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國榷 >第17章 桐城阮氏
    您可以在百度裏搜索“大明國榷 熱門”查找最新章節

    桐城西北4公里有一山,名曰碧峯山,山間景色怡人,青峯秀巒、有噴雪鳴雷般的銀泉飛瀑、有瞬息萬變的雲海奇觀、山腳下更有俊奇巧秀的園林建築,一展碧峯山的無窮魅力和神祕。

    碧峯山下的這座莊園名爲批雪山莊,山上有一瀑布直落莊中後花園內,此瀑布名曰披雪瀑,又名“響雪泉”,此莊園集俊秀與大氣於一體,無不透露出主人的特質,這主人不但是富甲一方的豪強縉紳而且是氣質雅韻的風流大家。阮大鋮便是這座莊園的擁有者,此時被罷官避居於家鄉桐城。

    阮大鋮字集之,號圓海,又號石巢,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中進士。天啓初,由行人擢給事中,不久因居憂還裏。阮大鋮曾經列籍東林,爲高攀龍弟子。同鄉左光斗是東林在憲司的領袖人物,也是大鋮倚以自重的朋友,他在打倒方從哲引入的非東林閣老史繼偕等人的“鬥爭”中立下頭功,因此名列東林骨幹,在東林點將錄中綽號“沒遮攔”。

    天啓四年春甲子,吏科都給事中出缺,左光斗通知大鋮來京遞補。而趙南星、高攀龍、楊漣等一夥人因爲與左光斗發生內訌,因此“以察典近,大鋮不可用”,而改用高的另一名弟子,同爲東林闖將的魏大中。等到阮大鋮至北京時,趙南星一夥人使之補工科。吏居第一,而工居最末。本來按資歷遞補應該輪到吏科的阮大鋮。這個結局讓把“當官”作爲人生第一理想的阮大鋮甚是難受。

    此時魏忠賢出現了,他讓阮大鋮得償心願,於是本着誰給我面子,我給誰票子的原則,阮大鋮義無反顧的拜倒在魏忠賢的門下。但是,阮大鋮的官沒能做多久,迫於東林黨的可怕壓力就讓他上任未及一月便棄官逃回老家,從此阮大鋮與東林決裂。

    終於等到了魏忠賢當權,他被召至京城,爲正四品太常少卿。但是他很難融入魏黨,雖然九千歲很是器重他,但魏黨其他成員因爲他出自東林極其排斥。而東林黨人對他打壓侮辱比對付閹黨更甚。此種情況下,阮深知自己是東林出身,又當上了反東林楷模,兩面都不討好,因此行事十分小心。一段時間後,他只好辭官迴歸鄉里,但是以當官爲目的的他是不甘寂寞的。

    崇禎二年,魏黨事敗。賦閒在家的他感覺有機可乘,他從各個方面敏銳的感覺到,崇禎皇帝最不喜歡結黨,於是上書指出東林與閹黨都“黨附宦官”,應該一起罷去,崇禎大喜,重新啓用他任光祿卿。

    可是一貫小心爲人,只想當官的阮大鋮在自己上書崇禎的同時,又準備了兩本不同的奏章,一起送至北京的朋友楊維垣處。一封是彈劾崔、魏之閹黨,另一封則是說明天啓四年爲界,四年之前是東林之亂,四年之後則是閹黨之禍。但遇到楊維垣豬一樣的隊友,當時楊正和東林黨敵對,因此沒有按照阮大鋮的囑託“見機行事”,直接上了第二本彈劾東林。

    崇禎此時正在致力於剷除閹黨餘孽,這個奏本一上,崇禎大爲不滿,結果阮大鋮名列魏閹逆案被罷官,他只好避居於南京和家鄉,在此期間結交地方名流、各方俠士。

    崇禎一朝已經非常明顯,東林雖然已經覆滅,但是東林子嗣和其影響力已經成長爲一股可以左右朝政的力量,本着當官第一理想的阮大鋮此時極力想與復社和東林講和。

    批雪山莊中,窗外鳥聲依依,美景溢目,一杯香茗也已經涼了,然而此時阮大鋮心情糟糕透了,就在剛纔復社領袖之一的方以智再次拒絕了他的邀請。他阮大鋮回鄉以後那是韜光養晦,建立文社,支持復社、贊助士子集會,可以說他出錢出力,但是依然爲風流文士所不恥,他就不明白了,他所做的這些努力怎麼就沒人給個贊呢。

    就在去年,方以智的同學錢澄之因爲阮大鋮對其資助,參加了阮大鋮所創建的江社,但是經方以智勸阻後,又退出江社。錢澄之轉而參加方以智的澤社,凡江社的會期都辭謝不赴。方以智又提出所謂的“辨氣類”之說,就是要分清東林、復社與閹黨的界限。這樣一來,阮大鋮辛苦創立的江社徹底垮掉。

    對於阮大鋮來說,江社垮掉也沒什麼,反正自己設立的目的,就是追逐名聲,作爲他,錢他多的花不完,做官纔是人生的目標,爲什麼要做官,阮大鋮自然有自己的道理。他做官可以不要俸祿,甚至可以倒貼錢,而且可以真正做到爲人民服務,但是前提就是要不斷的升官,直到能進入內閣,最後死後皇帝能給個諡號。

    進入南直隸地界後,青楓明顯感覺到文風四起,風流雅士雲集,身上放着唐王給的名帖,他也在琢磨,自己是否要到桐城阮大鋮家暫住幾月,等到臨近鄉試方前往南京參加秋闈。

    阮大鋮其人的名聲及其不好,爲當下復社東林諸君所不恥,自己真的走科舉道路,那名聲及其重要,然大哥朱聿鍵卻說,阮大鋮其實只是一個膽小又風流的官迷,只是運氣不佳,碰到了自己的豬友楊維垣,沒有看清形勢上奏了彈劾東林的奏本,而且還讓自己上了兩份奏本的這件事天下皆知。此刻兩個豬隊友,一個貶官在家,一個貶官到淮安府。

    是否願意住在阮大鋮處或者是住在官府驛站,青楓持唐王名貼皆可,但是一路看着江南山區的美景,一路欣賞長江滾滾東逝的壯麗,他不禁感嘆人的一生太過於短暫,自己何必在意別人的看法,及時享受身邊的快樂,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隨着靠近南京,不知爲何,他的腦海中開始閃現出明末的那些風流人物,這不是一個和平而又平庸的時代,她充滿了無數的魅力和挑戰,一個個鮮活的面孔就要呈現在自己的眼前,是對是錯,是敵是友,完全要靠自己去親身體會,至於歷史書上描述,自己無須記得,青楓這次可是親眼所看,親耳所聞。

    正如某本哲學典籍上所言,歷史分爲兩種,一種是真正的歷史,另一種是記載的歷史。現在自己要去探尋第一種,讓史記、漢書、資治通鑑、明史等都通通見鬼吧。大明國榷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