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回到南明當王爺 >第一百七十九章 藩王督師【3k】
    朝局糜爛的程度遠超朱琳澤的預料,弘光朝倉促建立,有這諸多的先天不足。

    武官們擁兵自重,以錢謙益、左光斗、史可法等人爲首的文官不以江山社稷爲念,執着於門戶之見,排除異己。

    東林復社沒有把握朝綱,但也沒有被朱由崧徹底邊緣化,仍舊是朝中一股不可小覷的政治力量。但這些東林復社中人依舊把福藩監國一事視爲萬曆黨爭以來東林黨最大的失敗,仍舊心存推到福藩另立新的監國之主,甚至新君的念頭。

    從衆多造謠朱由崧是假冒的福王以及太子已經南下的匿名揭帖便可窺見一二。

    朱由崧是假冒的福王簡直就是無稽之談,朝中不少大臣內官都見過朱由崧,朱由崧要是假冒的在即監國之位時,這些人早就跳出來反對了。

    藩王不朝,是明朝的祖制,朱由崧即位之時許朱琳澤開府治事之權都猶猶豫豫,但即位沒幾天就頂着外界的壓力給了朱琳澤上朝聽政之權。

    可見朱由崧這個空架子皇帝在文官們的壓力下也不好當。

    翌日上朝,途經南京市井,坊間議論最熱的話題是吳三桂,這個狗漢奸此時在南都百姓們口中竟成了滅賊的英雄人物。

    現在已經是崇禎十七年六月,大明北廷已經覆亡近三月,上到廟堂上的袞袞諸公,下到升斗小民,還沒搞清楚他們真正的敵人到底是誰。

    這南明,就是個爛透了的攤子。

    要不是他出身宗藩,加入李自成的大順陣營或是張獻忠的大西陣營都比南明翻盤要容易。

    路上遇到鎮朔將軍左良玉,左良玉便攜朱琳澤一同上朝。

    高傑掛了平賊將軍印,黃得功對此憤憤不平鬧了好幾回。朱由崧爲了平息事端給黃得功也掛了平賊將軍印安撫黃得功。

    但左良玉又是定策元勳,地位不宜低於高傑、黃得功,因此左良玉未有寸功白白得了個鎮朔將軍。

    現在高傑、黃得功、左良玉三人都滿意了,劉澤清、劉良佐二人因只封了個伯心懷不忿,真是按下葫蘆浮起瓢。

    南京紫禁城是大明朝最早建造的皇宮,規模宏大,功能齊全,不過自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十九年遷都京師之後,南京紫禁城便日漸破敗,加之明中後期財政緊張,連修繕京師的紫禁城都摳摳搜搜的,更不用說留都南京的紫禁城了。

    南京紫禁城早已經破敗不堪,宮牆倒是結實,歷經風雨兩百餘年連明顯的裂縫都沒有。倒是皇宮內的建築,傾頹坍塌者不在少數,就連奉天殿的飛檐上都長起了青草。

    算上朱由崧,明朝有十七皇帝,十七個皇帝中,只有四個在南京紫禁城理過政,朱由崧是第四個在南京紫禁城理政的皇帝。

    進入奉天殿,朱琳澤感覺自己不是在上朝,而是進入了菜市場。

    大臣們也沒有大臣們的樣子,組成涇渭分明的陣營在奉天殿內如同潑婦罵街一般對罵。

    堂上剛監國不久的朱由崧對這種情況早已經見怪不怪,慵懶地倚靠在龍椅上昏昏欲睡。韓贊周、盧九德兩位核心內官侍立於左右。

    “閩王、鎮朔將軍到!”

    殿外的太監尖尖的聲音響起。

    聽到閩王來了,朱由崧身體一震,陡然來了精神。

    “給閩王賜座,閩王,你且到孤身邊來。”

    韓贊周給朱琳澤搬了個繡墩,朱琳澤也不客氣,謝過朱由崧後大大咧咧地坐下。

    此舉又讓奉天殿內炸開了鍋,除了沈廷揚一系的朝臣,餘者皆將火力轉移到朱由崧和朱琳澤身上來。

    朱由崧氣的拿黃金鑄成的監國國寶在龍椅上猛砸,示意朝臣們肅靜開始議事。朝臣們這才安靜下來開始討論正事。

    “臣彈劾閩王私設廠衛,擅自緝拿民間良善,勒索錢財,圖謀不軌......”

    “臣彈劾浙直總督祁逢吉貪戀權柄且守孝期間蓄養小妾,我大明以孝悌治國,如此不忠不孝之人,豈能擔浙直總督之重任......”

    幾個科臣跳出來彈劾朱琳澤和祁逢吉,後面的科臣一個個躍躍欲試排着隊等着前面的仁兄彈劾完接上去。

    “夠了!”朱由崧勃然起身,“閩王那是情報司,何來廠衛之說?浙直總督祁逢吉是先帝和孤讓他奪情起復的,何來貪戀權柄一說,至於蓄養小妾,那也只是蓄養,並沒有納妾,祁逢吉赴任以來,差事辦的很好,何來不忠不孝之說?”

    朱由崧怒目環視衆臣,旋即坐下,說道:“北伐恢復舊土,乃是孤監國以來辦的第一件大事,此前因朝中無督師之人選,遂而擱置不議,如今閩王從竹塹歸來,這督師人選便有着落了。”

    北伐事關朱由崧監國之位的正統性,朱由崧對北伐非常重視。要是北伐能夠成功,朝廷不僅能在江南半壁站穩腳跟。

    朱由崧的威望也能隨之水漲船高,屆時無論是廟堂上還是民間,反對他的聲音,造謠他的謠言都會不攻自破。

    朱由崧要的不僅僅是監國之位,而是皇位,此前朱由崧已經提議直接入繼大統,但響應者寥寥。就連閩王朱琳澤也說現在並不是繼任大統的最佳時機。

    朱由崧因此寄希望於北伐成功,藉着北伐成功的勝利東風入繼大統。

    至於督師的人選,朱由崧還是決定聽從內閣商議票擬出來的結果,讓閩王督師北伐。

    “若論知兵,朝中無出閩王之右者,因此北伐督師之人,非閩王莫屬。”

    毫無疑問,朱由崧這個督師人選很快招致羣臣們的反對。

    “本朝未有藩王督師之先例!”

    “只有聽說文臣督師,不曾聽說宗藩督師!”

    “不可,此舉斷然不可!”

    ......

    “姜侍郎,既然你說只有文臣能督師,你是文臣,孤拜你爲督師北伐如何?”

    朱由崧冷聲對姜曰廣道。

    老實說朱由崧也不想讓朱琳澤督師北伐,不過朝中實在無人可用,朱由崧也是不得已而爲之,但凡你們這些文臣爭點氣,孤也不至於讓閩王督師。

    “臣乃禮部侍郎,督師之人選還宜從兵部挑選,兵部的沈尚書比臣更合適。”姜曰廣踢起了皮球。

    “臣亦有此心,奈何臣已入閣爲辦事,實在走不開,臣以爲北伐督師之人選,閩王最合適,臣同意閩王督師北伐。

    本朝雖未有藩王督師之先例,然則本朝立國兩百餘年,亦未曾遭此甲申之大變,非常之事,用非常之人,不宜拘泥於舊例。”沈廷揚也不甘示弱,順水推舟同意了朱琳澤督師。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