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五代河山風月 >229、南北震動
    史從雲只覺得那樣的部署搞笑,就和國軍的一字長蛇陣一樣,自己把戰爭主動權交給對手。

    他不夠博學,不夠多識,但很有悟性,這麼幾年的戰打下來,結合以前看過的李得勝兵法,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戰爭理解。

    主動權的爭奪很重要!

    史從雲擡手製止衆人的爭論,起身準備說話,大帳裏瞬間安靜下來,其實這場仗的打法他已經有了心裏的設想。

    “你們說得很有道理,這道理我也明白。

    我們大周的將士不懼契丹人,不是打不過,是不能去幽州打,屯兵堅城之下,拉長補給線本就是大忌。

    這樣做就還會把主動權交給契丹人。

    我們在幽州南面,契丹人要防守的地方很多,如果想救援就必須分兵,他們不知道我大軍主力所在也不敢輕舉妄動。

    而一旦到了幽州城下,我們就必須聚集一處,讓契丹人完全沒了顧慮,只用集中兵力攻我們一處就成,等於被動挨打。如果那時前方的幽州堅城還不能迅速拿下,那麼前有守軍,後有援軍更是雪上加霜。

    這就是此戰的難處!

    所以我最怕的是遼軍按兵不動,如果他們南下來行決戰反而最好。”

    這就是當下打幽州的難處,戰場是處在戰爭迷霧之中的,他們不知道遼軍主力何在,遼軍主力到了哪裏,有什麼打算。

    反過來遼國人也不清楚,所以在發現他們大軍主力之前,遼國人也是心虛的。

    可問題在於幽州那樣的堅城就像太原,像壽州,一時半會兒拿不下,想打就必須全軍北上,用大量部隊保護攻城部隊。

    一旦那樣做,他們主力暴露,那遼軍就毫無後顧之憂了,不怕被他們偷襲設伏,不怕一不小心撞上他們的主力而全軍覆沒等等。

    大軍屯兵幽州城下,遼國就完全瞭解他們的意圖,知道他們的動向,只用調集四面八方的部隊全部馳援,圍着打就成,他們全盤變成被動防守,再無戰爭主動權。

    這是史從雲最怕的一種情況。

    所以他怕的不是遼軍大舉南下,而是怕遼軍按兵不動,等着他們打幽州。

    這就和杜聿明設想的戰略有有異曲同工之妙,把機動兵團擺在後方,讓對方攻擊堅城,這樣兵力就會匯聚,待到對手在堅城下攻擊頓挫,立即出動後方機動兵團與之決戰。

    這是戰場主動權的爭奪。

    衆將沒有說話,而是看着他踱步。

    “戰在我,非在賊也!

    我們絕對不能被遼國牽着鼻子走,也不能把主動權交出去。

    所以這場仗我們要打,要與遼國大戰,但不能在幽州城下打。”史從雲一句話定下基調:“我做三層部署。”

    “中軍主力控鶴軍兩萬人,神火都兩千人囤駐瓦橋關,由我親自率領,王全斌、王仲隨我爲副手。

    控鶴軍精銳騎兵五千駐紮東面文安縣,由史彥超率領,高懷德爲副。

    羅彥環率控鶴兩個軍四千人駐守淤口關。

    馭浪水軍五千人依舊由司超,王環率領,扼守獨流口。

    王審琦,董遵誨你們的八千人依舊在益津關固守。”

    衆人認真聽着,說到這史從雲看向沒有分配任務的三人,向訓,慕容延釗和趙匡胤。

    這是他覺得最最有想法的三個人,用兵也很穩重成熟。

    “趙匡胤!”

    “末將在!”老趙激動起身拱手,之前的戰爭他都沒有參與,正急着立功呢。

    “你率龍捷軍精銳騎兵三千,駐獨流口。”

    “諾!”

    “慕容延釗,向訓。”

    “末將在!”慕容延釗和向訓起身拱手道。

    “你門各率控鶴軍步騎兵兩千,慕容延釗出益津關向北攻擊涿州,向訓向北攻固安,打下之後可以繼續向北,到達幽州城下都行。”

    “諾!”兩人拱手應下。

    部署說完了,史從雲隨即說出作戰設想。

    “不能在幽州打,我們就在幽州南面打。

    慕容延釗和向訓兩路軍不必以攻城略地爲只要目的,你們的目的是誘使遼軍南下,如果遇到遼軍主力,保存實力經益津關南下。

    到時如果遼國大軍想要往南收復失地,只有兩條路可走,益津關或淤口關,益津關道路寬闊,他們更可能走那裏,不過淤口關那邊也不能鬆懈。

    一旦遼軍主力到達益津關,王審琦和董遵誨,你們必須全力守住。”

    “諾!”兩人拱手。

    “待遼軍匯聚在益津關下,攻城受挫,我親率大軍從瓦橋關北上,老爹那邊從文安縣北上,司超、王環從獨流口西進,一同在益津關下夾擊遼軍。

    趙匡胤率精騎走淤口關往北,突襲固鎮截斷遼軍退路。

    同理如果敵軍走淤口關,我們就合兵淤口關。”

    “諾!”衆人齊聲答應。

    “如果戰事順利,打掉遼國大軍,我們乘勝北上,向北進軍。

    如果戰鬥不利,則全軍退守三關,保住已經打下的關南之地。”史從雲嚴肅道:

    “當然,還有最後一種情況,如果遼軍非常聰明,根本不南下,就等着我們去打幽州,那麼我們也不進軍,就看誰更有耐心!”

    這就是他的戰略部署,和杜聿明的戰略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部署上稍微複雜,直白的說就是讓出一個必經之路上的堅城來給敵人打。

    爲了打開通道,攻下有大量守軍的堅城,遼軍必須把各處分散的遊騎和兵力集中在益津關方向。

    這樣遼軍的優勢就完全消失了,他們的主力位置也暴露無遺。

    到時史從雲就出動後方早已嚴陣以待的各個軍團,北上迎擊遼軍,與他們行決戰!

    若說正面決戰,周軍是從來不懼契丹人的,這樣主動權在他們手中,打仗也從契丹人擅長的分兵遊擊變成了周軍所擅長的大軍團決戰!

    當然,最壞的情況是遼國也有高明人物,也打起和他一樣的主意。

    想讓他們去打幽州,等大軍屯兵城下攻擊堅城頓挫時出動幽州北面的機動兵團行決戰,那就會陷入一種雙方都不敢出動大兵團的尷尬局面。

    到時就只能比耐心,比誰耗得起了,就變成國力比拼了,那是最壞的情況。

    因爲現在的大週三分天下有其一還沒做到,人口和國力肯定是耗不過遼國的。

    正當史從雲在北面大規模調動部署大軍,處心積慮一點點計算,廢寢忘食的時候。

    周軍十幾天內接連奪取寧州、莫州、瀛州、文安縣、平舒縣、乾寧軍、獨流口,破淤口關、益津關、瓦橋關三關的消息已經往南往北快速傳開。

    一時間南方周國沸騰,北方幽州震恐,各路官道上飛馳快馬奔向四面八方,帶去這個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天大消息,天下震動,一場更大風暴正在醞釀........

    .......

    (章節評論中附上河北局勢圖和史從雲進軍圖,方便大家理解)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