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icon帶兵南下時,姚廣孝icon囑咐他說:“殿下攻下京城後,方孝孺icon一定不會投降,但你千萬不能殺他!殺了他,天下的讀書種子就絕了!”

    方孝孺,浙江寧海人,父親名叫方克勤icon,是洪武年間一名奉公守法的官吏,因“空印案icon”獲罪被處死,這事我在前面的章節中提過。史料記載,方孝孺自幼聰明好學,每天讀書超一寸厚,有“小韓子”之稱。

    長大後,方孝孺拜大儒宋濂icon爲師,常常以“明王道,致太平”爲已任,在士林中影響極大。

    不過奇怪的是,朱元璋icon雖然對方孝孺很欣賞,卻一直沒有重用他,若按照《明史icon》的說法,他是朱元璋故意留給朱允炆icon的人才。

    朱允炆即位後,方孝孺先後被任命爲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等職,與齊泰icon、黃子澄icon構成朱允炆的主要智囊團,討伐朱棣的詔書檄文都出自其手。

    方孝孺被俘後,朱棣雖然不太理解姚廣孝話裏的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的審美能力也在不斷地變化,在唐朝時期就曾以胖爲美,這和現代社會追求以瘦爲美的審美觀念自是不同。

    雖然現代和古代社會對於美的評價標準多種多樣,但是對於醜陋的判斷可是大同小異。

    據史書記載,歷來的皇帝大多有着“帝王之相”,多生得英俊瀟灑、容貌甚偉,不過也不乏醜陋的皇帝。

    在隋朝時期就曾有一個皇帝,生下來巨醜無比,連他的親生母親見了也感到害怕,之後這個皇帝被一個尼姑收養,並最終成就了帝王大業,他便是隋文帝楊堅。

    奇葩長相被嫌棄

    楊堅是隋朝開國皇帝,在位24年曾創下豐功偉績。但他有一點與衆不同的是,出生時的醜陋模樣曾經使他的生母嚇得直接將他扔在地上。

    據史書記載,楊堅的父親楊忠,曾經因爲隨北周文帝上戰場,而後立下戰功,北周文帝便將其封爲隨國公,還賜姓普六茹氏。

    公元541年,楊忠的妻子呂夫人在般若寺生下兒子楊堅,楊堅出生時周身還有紫氣縈繞。

    呂夫人將孩子抱在手中一看,卻發現這個孩子奇形怪狀,面相極其醜陋。呂夫人直接被嚇得魂飛魄散,立馬將孩子扔在地上,之後便遺棄了這個孩子。

    當時般若寺一位尼姑見了楊堅,立馬錶示這個孩子骨相清奇。連生母看了都害怕的面容,可是尼姑卻不這樣認爲,反而說這個孩子不能在俗世中成長,因此尼姑便請求把他帶到廟裏,親自撫養長大。

    呂夫人聽了當即同意下來,那楊堅究竟長得多醜纔會導致生母都不待見呢?據相關史料記載,呂夫人生孩子的時候難產,而楊堅降生後,頭上長了龍角,身體長有龍鱗。

    不過這大抵是史書在記錄時候的一種委婉的表達方式。事實上,根據現代醫學觀點考證,楊堅當時極有可能是頭上長了腫塊,身上生了牛皮蘚的緣故。而且當時的楊堅上身長腳長,下身很短,如此面容看起來確實是有些令人害怕。

    尼姑領養後給這個孩子取單名一個堅字,但因爲他父親姓普六茹,因此又叫普六茹堅。之後在尼姑的悉心照料下,楊堅一直在寺廟裏生活了十二年。

    在寺廟之中生活,尼姑常常督促他修身養性,因此楊堅的性格也被磨練得很平靜。他不僅在那裏學讀書認字、也學做人,小時候的楊堅就已經沉默寡言,最初進太學學習時,即使是關係親近的人也不太敢招惹他。

    建功立業終成帝

    即便長得醜,但是楊堅的真實身份是不可磨滅的,他始終都是楊忠的後人。

    從十四歲開始,一直到19歲,楊堅一路做官升職,已經被提拔到了大將軍的職位。

    在那之後,楊堅就被調到京城,也是那時纔有三年的時間得以留在母親身邊,整日在旁服侍母親,消息傳出後,人們都認爲楊堅是個大孝子。

    當時北周文帝的侄子宇文護在治理朝中政要,他一直把楊堅視爲眼中釘,肉中刺,曾經多次想殺害楊堅。但是楊堅命大,每次都被大將軍侯伏等人救了下來。

    公元568年,楊忠去世,楊堅子承父業,代替父親做隨國公。當時楊堅的大女兒楊麗華被封爲皇太子妃,也就是後來的北周宣帝宇文贇的妻子,楊堅也因此被更加敬重。

    齊王曾經告誡周武帝,楊堅這個人長相不同尋常,恐怕他不會甘做臣子,日湖必會生出禍端,讓無敵除之而後快。

    但是周武帝卻表示,楊堅是個人才,可作將領,後來又有人說同樣的話,並且直言宇文贇沒有帝王之相。武帝聽後非常生氣,他認爲自古以來能帶上帝王的人都有天命,並非常人所能左右。

    楊堅在聽說之後,做事就變得謹慎起來,時刻小心翼翼,一直韜光養晦。幾年以後,楊堅又被封爲柱國公。

    公元578年,武帝駕崩,宣帝宇文贇即位,楊堅的大女兒也被封爲皇后,而楊家作爲皇后的父親,緊接着又被封爲柱國大將軍、大司馬。

    公元580年,宣帝病危,宮中兩人僞造皇帝詔書,命楊堅輔佐朝政。宣帝死後,周靜帝即位,楊堅遂被封爲左大丞相,當了丞相,楊堅便不再養精蓄銳,開始着手準備篡權謀逆。

    由於宣帝時期,政法極其嚴苛,人心潰散。楊堅擔任丞相之職以後,開始施仁政,將嚴苛的法令一一精簡,還以身作則,厲行節儉,因此得到了民心所向。

    在那之後,楊堅還曾經平叛北周宗室的幾個親王,清除了部分鮮卑族的反派,也拉攏了一部分鮮卑貴族。

    既然民心所向,周靜帝便不再佔着皇位。公元581年,楊堅被封爲隋王,也正是那一年,靜帝宣佈讓賢,而楊堅爲了表示禮貌,三次拒絕才接受皇位。

    楊堅即位後,國號改成“隋”,即爲“隋文帝”,並宣佈大赦天下。

    在位第二年,楊堅命人在長安城旁邊修建了一座新城名爲“大興城”,此後又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商業發展的舉措。

    他認爲之前的貨幣制度太過混亂,於是要求全部禁用,命人重新制造標準的五銖錢,統一了貨幣。

    之後還頒佈了統一的度量衡,免除百姓進入市集的賦稅等。

    在楊堅平定戰亂之後,仍時有陳朝和西梁進犯。公元587年,西梁後主被廢,西梁至此亡滅。

    除此之外,楊堅還開創了“開皇之治”,廢除鮮卑化政策以及九品中正制,建立五省六部制。

    由於隋朝初期經歷戰亂,百姓民不聊生,楊堅多次減免百姓賦稅,爲百姓減輕了負擔,同時也促進了農業生產,穩定了經濟發展。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