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明朝皇宮的那場大火之後,被叔叔朱棣奪了帝位的建文帝朱允炆,究竟是死是活?

    這被稱爲“明史第一懸案”。

    從大火燒起來的那天起,關於建文帝的下落,就衆說紛紜,迄今都無定論。

    按照明初最重要兩部官方檔案——《明太祖實錄》和《明太宗實錄》的說法:

    六月初三,燕王朱棣的大軍開進南京金川門,直搗皇宮。但當朱棣進入皇宮內,看到宮中已是一片火海。

    史官追述,在朱棣進城前,朱允炆想要出城迎接,但左右的人都逃跑了,身邊僅剩下幾名內侍。年輕的皇帝悲痛而又自責:“我何面目相見耶?”

    《明太宗實錄》說,朱允炆“遂闔宮自焚”。

    朱棣看到大火熊熊,命人前往施救,但已經來不及了。太監只好從火堆中扒出一具燒焦的屍體,報告朱棣。

    朱棣大哭:“你果然是個癡兒嗎?我是來輔助你做一個好皇帝的,你竟然不知道嗎?爲何選擇自焚呢?”

    到此爲止,朱允炆自焚而死,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然而,歷史有太多常人難以觀測到的暗黑角落。

    真相,沒有這麼簡單。

    1

    權力可以製造“事實”。

    朱棣奪位成功後,爲掩蓋篡位的事實,塑造自己即位的合法性,他利用手中的權力對當朝和前朝的歷史、檔案進行了刪削和修改。

    在他當政時期,官方歷史是這樣記述明太祖朱元璋選接班人過程的:

    先是太祖(朱元璋)疾,遣中使召上(朱棣)還京,至淮安,允炆與齊泰等謀,矯詔令上歸國。太祖不之知,至是病革,問左右曰:“第四子來未?”無敢應者,凡三問,言不及他,逾時遂崩。允炆矯遺詔嗣位。

    意思是說,朱元璋臨終前,心心念念要把四子、燕王朱棣從北京召回南京,意欲傳位於他。但朱棣走到半路,朱允炆膽大妄爲,夥同謀臣,假傳朱元璋聖旨,又讓朱棣回北京去了。

    這樣,朱元璋死時,仍等不到朱棣回來,而朱允炆則篡改遺詔,登上帝位。

    官方歷史這麼寫,這麼宣傳,等於說朱棣奪位,只不過是爲了奪回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而他那個表面文弱的侄子,其實心機叵測,他纔是真正的篡位者。

    但,真實的歷史是怎樣呢?

    朱元璋生前已經考慮到,燕王朱棣可能是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後的潛在威脅,因此,下遺詔立儲的同時,嚴禁分封各地的兒子們回京奔喪。

    然而,當朱元璋駕崩的消息傳出後,朱棣還是直接南下弔孝。兵部尚書齊泰發現後,祭出太祖遺詔,將朱棣遣回北京。

    後來,朱允炆聽從齊泰、黃子澄等謀臣的建議,進行“削藩”。

    朱棣逮住機會,搬出《皇明祖訓》,說建文帝身邊奸臣亂政,以“清君側”爲名,發動了“靖難之役”。

    經過三年左右的內戰,朱棣奪得帝國最高權力。

    爲了讓羣臣和百姓相信,他纔是皇位合法繼承人,朱棣指使臣下銷燬了建文朝時期的一切檔案資料,並大量修改了《明太祖實錄》。

    當時的史書,一概不稱朱允炆爲建文帝,要麼直呼其名,要麼稱爲“建文君”。

    連建文朝的年號,也不用。1402年,應爲“建文四年”,但朱棣硬改爲“洪武三十五年”。如此,洪武朝莫名延長了4年,而建文朝則“被消失”了。

    這撥操作下來,朱棣的永樂元年(1403年),就無縫對接上了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而他,則從明朝事實上的第三代皇帝,直接變成開國皇帝朱元璋之後的第二代皇帝。

    歷史,果然是勝利者書寫的。

    2

    但有一句名言,你可以在所有時間裏騙部分人,也可以在部分時間裏騙所有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時間裏騙所有人。

    真相總會以某種方式若隱若現。

    前面講了,永樂朝的檔案將朱棣的奪位之戰,變成了他是來幫侄子朱允炆除掉奸臣,而不明就裏的朱允炆羞愧自焚的事故。

    但從永樂朝嚴苛的政治環境結束後,卻陸續有無數史料冒出來,說建文帝朱允炆根本沒有自焚。搞得後世修《明史》的史官莫衷一是,只好模糊處理:

    (建文)四年六月乙丑,燕兵犯金川門……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這個記載頗可玩味。皇宮大火後,太監從火堆中找出來的是建文帝皇后的屍體,根本不是建文帝的屍體。

    乾隆時期修改《明史》,更是直接修改了建文帝自焚的說法:

    (朱)棣遣中使出後屍於火,詭言帝屍。

    朱棣拿到建文帝皇后的屍體後,當場宣佈這就是建文帝的屍體。反正屍體已經燒焦了,誰也認不出。接着,他開始對着屍體痛哭。

    用意昭然若揭。

    只有宣佈建文帝已死,他才能名正言順地以朱元璋嫡子的身份登上帝位。

    就算建文帝真的沒死,還在召集舊臣進行復位活動,朱棣也可以將他定爲假冒的建文帝進行鎮壓。

    爲了讓天下人相信建文帝已死,朱棣需要把動靜鬧得很大才行。

    他手下的人告訴他,應以“天子之禮”安葬這具“建文帝”的屍體,儀式越隆重,大家越不會猜疑。

    朱棣只好進行了相當人格分裂的表演,這邊在史書中說建文君是篡位者,十惡不赦,那邊又在史書中說自己按天子級別,爲建文帝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

    這是一場細思恐極的葬禮啊。

    尚在人世的朱允炆如果聽到這個消息,肯定整個人呆掉了,以後不管他如何證明,他也證明不了他還活着。

    但詭異的是,既然朱棣爲朱允炆安排了天子級別的葬禮,歷史上卻從沒建文帝陵墓的記載。

    到了明末崇禎年間,有人上書請求祭祀建文帝,崇禎帝無奈地說:

    建文無陵,從何處祭?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朱棣和身邊的大臣都知道下葬的並非建文帝,只是出於昭告天下“建文已死”的目的,所以陵墓規模修得很普通,後來疏於祭掃,日久就湮滅無聞了。

    3

    朱棣一邊姿態做足,喪禮、祭祀、輟朝,給了“死者”朱允炆最後的天子待遇;另一邊,卻悄然開始了一場無聲殺戮。

    而這些殘酷的事實,我們在永樂朝的歷史檔案中,同樣是看不到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