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五代河山風月 > 316、態勢
    “.......史家小兒,竊國之大盜耳,口稱蓮花,心則虎狼,謀不臣倡亂吳楚,圖社稷割據晉秦。明爲天下公邦,陰圖帝王私業,荼毒生靈,何止百萬千萬;蹂躪神州,豈止十年八年.......”

    “......穢亂廟堂,荒湎於宮闈,俾晝作夜,召良家子,行荒唐事.......”

    “外寇來侵,藏於旁騖,一分出力,七分做大.......”

    “踐法制如兒戲,視臣庶如家奴.......暴戾生民,殘酷成性,殺戮無辜......”

    “.....”

    “停停停!“史從雲連擺手,叫停正在小心翼翼念檄文的林尚宮:“算了算了,別念了。”

    林尚宮連忙停下,閭丘仲卿和馮繼升也沒開口。

    史從雲非常生氣,生氣的不是這討賊檄文,而是李筠抓了他的使者送給北宋國,十有八九是死定了......

    至於這檄文,倒是完全符合李筠的風格,什麼亂七八糟的事都算在他頭上,好像他就是董卓似的,他史皇帝哪有暴戾生民,哪有行事荒唐,哪有不抵禦外寇,哪有踐踏法制,欺榨臣民,哪有穢亂宮廷.......

    等等,穢亂宮廷.....好像這一條沒法反駁。

    不過也沒辦法,像符太后那樣的美豔嬌花,年紀輕輕就守活寡,豈不可惜,他身爲天子也是爲人着想,普度衆生啊。

    總之檄文他根本沒有放在眼裏,重要的是如何應對。

    因爲說一千道一萬,最終還是要落實到軍事上的,心裏開始緊張,所以立即派人去叫兩司二府的高級官員過來商議此事。

    不過叫他們來之後,只是草草交代此事,讓大家好好想想,在大殿裏討論,並沒有急着拿出個方案。

    二府是樞密院和中書門下,二府的叫法是平常大家的說法,並沒有這種正式稱呼。

    既樞密院掌國家最高軍事決策權,中書門下掌國家最高政事決策權,所以叫二府。

    到了宋朝是二府三司,二府沒變,依舊是樞密院,中書門下,中書門下也叫政事堂,但三司就不再是掌軍的部門,而是度支司,鹽鐵司,戶部司這三司,掌控國家財政,和現在有很大不同。

    現在的兩司自然是侍衛司,殿前司,這樣的權力解構也能看出,如今軍隊話語權之大。

    如今經過先帝郭榮六七年的經營,加上他的重重改編,侍衛司和殿前司已經大有不同,神火軍也正在崛起。

    侍衛司多是老一輩精銳戰力的代表,有大量沙陀精騎,曾是郭威親軍,是五代遺產,所以侍衛司的精銳騎兵是禁軍中最厲害的,特別是龍捷軍爲代表。

    而殿前司則是新的中堅力量,先帝郭榮和他都投入很多心血,當初郭榮整頓殿前司就有用來制衡侍衛司的用意。

    經過七八年的發展,殿前司已經是禁軍主力,侍衛司總體實力已經比不上新崛起的殿前司。特別是跟隨他南征北戰的控鶴軍,是殿前司的中堅力量。

    另外,神火軍也開始崛起,雖然名義上神火軍是隸屬殿前司,但誰都知道,神火軍是直屬官家指揮調度,別人調不動的。

    權力就是這樣相互制約,動態平衡的狀態。

    而史從雲又用了另外一招,以前侍衛司首官是李重進,後來成了老爹史彥超,如今老爹成了太上皇,但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還是老爹。

    老爹如今是太上皇,自然不會再管了,但也沒誰敢覬覦老爹頭上的侍衛馬步軍軍都治指揮使的位置,就等於慢慢將侍衛司首官閒置了。

    而他之前是殿前都點檢,登基之後沒有卸任,也沒有再任都點檢,等於默認不再加殿前都點檢,也沒人會反對。

    這是陽謀,等於慢慢削弱軍隊權力。

    很多事已史從雲都記在心裏,不過這件事他並沒有着急,這些佈置和安排,至少要推行數年乃至十多年之後纔開始慢慢出來成效。

    這不是一件能着急的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久的經營。

    .......

    “官家,老臣覺得這次出兵不能輕慢,李筠敢率先舉兵,必有後援。”垂拱殿里閭丘仲卿發言道。

    大家早隨便慣了,這時也不講什麼,都圍在他身邊,看着前面一張巨大的地圖,不斷有人發聲。

    閭丘仲卿如今是樞密使,他最先說話。

    “臣看來有兩種可能,要麼是其他節度使,要麼是李筠北面的僞漢。”

    馮繼升跟着說:“照樞密院的信報看,李筠的昭義軍內外牙軍大約有三萬左右,即便算上其他外鎮兵,州兵,頂多能有五萬人。

    靠這些實力,他應該不敢和官家叫板。”

    史從雲點頭:“你們說得有理。”閭丘仲卿所說的內外牙軍,外鎮兵和州兵,都屬於節度使的武裝力量,這也是五代十國節度使窮兵黷武,佔山爲王的一個縮影。

    節度使在所轄區域首腦城池駐軍叫內牙軍,是精銳心腹,駐紮在治所外圍保衛治所的叫外牙軍,依舊是主力。

    一般來說內外牙軍就是一個節度使最精銳的部隊。

    外鎮軍就是聽命於節度使,鎮守治下其他州縣的軍隊,州兵是節度使治下各刺史的軍隊,屬於地方民兵武裝。

    李筠治所在潞州(今長治市附近),因爲長期抵禦北漢,契丹,所以一直保持龐大的軍隊。

    但大周有禁軍十八萬,還不包括地方軍隊,即便除去他派出去戍守各方要地的部隊,保衛京城的部隊,他也能隨時調動至少出五萬精兵。

    這就是大國的好處,一個小國如北漢那樣,要出兵五萬,意味着必須放棄多數防守,放棄很多普通百姓的生產生活,還需要長時間準備。

    但秦國不同,只要號令一下,京城周邊隨時有龐大精銳的部隊可以立即開拔,投入戰鬥。

    遼國也是同理,當初他們在幽州遇襲擊之後,短短一個月內派出五萬大軍,奔襲千里救援,後續還有陸陸續續的部族軍,如果僵持半年,他們可能就集結出十萬大軍來了。

    如今秦國也是同理,如果真要舉國拼命,只要五萬精兵能抵擋或遲滯敵人半年,後續各部隊陸陸續續投入戰鬥,半年之內他還能集結起超過十五萬部隊。

    這就是大國的底蘊.......

    “李筠也是老將了,心裏應該有數.......,若和別的節度使勾結應該沒那麼大的底氣,如果和僞漢國交通只怕更麻煩些。

    僞漢賊兵應該也有數萬,如果兩家聯合起來不可小覷啊。”王溥開口,去年先去江陵籌備軍糧,再被調去河北辦事回來,這個三十多的宰相瘦了不少,也黑了不少。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