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02年,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大明燕王朱棣的靖難大軍終於抵達應天(南京)城下,金川門守將李景隆、谷王朱橞匆忙開門投降,執政不過4年時間的建文帝朱允炆最終焚宮失蹤,朱棣就此登基繼位,是爲“明太宗”,後更爲“明成祖”。

    泱泱華夏5000餘年,朱棣絕對是史上最傳奇的藩王,沒有之一。無論是“七國之亂”,還是“八王之亂”,甚至是“安史之亂”,還真沒有哪一個藩王能真得推翻中央王朝,特別是唐朝之後,中央王朝的權力越來越集中,藩王除了受到各方面的監視,封國、府兵、財賦都不足以單獨挑戰皇帝權威,有不少禍亂才發生就被迅速鎮壓,但是朱棣爲什麼能起兵成功?

    建文帝沒有監視他嗎?

    監視了。

    建文帝沒有收繳兵權嗎?

    收繳了。太宗這個廟號,其重要性在一般的大一統王朝中僅次於開國太祖。朱棣怎麼會不想做明太宗?無論是他也好,朱允炆也好,心心念唸的都是能成爲明太宗。

    明朝的開國太祖是朱元璋,太宗這個廟號,本來應該是第二任皇帝朱允炆的。朱允炆登基之後,追尊其父懿文皇太子朱標爲孝康皇帝,廟號興宗,可見其本人對太宗的廟號是勢在必得。

    可惜由於其過於激進的削藩和改革措施,同時得罪了宗室和武勳這兩大王朝的支柱力量。最終經過三年的靖難戰爭,起兵造反的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推翻了朱允炆的統治。朱允炆雖然當了四年皇帝,可不要說太宗了,最終連個廟號都沒有。直到明朝滅亡之前,在史書上都被稱爲建文君。而朱棣在永樂二十二年去世之後,如願以償地得到了太宗的廟號。

    說到這裏可能會有人感到疑惑,既然朱棣是明太宗,那我們現在爲什麼會稱他爲明成祖呢?廟號也能改來改去的麼?朱棣的廟號從太宗被改爲成祖,發生在明世宗嘉靖年間,事件本身充滿了皇帝本人的算計。

    朱棣長陵

    不改成祖就要被遷出太廟?以訛傳訛

    對於嘉靖皇帝的做法,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當時太廟中的神主牌位已經達到上限。明世宗如果要讓自己老爹興獻王朱祐杬“稱宗祔廟”的話,就要先從太廟中遷出一塊神主牌。由於開國太祖朱元璋不能動,嘉靖皇帝又不敢拿朱棣開刀,所以將其廟號改爲成祖也來個百世不遷。最終大胖子皇帝明仁宗成爲倒黴蛋,牌位被遷出了太廟。

    這套似是而非,但又頗能自圓其說的說法,矇住了不少人。事實上這樣的說法是完全錯誤和經不起推敲的。在明朝開國之初,太祖皇帝就定下“天子九廟”的制度,意思就是太廟正殿中只放置九塊神主牌位。等到明憲宗朱見深繼位後,太廟中的神主牌位達到上限,分別爲:

    德祖朱百六、懿祖朱四九、熙祖朱初一、仁祖朱五四、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和英宗朱祁鎮。

    太廟

    因此當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憲宗駕崩後,新繼位的孝宗朱佑樘就要面臨一個太廟遷祧的問題。這樣的棘手的問題,自然是要召集大臣一起開會討論。同樣不出意料的是,朝堂上出現了兩派意見。

    一派認爲應該借這個機會將德祖、懿祖、熙祖一起祧出太廟。等憲宗皇帝祔廟之後,太廟制度改爲七廟,這樣更符合周禮。這一派的核心論點是等日後孝宗本人駕崩,就把仁祖的神主遷出,將朱元璋的神主牌放到中間,作爲大明的始祖。

    另一派以禮部尚書周洪謨爲首,他們的建議是隻祧懿祖,仍然保持天子九廟的制度。同時將德祖定爲始祖,太祖和太宗則仿效周文王和周武王也百世不遷。這一派的論點更多地考慮到了太宗朱棣的歷史地位。畢竟大明現在的皇帝都是靠着朱棣的功勞,纔能有今日的皇位。如果將他遷出太廟,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國朝太祖高皇帝肇建丕圖,追祀四祖。迨至英宗睿皇帝龍馭上賓,遂備九廟。在當時則德祖尊爲高祖,以上蓋無可推之親。在今日則德祖尊爲始祖,以下固有可祧之主。洪惟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功德隆盛,如周文武萬世不祧。懿祖而下,以次遞遷,寔惟古制。—《明孝宗實錄卷七》

    最終孝宗採納了周洪謨的意見,將憲宗祔廟,懿祖祧出,太廟中格局變爲:

    德祖朱百六、熙祖朱初一、仁祖朱五四、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憲宗朱見深。

    等到孝宗駕崩,武宗朱厚照繼位,即按照先帝成例將熙祖祧出,太廟中格局變爲:

    德祖朱百六、仁祖朱五四、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憲宗朱見深、孝宗朱佑樘。

    武宗駕崩後由於無嗣,其堂弟興王世子朱厚熜從湖廣安陸來北京繼位,是爲世宗。按照慣例將仁祖祧出,太廟中格局變爲:

    德祖朱百六、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憲宗朱見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

    明世宗畫像

    嘉靖朝之初發生了著名的“大禮議”事件,簡單來說就是明世宗是不是應該叫自己的伯父孝宗爲“皇考”,而稱自己的生父興獻王爲叔父。最終嘉靖皇帝高舉道義的大旗,利用文官鬥文官,取得階段性勝利,爲生父爭來了“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的稱號。這個結果自然不能讓朱厚熜完全滿意。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專門用來祭祀“獻皇帝”的世廟,在太廟外的環碧殿舊址上落成。世宗距離自己的終極野心,讓老爹“稱宗祔廟”又近了一步。等到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明世宗又搞了一個獨尊太祖的把戲,把德祖的神主遷出,這樣太廟中就空了一個位置出來。換句話說,此時的太廟中本來就只有八塊神主牌位。哪怕嘉靖皇帝厚着臉皮將他老爹的牌位放進去,既不需要動朱棣,也不需要動仁宗的牌位。

    十年正月,帝以廟祀更定,告於太廟、世廟並祧廟三主。遷德祖神主於祧廟,奉安太祖神主於寢殿正中,遂以序進遷七宗神位。—《明史卷五十一·志第二十七》

    但是興獻王畢竟沒有當過一天皇帝,唯一的功勞就是生了嘉靖帝,讓他稱宗實在是說不過去。明世宗苦苦等了多年,終於在嘉靖十七年(公元158年)等來了機會。已經退休的前揚州府同知豐方上疏請皇帝復古禮建明堂,讓獻皇帝稱宗祔廟。嘉靖皇帝大喜過望,立刻下旨禮部討論此事。

    先是致仕楊州府通判同知豐方奏:“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請復古禮建明堂,加尊皇孝獻皇帝廟號,稱宗以配上帝。”下禮部會議。—《明世宗實錄卷二百十三》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