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明末妖僧 >第271章 利益綁定
    “德華,事情恐怕麻煩了”,文安之和張達中坐在榻上一邊喝着茶一邊看着查抄清單,“十三個大族,查抄物資過百萬兩,老夫也頗爲爲難。”

    張達中平時大氣豪邁,現在也有點兒HOLD不住了,不住地問劉慧明和文安之,“大人,該如何收場?”

    文安之老神在在,每次聽到張達中這麼問就朝劉慧明看來,意思不言自明。

    劉慧明在路上就已經想到對策,被他連踢了幾個皮球也不再藏着掖着了,直接說了兩個字,“綁定!”

    張達中不解地道,“何意?”

    劉慧明卻顧左右而言他,問了一個風馬流不相及的問題,“鐵公、仙翁,你們都是飽學之士,可知爲何商君變法成功了,而王安石和張閣老卻失敗了?”

    張達中道,“王安石變法而不治吏,導致新法變樣,百姓爲得變法之利而負擔反而更重了,因此被廢。張江陵變法失敗是因爲張閣老自己操守不端,結交內宦和外戚,任人唯親才被言官攻擊。”

    劉慧明看了看文安之,文安之緩緩地道,“依老夫看來,王、張二公變法都得罪了太多人,被幾方勢力聯合攻擊才導致失敗。”

    劉慧明道,“依我看來,商君變法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利益綁定,在變法過程中,商君摒棄了一部分人的利益,綁定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就是長期得不到公正對待的平民和急需富國強兵的秦國王室,當有人反對變法的時候,他們就會站出來維護新法。而王安石和張居正的變法雖然有利於國家,卻沒有綁定任何利益集團,當然也不可能得到他們的支持,所以最後落了個人死燈滅的下場。”

    二人思索良久,文安之才道,“德華言之有理。”

    劉慧明道,“因此,咱們在夷陵的所作所爲也必須綁定一部分人,否則咱們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張達中急迫地問,“誰?綁定哪一部分人?”

    劉慧明指了指北方,“往上咱們綁定陛下,往下綁定夷陵百姓,如此咱們安然無恙矣。”

    張達中道,“又給朝廷送錢?給百姓分地?”

    劉慧明糾正道,“不是朝廷,是皇帝。”

    文安之默唸了兩遍“不是朝廷,是皇帝”隨即古怪地笑了笑,“很多人都分不清朝廷和皇帝,德華卻能一語中的,很好很好。”

    張達中也明白了,點了點頭就開始議論怎麼分成了。

    劉慧明嘿嘿一笑,從懷裏摸出一張清單放在几上,道,“我要的東西都在上面。”

    張達中掃了一眼,見上面寫着,“銀子二十萬兩,五十萬石糧食,棉麻布匹豬樣各半。”

    文安之看完呵呵笑道,“糧食和物資都被你搶完了,老夫還有六千兵馬需要補充呢。”

    劉慧明道,“我要的物資裏包括鐵公的軍需。”

    文安之道,“你這招借花獻佛用得不錯。”

    劉慧明道,“剩下的東西,銀子和黃金我建議州衙留下部分,剩餘的送給皇帝陛下,查抄的土地、房舍、器物、豬羊牛等分給夷陵百姓,老百姓最重實惠了,得了官府的好處絕不會再爲那些罪人說話。然後,咱們再啓動輿論攻勢,把這些人徹底搞臭,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如此應該差不多可以成功上岸了吧。”

    文安之捋着鬍鬚,不住地讚歎,“你這幾招下去,比殺了他們的頭還要厲害啊,簡直殺人誅心啊!”

    張達中道,“而且,陛下和老百姓都被拖下水了,大人思慮周祥,下官佩服。”

    劉慧明笑道,“我也不知道二位大人是在誇我還是在損我,但我就當你們是在誇我好了。”

    三人哈哈大笑,舉杯慶祝分贓成功。

    劉慧明又提出了一個想法,“鐵翁、仙翁,我還有一個想法,肯會損害兩位大人的利益,特別是鐵翁,如果你們不願意就算了,咱們就當是喝茶聊天。”

    文安之道,“但說無妨!”

    劉慧明道,“我想趁這一次大風暴,在夷陵收工商稅,按一百稅五的稅率收取,不知兩位意向如何?”

    文安之沉吟不答,張達中也不說話,他是見識過萬曆年間的礦稅制的,對設卡收稅有天然的排斥。

    劉慧明道,“二位不妨聽聽我的理由。”

    文安之道,“德華但說無妨。”

    劉慧明道,“我主張收工商稅,理由有三:一可增加朝廷歲入,朝廷目前的歲入只有田畝,就是農業稅,太過單一,而且現在天災人禍,根本收不起來稅了,朝廷已經舉步維艱了,不可能一直靠咱們喫大戶供養。二可減輕農民的負擔,你們也知道百姓除了每年的按時交納課糧以外,還有三餉,這恰恰是農民暴亂的根源,不知二位有沒有發現,朝廷每加一次餉,流民暴動就嚴厲一分,如果不從根上解決的話,流賊是剿不完的。第三,可以體現公平,士農工商裏面商人居末,太祖更是把商人打入賤民,按理說商人應該承擔更重的賦稅纔是,然而事實是身爲賤民的商人不需要繳稅,身爲良民的農民卻要背上沉重的負擔,如此公平何在?”

    張達中終於開口道,“商人非不繳稅也,夷陵就有鈔關,過往商人都是要繳稅的。”

    劉慧明冷笑一聲,道,“那也算繳稅嗎?有靠山的大商戶,他們屁都不敢放一個,緊着小商小販身上薅羊毛,這樣的稅制只會造成老百姓的仇富心理。”

    文安之道,“德華要如何收稅?”

    劉慧明道,“所有人一起繳稅。”

    張達中道,“那豈不是與民爭利?”

    這是神馬道理?劉慧明有點兒蒙圈,他突然想起了前世看過的關於明末東林黨人“納稅是與民爭利”的言論,莫非眼前這個耿直boy是個東林黨?

    見張達中一副理所當然、義正辭嚴的樣子,劉慧明搖頭道,“此言差矣,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事,朝廷收稅只有少部分錢會用作皇室的開銷,而且當今陛下不好女色、不愛錢財,他一家人能用多少,大部分都是爲了給官員發俸祿、給軍隊發餉、修橋鋪路、救災賑災,稅銀來自於民用之於民,談不上與民爭利。”

    文安之道,“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德華此言新穎。”

    張達中卻有些不以爲然,大明的稅收除了給官員發俸和軍隊發餉之外,大部分都用在了宗室的開銷,真正用在老百姓身上的不到兩成,劉慧明說皇室用的少單隻當今皇帝這一家吧。

    劉慧明又道,“仙翁剛纔說工商稅是與民爭利,那我問問仙翁,仙翁說的民是指所有的百姓,還是單指商人?”

    張達中道,“當然是所有百姓。”

    劉慧明笑道,“我只收工商稅,怎麼跟所有百姓有關了?”

    張達中道,“商賈也是民,徵他們的稅當然是與民爭利了。”

    劉慧明道,“那農民也是民,農業稅也不應該徵收,所有百姓都不應該徵稅,因爲只要徵稅就是與民爭利。”

    文安之笑着對蘇仙嶺道,“仙嶺,你就不要和德華辯難了,你辯不過他的。”

    劉慧明笑了笑,只是拿眼睛瞪着二人,久久不語。

    文安之道,“按理說商人應該納稅,但目前卻不是時候,朝中反對之人衆多,我們若在夷陵徵收工商稅,一定會引起他們的反感,到時候咱們平白又多了一個敵人。”

    劉慧明心想薑還是老的辣啊,“鐵公此言有理。”

    文安之道,“德華一片苦心,老夫深知,奈何現在時局艱難,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等以後時機合適,老夫一定向朝廷上表請求徵工商稅,襄助德華實現心中的抱負。”

    張達中也道,“下官一定聯名!”

    劉慧明已經知道了兩人的態度,也不再勉強,他現在寂寂無名,人微言輕,說得再多也是空口白話,毫無意義的。

    劉慧明對文安之的高風亮節佩服不已,“如此,晚輩先謝過了。”

    當下三人便對大明當今的稅制進行了探討,張達中還是一如既往的嫉惡如仇,主張輕徭薄賦以養民,文安之老成持重言語不多,反倒是劉慧明最爲活躍,他着重闡述了他那一套“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理念,當二人聽到他要定期公開財物支出時,不免震驚不已,就像吃了一驚苦瓜似的,臉色複雜至極。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