部。

    簡單來說,明軍遊而不擊,南楚軍纔是抗俄主力。

    因此,大明對於南楚軍的援助是全方位的、慈父式的。

    而且和蘇勳宗一樣,大明同樣派出了以大明皇家陸軍中校趙喜柱爲首的軍事顧問團,對南楚軍進行幫扶和滲透。

    不得不說,非洲大區軍閥的戰鬥力和領悟力讓美蘇中三位師傅集體自閉,相比他們,南楚軍實在是一塊可造之材。

    當然,思想滲透是必不可少的。

    不過這只是附帶的,大明慈父的目的主要還是對口幫扶。

    畢竟大明運來了這麼多明利堅的新玩意兒,沒有配套的軍事教官,怎麼可能發揮其威力。

    就算是那400輛運輸汽車,沒有皇家陸軍的汽車兵隨車維護,手把手教南楚軍如何駕駛和保養的話,那和廢鐵也沒有什麼兩樣。

    大明這麼做,也不怕養虎爲患。

    畢竟南楚根本不具備工業基礎,甚至在這場千里大搬家之後,連作爲一個政治實體自給自足都不可能做到了。

    左宗棠砸鍋賣鐵撤出閩浙,就是交給朱富貴最可靠的投名狀。

    當然,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惺惺相惜可不是左宗棠單方面的錯覺,朱富貴也是非常敬仰這位老英雄的。

    大明錦衣衛、皇家陸軍部等部門已經在着手研究,等到延安光復,局勢穩定,萬歲爺將擇機擺駕橋山山黃帝陵,與左宗棠一道祭拜軒轅黃帝。

    至於說,黃帝陵是不是真的在橋山之巔這已經不重要了。

    從漢武帝到朱元璋,以及朱富貴歷代老叔爺都認定這裏是黃帝陵,是中華人文祖脈,那麼這裏就是。

    絕不容許這裏落入異族之手。

    當然,出於安全考慮,朱富貴祭拜黃帝一事目前並沒有通知左宗棠,而且其行程細節也需要大量推敲研究。

    但不管怎麼說,老左能爲了民族大業自斷根基,朱富貴也完全沒有趁機使壞的打算。

    而且左宗棠也押寶在朱富貴是真心抗俄上面。

    畢竟朱富貴不是借抗日來搞自己人,各種劣跡斑斑的常凱申,這些年來的信用一直可以的。

    此次,在給左宗棠的聖旨中,朱富貴明確指出:

    大明軍事顧問不參與南楚軍戰略性決策,只提供技術性建議,不干涉南楚軍行政管理,不干涉南楚軍軍事紀律,不對南楚軍犯下的任何戰爭罪行負責,但,亦不問責。

    同時,南楚軍應切實維護好大明顧問和專家的人身安全,每犧牲一人都需要楚國公府方面出具詳細的調查報告,並從鐵路股票分紅中扣除相應的撫卹經費。

    撫卹經費按《大明律·烈士撫卹辦法》頂格處理。

    左宗棠非常滿意朱富貴的放權。

    原本得到那些他在夢裏都不敢想的豐厚物資之後,左宗棠有一種被人當做外室包養起來的感覺。

    他已經做好了成爲提線木偶的心理準備。

    但沒想到大明金主爸爸如此仁厚,並非拔diao無情。

    大明朝廷居然完全不干涉自己的軍權。

    萬歲爺真乃千古明君哪!

    剛烈如左宗棠,捧着聖旨,看着碼頭上如山的物資也忍不住老淚縱橫,彩虹屁亂放。

    不過在看過《大明律·烈士撫卹辦法》上的具體金額之後,左宗棠當場倒吸一口冷氣,連忙決定要把這些大明專家當活祖宗供起來。

    ·

    其實大明這些物資,說白了也就價值5億人民幣而已。

    按照250比1的匯率計算,摺合大明銀幣200萬元,或白銀135萬兩,或英鎊50萬元。

    這點錢還沒之前大明趁着南方政府債務危機導致信用破產時,拿出來救市順便收割優質資產的本金多。

    只是因爲後世的工業品,以及大明的農產品實在太便宜了,以至於讓左宗棠以爲朱富貴至少拿出了四五千萬兩銀子來幫自己。

    所以他那句“萬歲聖明,謝主隆恩”喊得特別心甘情願。

    錢是能買到真心的。

    如果買不到,這說明用錯了方向,或者對方根本不是人。

    惠楚辦花了小錢,買了老左的真心,富貴大帝非常欣慰。

    ·

    五萬南楚軍、三千湘軍,以及瑟瑟發抖的兩百銘字營淮軍,還有一百多關寧鐵駱駝猶太摩托兵,在武昌一共逗留了十天,進行整編。

    這段時間裏,他們一邊學習新裝備的用法,一邊彈着舌頭學習俄語口令。

    最後,趙喜柱用漢陽和漢口兩鎮作爲考試科目,測驗南楚軍對於明利堅裝備的掌握程度。

    這兩場仗大明的教官們給了不及格的分數。

    這也很正常,如果拿上新裝備就能成爲強軍,淮軍未來在朝鮮和遼東也不會被日本人打得那麼慘了。

    當然,不及格不是說南楚軍的戰損比很難看,相反,這兩場戰爭中滿清軍隊幾乎都是一觸即潰,沒有帶來一絲絲驚喜。

    不是南楚軍不優秀,他們在舊式軍隊中已經足夠優秀,奈何教官們可是大明皇家陸軍中的精銳……

    “太弱了,紀律性也太差了,你們這麼打,豈不是要和法國軍隊打出2換1,甚至3換1的戰損比?”

    “一漢當五胡,你們打不了十個,起碼也得打五個吧?”

    “居然連1對1都打不過洋人!”

    “累了,毀滅吧,真雞兒丟人!”

    面對教官們的牢騷,南楚軍將校們面面相覷。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