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陛下的CEO >第195章 庒縣風波續(6)
    您可以在百度裏搜索“陛下的ceo 熱門”查找最新章節

    影視劇裏演動不動不分朝代腿就軟,一到當官兒的面前,見誰都得交出膝蓋,那純粹是爲了演繹而演繹,很大程度上抹黑了中國古代的人人平等司法公正的形象。

    當然,有人不信,不信給你領到大庭廣衆之下莫名其妙跪一下試試,看看是啥風景,此時的風景就跟隋唐時期,當庭廣衆下,大老爺們兒給悍婦下跪一樣的感覺。

    中國人的腿什麼時候開始打軟,動不動就交出膝蓋的呢,細究就起來是在元朝,具體原因就不再贅述了,因爲在那個人頭搬家比膝蓋還多的年代,你不交出膝蓋,就讓你交出人頭。

    最典型的就是元帝國西征中東,當時阿拉伯人可不是現在這慫樣。當時的阿拉伯人有血性,有智慧,文明高度發達,比歐洲發達多,與中國其實不相上下。

    可就是阿拉伯人的脖子太硬,腿太粗,要你“頭”降,你不交出膝蓋,那就要你人頭,所以那會兒寧死不降的阿拉伯人都去見真主了。

    最黑暗時期,拉伯人誓死不降,最後的結果是傻等着,整村整村的阿拉伯人用繩子把自己串起來,等着蒙古騎兵拿着彎刀,從馬上一路馳騁擼過去,如切西瓜,一刀收割幾百個人頭,這就是不交出膝蓋的下場。

    後來到了明朝,很長一段時期明王朝也不搞這一套,因爲朱元璋也有過那段不堪回交出膝蓋的痛苦時期。當然,也不絕對,有時候還會高一些特殊。

    但受到元朝遺毒的影響,明朝開始,下層民間已經改不了這個毛病,見官就跪已經形成較爲普遍化的社會“問題”,但是當時的士紳和生員,再就是文化人,見官仍然不交出膝蓋,除非坐實了你有罪,不跪也得跪。

    至於清朝,大開歷史倒車那是家常便飯,不搞特殊化甚至都感覺天理不容。

    動不動就跪還覺得你跪的太頻繁,已經形成條件反射不誠心,純粹是條件反射爲了跪才跪,不是發自真心實意的交出膝蓋,所以後來又整出一套非常詳細“交膝蓋”的文明規則。

    下至老百姓,上至官員,什麼時候什麼情況該交出膝蓋,都給你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於是就有了現代電視劇裏不分朝代,腿就打軟,膝蓋投降的橋段,就好像中國人天生膝蓋就沒骨氣的一樣,其實不是這樣。

    所以現在沈雲卿也不跪,因爲跪禮在當下往往意味着性質很嚴重的問題,你如果腿軟了,那說明你心虛,反而讓自己更被動,尤其是這麼重特大的政治事件面前,你真交出膝蓋,你就輸了。

    挺直腰桿收斂儀態,沈雲卿左右環顧,他沒上過朝,所以不清楚上朝是什麼陣仗。

    按電視劇裏的橋段,應該是分立左、右兩側,現場情況也確實是左右兩側分開站,中間留出偌大的通道。

    但不同於電視劇裏橋段,文武百官齊上朝,重點自然是“百官”,所以人很多。

    因爲當下通信不發達,皇帝不能挨個打電話問,所以主要官員必須到場,才能方便逐一詢問。

    畢竟偌大的天下,不是巴掌大的十幾萬、幾十萬平方公里,就是個高官級別的土皇帝,管的事自然不如上千萬平方公里的皇帝多。

    地盤多,人口多,產生的社會問題和新現象的概率就大,就一定需要更精密的體系,這是必然結果。

    由於當下時期的特殊性,官吏還算是精簡過,只有六部,還沒有宰相、太師、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傅等等,因爲沒有需要配置服務的政治對象,自然不需要標配。

    同時皇親國戚不參政,也少了一大波國公、王、郡王,否則這麼大的地方可能還真站不下,坐不下。

    但就是六部這個官員也不少了,首先六部各有一個尚書、一個侍郎,特殊時期可能一個部又兩個侍郎,按一個算,六部主官那就是十二個。

    然後是各部的屬官郎中和司郎中的編制,或多或少,兩人到四人,可能還有超編,按三個算,那就是十八個。

    各部下轄各司、各寺、各監、各署、各局總數不下七八十個,都編制有監正、副監、郎中、員外郎、尚宮等等,本來人就很多了,員外郎自然就不夠格了。即便按六十個算,各司、各寺、各監那也有六十個以上的郎中和監正。

    此外兵部情況特殊,有大將軍、將軍在朝,朝會也得來,否則皇帝會覺得你藐視他,畢竟也是三品甚至兩品,你不來你想幹什麼。

    另外御史是個特殊職業,雖然沒有實權,品級也低,但是每次朝會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監察御史,包括最低的侍御史,無一例外都參會,少則幾個,動則十幾個。

    就以上這些個官員,加一起都過一百了。

    最後是一批特殊人員,歷朝歷代可以沒有官員上朝,但肯定有他們,就是史官。

    史官好比現在的速記員,往往是一批史官分坐大殿左右,記錄朝會內容。

    一來是把討論的內容和下達的命令、政令記錄整理,以供各部和皇帝複查,以免一大波人說七雜八起嘴巴說說了一通,事後給忘了。

    二來作爲歷史檔案傳給後世,當然,傳給後世的正史往往都不是本來面目,都會應統治者要求做一些改動。

    於是西方就說,我們都沒這麼詳細的史料,你們的史料就是瞎掰,哪可能誰誰誰指名道姓幹過什麼,放屁打嗝記錄的這麼詳細。

    可話說就現代社會這發達的科技,開會討論不還要做開會記錄和備忘錄嗎,而且國家層面的交涉,不也一樣要搞備忘錄和既要,兩國還要相互簽字確認嗎,怎滴,古代就不需要

    話說拿破崙打仗發號施令,隨行少則十幾個書記員,多則幾十個,這說明什麼,這說明體系擴容變得複雜,但信息技術落後的必然選擇,否則你讓拿破崙靠自己一嗓子傳音幾十上百公里

    這麼大的國家,上百號人七嘴八舌說半天,誰知道不會忘了什麼茬子,不把會議精神做個報告小結,彙報給皇帝,真以爲皇帝這麼好糊弄。

    萬一陽奉陰違,當着百官面說一套,背地裏做一套,然後皇帝發現不對呀,你怎說的和乾的不是一回事兒啊。可皇帝光說言行不一致,證據呢

    皇帝縱然生殺大權再大,好歹也要佔理啊,不白紙黑字寫清楚了,能認這個賬

    所以,西方的那套邏輯不僅不能證明他們文明的優越性,相反恰恰能證明中國一貫已之的先進體系,至今還在被西方文明所竊用,有種你不用給我試試。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