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墡是明朝最爲賢明的王爺,可以說是明朝歷史上一代賢王,朱瞻墡歷經七朝六位皇帝,最爲傳奇的是他曾經兩次監國且兩次有機會繼承皇位,但就是這麼與皇位無限接近的王爺卻沒有受到皇帝猜疑,最終以72歲高齡善終,因此說朱瞻墡是明朝最牛的皇叔也毫不爲過,下面就來說一說朱瞻墡的傳奇人生。

    朱瞻墡兩次監國卻從未受到哥哥明宣宗朱瞻基猜忌

    朱瞻墡是明仁宗朱高熾第五子,他是朱高熾的嫡子,是朱高熾原配妻子張皇后所生,與明宣宗朱瞻基和朱高熾第三子朱瞻墉以及長女嘉興公主都是一母同胞。

    朱瞻基是朱高熾的嫡長子,作爲長孫,他也十分受祖父明成祖朱棣的喜愛,所以朱瞻基很早就被朱棣定爲皇太孫,是朱棣爲朱高熾親選的皇位繼承人。因此朱瞻基的兩個親弟弟朱瞻墉和朱瞻墡自幼也就對皇位不抱有任何想法。

    早在朱棣的永樂時期,朱瞻墉被封爲越王,朱瞻墡被封爲襄王,但是由於二人當時年幼並未赴封國就藩,而是一直留在北京。

    朱瞻墉雖然沒有野心且心地還比較善良,對父母極爲孝順,但爲人卻是十分庸庸碌碌。朱瞻墡比哥哥朱瞻墉要優秀得多,朱瞻墡不僅心地比較善良,沒有太大野心,關鍵還十分有才能,他少年老成,爲人既莊重又不失聰明機智,當時內外朝臣對朱瞻墡無不交口稱讚,因此他的父親朱高熾和母親張皇后都十分喜愛他。

    朱高熾即位之初就冊立了朱瞻基爲皇太子,並且想讓朱瞻基效仿自己當年留守北京的事蹟讓他去南京監國,衆朝臣都勸朱高熾不能讓太子去南京監國,但朱高熾堅決不同意,於是朱瞻基就離開北京前往南京監國。

    不過朱高熾絕沒想到自己的壽命這麼短,他只當了十個月的皇帝不到一年便即駕崩,這一下可就壞了,太子朱瞻基在南京監國,北京皇帝駕崩,一南一北在那個時代往返就需要小半年的時間,而且朱高熾的兩個弟弟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都十分有野心,尤其是朱高煦更是密謀想在朱瞻基回北京的路上將其暗害,所以當時局勢非常不利,稍有不慎政局動盪就一觸即發。

    在這種局勢下,朱高熾的妻子張皇后也就是後來的張太后爲了防止意外發生,她決定暫不對外公佈朱高熾死訊,她一面下令全面封鎖朱高熾去世的消息,一面祕密快馬派人密報南京太子朱瞻基讓他祕密從南京回北京接位,同時她又讓在京城中最爲莊重且有才能的親王朱瞻墡爲襄王監國,由戶部尚書夏元吉輔政。

    仁宗賓天,夏忠靖公(夏元吉)受顧命。時宣宗爲皇太子,監國南京,中外洶洶,有漢庶人(漢王朱高煦)之憂。太后以公東宮舊輔,凡軍國事悉命公裁處。公密謀急迎駕還京。駕將至,羣臣出迎,太后密命公留佐襄王監國。

    這是朱瞻墡第一次監國,這一次監國也開創了明朝的歷史先河,這是明朝首次出現以宗藩監國局面,同時由於朱瞻基當時並未正式即位,因此他的名號是南京皇太子監國,所以朱瞻墡監國也是明朝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同時出現南北兩京兩個監國並存局面。

    不過朱瞻墡非常謙遜,他深知皇位本不屬於自己,離皇位越近對自己反而越是災禍,於是當朱瞻基祕密從南京回北京之後,朱瞻墡第一時間跑出老遠去迎接哥哥朱瞻基,並且第一時間跪地交還監國權力,懇請朱瞻基登基即位。

    朱瞻墡如此表現,朱瞻基對這個弟弟十分滿意,因此朱瞻基即位後也並未立刻要求朱瞻墡去封地就藩,而是將他繼續留在北京。

    朱瞻基繼位不久,他的叔叔漢王朱高煦就效仿朱棣來了個第二回“靖難之役”,朱瞻基在重臣夏元吉的勸說下決定御駕親征,朱瞻基御駕親征朱高煦,那皇帝不在北京誰來監國呢?

    當時朱瞻基尚未生育子嗣,他的長子明英宗朱祁鎮直到第二年纔出生,所以朱瞻基就想到了弟弟朱瞻墡,於是朱瞻基御駕親征叔叔朱高煦,命弟弟朱瞻墡留守北京監國,當然朱瞻基也並不是完全放心讓朱瞻墡監國,同時他還讓二弟鄭王朱瞻埈協同朱瞻墡監國,不過即便如此朱瞻基也算是非常信任弟弟朱瞻墡了。

    之後朱瞻基很順利地就平定了朱高煦叛亂,將朱高煦囚禁起來,朱高煦兵敗被囚禁也震懾了朱瞻基的另一個叔叔趙王朱高燧,於是朱高燧從此變得對侄子朱瞻基極爲恭順,主動交出趙王護衛兵權,因此朱高煦叛亂被平定,朱瞻基的帝位得到了鞏固,之後在宣德四年(1429年)朱瞻墡赴封國長沙府就藩,朱瞻基也在此後開啓了“仁宣盛世”。

    朱瞻墡兩次有機會繼承皇位卻沒受到侄子朱祁鎮的猜忌

    朱瞻基算是明朝很有作爲的皇帝,但很可惜他壽命很短,宣德十年(1435年)年僅38歲的朱瞻基英年早逝。朱瞻基去世時遺詔命母親張太后處置國家大事。

    朱瞻基去世時他的長子也就是太子朱祁鎮年僅9歲,正是主少國疑之時,當時朝野內外流言四起,都認爲少主不能繼位,理應由朱瞻基年長且有才能的弟弟朱瞻墡繼承皇位。

    因此不少朝臣建議張太后以太后懿旨宣朱瞻墡繼位,但這個決策被張太后否決了,張太后決心由嫡長子一系繼承皇位,因此她在朱瞻基駕崩後,立刻對朝臣宣佈太子朱祁鎮繼位,在朝會上悲痛的指着朱祁鎮對衆朝臣說此乃新君,衆臣速速朝拜新君。因此年僅9歲的朱祁鎮才順利繼位,是爲明英宗,尊張太后爲太皇太后,尊母親孫皇后爲太后。

    此時朱瞻墡已經赴長沙府就藩,朱瞻墡事母至孝,他知道母親希望皇位在哥哥朱瞻基一系中傳承下去,他在長沙聽聞朝臣有擁立他繼承皇位的消息之後,朱瞻墡立刻給北京的母親張太皇太后寫信,信中謙遜隱晦的表達了自己無心皇位,希望母親能繼續擁立輔佐朱祁鎮處理國事,自己也是十分擁立大侄子朱祁鎮。

    朱瞻墡一番謙遜家書讓母親張太皇太后大爲感動,爲此她將朱瞻墡的書信交給年幼的朱祁鎮閱讀,並教導朱祁鎮日後一定要尊重愛護叔叔朱瞻墡。

    這是朱瞻墡第一次有繼承皇位的機會,而很快朱瞻墡又迎來了第二次繼承皇位的機會。

    朱祁鎮即位之初由於年幼,衆朝臣都請張太皇太后垂簾聽政,但被謙遜的張太皇太后所否決,不過國事決策大權還是掌握在張太皇太后手中。

    張太皇太后很有政治眼光,她繼續重用以大學士楊士奇、楊榮、楊溥“三楊”爲首的賢臣。在張氏決策大權,三楊內閣輔政期間,朱祁鎮在位初期明朝國力十分強盛。但隨着張太皇太后和三楊相繼去世,朱祁鎮開始親政,一直被張太皇太后和三楊所打壓的朱祁鎮寵信宦官王振開始禍亂大明。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