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遊風約 >第二十九章 “老天爺呀!你終於睜開眼了”
    第二十九章“老天爺呀你終於睜開眼了”

    靳義堂終於帶着如意班人馬到了河口莊,唯一的遺憾就是趙英子沒有回來。

    劉福祿的老宅裏空無一人,大門已上鎖,原來是他父親在老宅裏住的,他母親死後父親劉喜仁沒有續絃。

    劉福祿前往京城找靳義堂他們走後,那些喫大戶的災民選準了劉福祿老宅,把糧食一粒不剩地全部搶完了,劉喜仁一氣之下口吐鮮血而死。家裏的兩個孩子將他安葬後就舉家到岳陽山逃難去了。

    劉福祿置下的那些地連草都沒有,乾巴巴的一裂一裂的地縫就像張着嘴要喫人似的。

    山來聽說劉福祿的少爺少奶奶回來了,就來接應他們,給他們講述家裏發生的事情。

    眼下劉家是沒人了,劉福祿還沒有回來。聽說有些村、莊的整個家的人都死絕了,僥倖能活下來的都成了奇蹟。

    就像山來這樣,他是一個長工,單身一人,昔日有點存糧沒敢露出來,自己沒有被餓死。

    劉福祿沒回來,趙英子是永遠也回不來了,孩子們沒有依靠了。靳義堂也交不了差了,他跟趙秀蘋是他們的大姨、姨父,數他們近了。

    靳義堂在河口莊也是人生地不熟的,要走也得回到遙鎮新宅去,因爲他們在那裏成的家,家就落在那裏,那裏也有劉福祿的家,帶孩子們上那裏落腳比較合適。

    如意班啥也沒有了,只有演員雜役跑龍套的,二八十六馱戲箱一馱也沒有帶回來,老天爺就是這樣的殘酷,把他們辛辛苦苦經營下來的大戲班生生地拆散了。

    靳義堂把回來的人員勸散了,讓大家各自去逃命吧,等老天爺下來一場透雨,有活幹了,再召集大家重起爐竈。

    靳義堂還是挺感激在半路上買的那些“”的,這個東西吃了還就是頂用,雖然味道不是那麼好,可是拯救了大家,不會餓死在異地的荒野。

    在京城他就見那些煙館的菸民躺在那裏用一根像土菸袋的管子那樣吸,那就是,吸的東西叫煙槍,難怪那麼多人稀罕這個東西,原來就是個好東西。

    他現在也開始稀罕這個東西了,比稀罕糧食還上心,他在遙鎮新宅裏還有點積蓄,就買了點這些東西,還有人說這東西是西洋的“土藥”,吸了對身體有好處。

    問問趙秀蘋,她也點頭說這東西挺管用。

    到了遙鎮才知道鎮子裏的鄉民有很多是吸食了這個纔沒有背井離鄉漫天野地去逃荒的。

    這也是保長慄永祿的功勞。

    從咸豐十年開始,慄永祿家的上等田地就全部種植了製造的原料罌粟,還要按照清廷頒佈的徵收土藥稅釐條例上交賦稅。

    連續災荒,糧食恐慌,手裏拿着現銀買不到糧食。慄永祿只好將家裏庫存的上好罌粟製成教於村民吸食以度饑荒,有錢人紛紛上門討要,將收來的銀子換取自家的一些糧食給沒錢的百姓施粥。

    慄永祿之舉深受鄉首及災民擁戴。在當時大家對的認識是上帝賜予那些富人的東西,包治百病,強身健體,壯陽補腎。窮人喫不起,就像慄永祿的堂叔慄四,他就是因爲沒錢喫不起才死的。

    慄永祿作爲保長不能讓村裏的窮老百姓喫這些東西,喫上癮了就會由於斷供而傾家蕩產,賣妻賣女,他這個保長就臉上無光。

    多少有錢人喫食從西洋人那裏來的,國人的錢不能白白給了洋人,使國家的白銀外流,於是官府才鼓勵農民種植罌粟。

    自己人買自己種植的東西,這叫臭水不留外人田。自家人喫自家種植的東西又划算又安全。外國人的是專門用來坑害國人的,裏面摻有毒,需要全民禁止,中國的無毒,能放心食用。

    靳義堂來到遙鎮正好趕上保長帶領保甲講解自己種的跟洋人帶來的那些的區別。

    當年林則徐虎門銷煙原來是禁止洋人那些東西的,難道國內的比洋人的好

    於是靳義堂就將新宅裏存有的銀錢都拿出來買了保長家的,還置辦了煙槍。

    雖然保長慄永祿開倉放煙,卻不允許家裏的任何人碰這個東西,除他之外。

    他原來也是不碰這個東西的,是他父親經常教誨他們的,那個時候他父親就經常讓他們看看堂叔慄四的下場,是他染上了煙癮才傾家蕩產的。

    官府開始鼓勵地多的莊戶種煙,慄永祿的父親就看中了這個商機,把自家的上等田都種上了罌粟,那是爲了家裏多盈利才種的,因爲罌粟在市場上的價格遠遠要超於糧食的價格,父親絕對不讓家人吸食這個東西。

    也就是在災荒年開始,慄永祿才試着吸食這個東西,因爲他知道罌粟製成能讓百姓食用,巧度饑荒,這也是拯救黎民百姓的一大壯舉,自己先品嚐品嚐這個神祕的東西到底是一個什麼滋味。

    將罌粟果製成的黑糊糊的看了就想作嘔,可是喫過了的那種感覺真是令人神往。

    開始吸這個東西,並沒有一點快感,還有噁心嘔吐、頭昏、乏力等症狀,經幾次吸食後才逐漸出現了欣快感,那種暈眩的漂浮感到自己就是天上的神仙。特別是晚上,那才覺得自己真正是一個男人。

    這就是父親給我留下的家產慄永祿萬分感謝。沒想到這東西把他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難怪那些富人爲什麼要吸這東西了。

    聽說遙鎮保長施齋,逃荒的外鄉人紛紛來到遙鎮,有的將女兒都交給保長做他的小妾,唯有做了保長的小妾纔有資格在慄府喫飽肚子,不會餓死。

    慄永祿也沒有推辭,納妾如救命啊,收下再說吧。

    保長納妾是爲了拯救災民之女子。這股風一下子就傳遍了遙鎮,許多有一點資本的家庭也紛紛效仿,畢竟納來的妾不要錢,養活喫飽肚子就行。

    自己的女兒給那些富人做妾,不但女兒有喫有喝,父母即是不攀親也不會餓肚子。何而不爲

    就是在這一念之間,慄永祿暴富了,他也記不清是那個保甲提醒了他這庫存的罌粟能喫。

    父親活着的時候不讓他將罌粟果賣給鄉人,收穫回來的罌粟果是要賣給那些洋人的,中國人也能掙洋人的錢,這是他父親的經商之道。

    現在關鍵是這庫存的罌粟自己製成轉手出去賣給那些富人就是成倍的利益,而且是緊俏貨,搶手生意。然後還能買些糧食給百姓施粥,以此得到官府的表彰。還在全鄉掀起倡導他慄永祿的善舉之熱潮,想盡一切辦法拯救災區的黎民百姓。

    官府總結說:災荒始末,沒有一家搶大戶的災民組織進駐遙鎮,原因是慄保長領導有方,他積極施行善舉,百姓團結,出外逃荒者甚少。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