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五代河山風月 >215、大周與契丹的河北戰事
    滄州城頭,寒風呼嘯,城頭守軍冷得瑟瑟發抖躲在牆垛後。

    趙匡胤身披一聲甲,對着手心吹了口氣隨即搓搓手,時不時盯着遠處看。

    城牆前方是兩丈寬的護城河,再遠處有一條小溪,溪邊枯草不到腳踝,有被割斷的痕跡,結滿白霜。

    水面波光粼粼,在陽光照耀下時不時飄起白色霧氣,再遠處的枯敗樹林張牙舞爪在大道的盡頭,什麼也看不見。

    趙匡胤一直看着遠處,他是從南方一路跟隨契丹兵到達滄州的。

    隨着快入冬,少部分深入的契丹兵開始往南撤退,趙匡胤帶兵尾隨,爲了一路將他們趕出邊境。

    但昨夜到達滄州附近之後,因爲天黑,又暫時丟失了契丹人的蹤跡,趙匡胤不敢在野外紮營,怕半夜受到契丹人的圍攻,於是便進了城。

    他對契丹人的作戰風格十分了解,契丹人很少打正面戰,大戰時他們最擅長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撤,如果打硬仗,他有八成把握能打敗這些甲冑遠不如他們的契丹人。

    可他們最狡猾的地方在於一旦局勢稍有不利就會後撤,引誘己發軍隊追擊,如果不追,他們就會仗着馬力拉開距離,休養生息之後再次發動下一次攻擊,週而復始,直到讓己方戰士精疲力盡,隨後發起總攻。

    如果追擊,他們多會往大軍主力方向撤退,再後方設伏。

    總是尋常來說,一支部隊一旦被打敗打潰散,就很難再聚攏重新戰鬥,但散而復聚對於契丹的軍隊來說卻是常態,也十分棘手,令人頭疼。

    而且長期與遼兵的接觸也讓趙匡胤觀察出許多他們作戰的特點。

    遼兵以騎射爲主,喜歡集中騎兵使用。

    作戰時派出十多人的偵察騎兵隊,在前鋒部隊二十里裏左右的範圍內進行活動。發現小股敵軍則將其俘虜,如果戰力不足則請求前鋒部隊支援,若發現大規模敵軍則向遼軍主帥彙報而不冒進攻擊。

    前鋒軍隊遇到小的縣鎮時會嘗試直接將其攻佔,如果是大的州、城,遼軍則根據情況選擇攻佔或撤離,他們會嘗試性攻擊,但多數情況不會超過三五天。

    一旦守不住,遼軍沿途經過的民居、園囿、桑柘,實行燒殺搶掠,老幼多會被殺光,部分年輕男女會被劫掠會北方成爲奴隸。

    如果遇到州縣的士兵主動出戰,他們則用騎射和辱罵的方式引誘敵軍遠出,在半道設伏,或者突然調轉馬頭予以消滅,這是契丹人非常常用的戰術。

    如果閉城固守,他們則會分兵劫掠周邊,使攻打的州城孤立無援。

    所過大小州城,多數時候以騎兵百人去城門左右百餘步的地方備戰挑釁。若敵軍出戰,且百餘騎兵不能戰勝,能引誘對方追擊則引誘追擊,不能則立即通知後方大部馳援。

    他們攻城的時候,還會驅趕劫掠來的老幼在前,抵擋箭矢,削弱守軍士氣。

    面對結成軍陣周軍,他們會在陣前四面列騎爲隊,衝突陣型。

    如果能成功沖垮敵陣,則後方裹挾的步騎諸隊就會趁機齊進衝上來;

    若未能沖垮,則第一隊撤退休息,第二隊繼續,輪流衝擊。如果幾番下來不能奏效,則利用騎兵儘量從四面圍困敵軍,待兩三天後,士兵人困馬乏再進行進攻。

    如果敵軍人數太多,圍困不住,他們就會藉着馬立即撤走,這就是契丹人常用的打仗方法,趙匡胤都記在腦子裏。

    契丹人的這種打法令他們十分被動。

    他們確實人多,整個河北部署的大約三萬大軍,但他們必須分散駐守各個城池,否則那裏的百姓就可能遭殃。

    而一旦他們分散部署兵力也隨着分散,主動出擊就很可能被契丹人各個擊破。

    這幾乎是個無法解決的大問題,沒有燕雲十六州,河北的所有關隘都不好守。

    慢慢的,史從雲看到遠處有人影快速向着城下靠近,馬蹄聲隆隆作響,濺起大片水花,之後衝過遠處小溪,衝到城下,百餘契丹騎兵挎着短弓,馬刀,提着長矛衝到城下。

    停在護城河六七十步外,一看他們的髮型就知道是契丹人,契丹人髮型並不統一,但多數時候都會把頭頂的頭髮剃光,樣式則多種多樣。

    他們在城下大喊大叫,說着他們聽不懂的語言,之後他們從馬背上取下三顆腦袋丟到護城河附近,赤裸裸的挑釁舉動。

    趙匡胤幾乎可以肯定,這就是昨晚他們跟丟的那股契丹兵,不知道附近哪裏的百姓遭了他們的毒手。

    城頭將士義憤填膺,和他們對罵,有人請命要出戰去剿滅他們,這股契丹人有百餘人,對付他們完全有把握。

    趙匡胤卻有些擔心,他最瞭解契丹人的習慣,他們尾隨的契丹兵有數百,後面可能有伏兵,最怕的是他們和其他部隊匯合了,否則不會平白無故來着挑選。

    契丹人很狡猾,如果他們人少早就跑了,怎麼敢跑來這挑釁?

    於是他堅決不讓衆人出戰,任憑那夥契丹人挑釁,衆將士都憤憤不平。

    一直到下午,在城下叫罵一天無計可施的契丹人終於沒法了,開始勒馬往後撤退。

    後方一里外的山崗兩側的枯樹林間,也開始出現大量攢動的人影,遠遠看去兩側山脊樹林間都有人影活動的跡象,估摸着至少超過千人人,顯然是契丹人的伏兵。

    衆人這才驚醒,嚇出一身冷汗,紛紛稱讚趙匡胤的有先見之明,之前要是追出去就上了契丹人的大當。

    趙匡胤呵呵笑着,接受衆人的讚譽,也給大家解釋了他的懷疑,契丹人打仗從來就有以小股騎兵誘敵,大部隊在後設伏的打發,他也常用。

    昨晚他們尾隨到滄州的契丹人只有二三百,二三百人不敢來這挑釁纔對,可他們敢大搖大擺在城前叫罵,事出反常必有妖。

    很可能是他們昨晚往北逃跑時遇到其它契丹人的大部隊匯合在一起,實力壯大之後想要臨走前殺個回馬槍,詐騙一波。

    大家都對他的分析十分信服,隨後滄州派出斥候,尾隨契丹大軍。

    發現他們大約兩千多人,伏擊的計劃不成,可能怕滄州調集附近城池援軍來合圍攻擊他們,馬不停蹄北上了,逃竄出境。

    大家對趙匡胤更加信服,他笑着應付,卻有些心不在焉。

    他還在貝州時就得到消息,史從雲兩個月已經平定南平、武平,官家因爲張永德在北方抗擊契丹有功,給張永德加了官卻免去其殿前都點檢的職務,讓史從雲擔任殿前都點檢。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