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從武俠劇開始 >第四百四十三章 八百壯士,一個全新的角度
    “聽有人說了一部電影。”

    “嗯,我打算叫《八佰》。”

    “八百壯士?”

    “對,就是這個故事。”

    “那……王老弟,你的想法是……按照臺灣的那個方向來嗎?”

    “嘿嘿……”

    “唉,你這可就有意思了,你笑什麼呢?”

    “我想問問姜哥你一個問題。”

    “問呀。”

    “還記得,1938年的版本嗎?”

    王譽的這個問題,乍一聽上去好像也沒什麼,但是,這其實也真的挺考試的。

    姜汶身爲一個專業導演,以及專業演員,他大概的……這個問題,一般的導演跟演員,還真就不一定能回答的出來。

    而他???

    “你問哪個呀?”

    好像,這個回答就挺怪的,或者說,這根本就不是什麼回答,而是一個問題。

    但王譽,卻笑了。

    ……

    魔都是一個出海口,而這裏不光有一條黃浦江。

    還有一條蘇州河。

    有一部電影就以這條河爲名字。

    有趣的是,這兩條河的交匯之處,就是外灘。

    據說,本來是蘇州河的水量更大一些,可眼下,在外灘這裏是看不出來的。

    給人的感覺就是,好像蘇州河這邊要細呀。

    看,就連眼下乘坐的這艘船,也沒辦法開進去,有橋擋着。

    但,還是夠了。

    “四行倉庫。”姜汶吹了好一陣的海風加江風,他大概算是想明白爲什麼王譽這傢伙要在船上跟他見面了。

    “是呀。”王譽臉上笑容更多,他往那邊一指,說實話,以視角來說並不能完全的看到,但是,那個方向就是四行倉庫。

    那被子彈打的全是彈孔的牆面,在船上是絕對看不見的。

    不過,這一指,還是非常有力的。

    “你是想給我來一場愛國主義教育,還是咱們中國電影的歷史課呢?”

    姜汶的這個問題,很明顯帶着情緒。

    王譽依舊笑着,“姜哥,你彆着急嘛,我再問你一個問題,咱們現在能知道的,1938年的時候,就有兩部《八百壯士》電影,至於其他的,我們現在先不考慮,那你覺得,若是謝晉元將軍看到這兩部電影,會有什麼感覺呢?”

    兩部電影?

    沒錯!

    四行倉庫,八百壯士,這個事件發生在1937年的年底,但是,這個地方是魔都。

    是當時我們國家經濟文化發展的最好,也是最先進的地方。

    特別是這個地方,四行倉庫就在外灘邊上。

    外灘是什麼地方?

    當年的租界。

    這租界裏有什麼呢?

    必須得說一句,租界確實是我們這個國家歷史恥辱的標誌的,但在當時,租界裏也有許多的電影公司。

    所以,沒過多久,便有關於這個事件的電影誕生。

    而且還上映了,再而且,票房也十分的不錯。

    但是!

    相關電影是很多的,可其中有兩部比較出名,這兩部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兩部電影都是一個名字,《八百壯士》,而其中的一部,也就是由應雲衛導演,袁牧之先生出演的這部,非常有官方背景。

    怎麼個‘非常’呢?

    這裏面還有一個歷史背景,那就是事件發生之後,就獲得了許多的影像資料,這些資料相當珍貴,可還有一個巨大的問題。

    那就是魔都在當時也不太穩了,許多人的電影人電影公司已經在跑路狀態了。

    資料有遺失的可能性。

    於是乎,當時的民國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先生就直接關照了拍攝成電影這件事。

    這便是袁牧之先生的那版謝晉元將軍的誕生。

    簡單來說,這個版本實際上就是紅色版本,從上面下令的人,到拍攝的導演以及演員,後來都是我黨重要的文化工作人員。

    而這個版本,也是非常貼合當時歷史資料的版本。

    不過,畢竟是電影,所以在許多地方,也做了相當的誇張。

    但。

    還有一個版本,這個版本也很出名,但這個版本是粵語電影,是在香港拍的。

    這麼說吧,香港的電影能發展起來,完全就是因爲戰亂的緣故。

    是當年許多魔都電影公司以及電影人,爲了躲避戰亂纔去香港發展。

    香港本來就是電影荒漠,關於這一點,香港電影《阮玲玉》也就是張曼鈺演的那部裏,說的很清楚。

    甚至,女演員在打牌的時候還吐槽,香港這種鄉下地方。

    可是,香港的這部《八百壯士》卻非常的有意思。

    首先,這部電影裏有許多老面孔。

    比如曹達華。

    曹達華當年纔多大?

    所以,他演的就是一個小戰士,這個小戰士算是一個旁觀者。

    他的這個角色原型,應該就是謝晉元將軍的警衛員,萬聯卿先生。

    至於其他的情況……誇張。

    相當相當的誇張。

    當然了,這個誇張本身也是基於一定的歷史事實,畢竟四行倉庫的戰鬥,消滅了很多日軍。

    但電影裏那就打死老鼻子了,就跟後世的抗日神劇套路差不多。

    確實在這一個方面,有些過了。

    可有些地方拍的還是很好的,比如,確實有我們的國軍戰士,抱着炸藥包縱身而下,與日軍同歸於盡金。

    只不過電影拍的非常誇張。

    那麼,這兩個版本就自然的代表了兩種風格。

    一個是有那麼一點誇張,更多的是貼近真相。

    另外一個就是以誇張爲主,歷史真相就是做個參考。

    而這麼看來,這兩部電影,就呈現了兩種方向。

    後來的關於這‘八百壯士’的電影,也就是發生了這樣的變化。

    即,兩種方向。

    有趣的是,香港那個版本的方向……更加的誇張了。

    這不是亂講的。

    1975年臺灣拍攝的那部《八百壯士》,就是給來了一個極盡誇張。

    其實,就這部電影來說,雖然明面上講的是參考了某位飛將軍的回憶錄,那名字還什麼億萬光年一瞬。

    但事實上,孫元良那貨有什麼回憶啊?

    他老早就先跑了,他這個所謂的回憶,其實參考的是38年的電影。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