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回到南明當王爺 >第二百三十九章:海上決戰(上)
    錢謙益、鄭芝龍、趙之龍等人扶持起來的靖武小朝廷兵力主要有三部分組成。

    其一是鄭氏集團的家兵,鄭芝龍擁立朱常淓之時號稱麾下有二十萬雄兵。當然,這個數字純粹是扯淡,依附鄭氏集團爲生的各色人等有幾十萬倒是真的。

    畢竟鄭芝龍在福建、廣東、臺灣甚至是南洋地區都有據點。沒個這麼多人,鄭芝龍也不可能有能力開發臺灣。光是臺南地區,依附鄭氏集團而生的漢民就是十萬人之衆。

    曾雲父子提供的《福建海防圖》上有鄭芝龍集團的具體兵力部署,只可惜《福建海防圖》只有福建、臺灣兩地的兵力部署,沒有廣東地區的兵力部署。

    如果《福建海防圖》上鄭家的兵力部署屬實,鄭家在閩臺兩地有五萬真正意義上的能戰之兵,其中三萬部署在泉州府。

    算上廣東地區的兵力,鄭氏集團的能戰之兵人數大概在七八萬左右。

    但這七八萬人鄭芝龍也不能夠全部都抽調出來,鄭家有很多貿易據點和航線要維持,鄭家不得不在這方面投入大量的兵力。

    鄭芝龍撐破天也就只能擠出兩三萬的機動兵力。

    其二則是趙之龍等人從南京帶過去的南京營兵以及裹挾的衛所兵,離開應天府時倒是有十萬人左右。但一路逃散,真正抵達福州的,最後根據曾雲老爹曾萬齡傳回來的情報不過三四萬人。

    其三就是當地的衛所兵,要查各地有多少衛所兵不難,南京有現成的衛所兵佈防圖以及各地衛所兵的駐軍數字。

    福建有十六衛的衛所兵,理論上人數在八萬人左右。其中有四衛在福州府,建寧府、興化府(莆田)、泉州府、漳州府此四府有兩到三個衛。剩下的福寧州、邵武府、延平府、汀州府此四府有一個·衛。

    廣東有十五衛的衛所兵,理論上人數在八萬人左右。其中有七個衛集中在廣州府,惠州府有兩到三個衛,潮州府、肇慶府、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瓊州府各有一個衛。

    至於崖州,則在朱琳澤的控制之下,朱琳原來在崖州有兩哨兵馬。徐佑多次向他訴苦人手不足,既要開礦又要防備當地土民的襲擊,還要防着鄭芝龍。朱琳澤允許兩個哨官就地招募當地農人,再練三哨,擴編爲一個營。

    明眼人此時應該發現了,粵北、粵西的幾個州府,諸如南雄府、韶州府、羅定州等州府沒有設衛。

    不設衛不代表當地沒有衛所兵駐防,大明朝還有一種叫做守禦千戶所的東西。明初天下既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社所,連郡者設衛。

    衛所衛所,有衛也有所,守禦千戶所是對衛所制度的一種補充,可以理解爲獨立團一類的編制。

    朱琳澤的軍隊中也有類似的編制,負責留守竹塹、崖州的閩王軍就是獨立的單位,不在新設的禁衛軍編制內。

    靖武小朝廷下轄的衛所兵看着人數挺多,有個十六七萬人,但這只是理論上的數字,大明朝的衛所軍官喫空餉和兵血成風,實際上的人數能剩下個零頭就不錯了。而且衛所兵的戰鬥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馮雙禮帶一標兵攻打福寧州,破了烽火門水寨後包圍了福寧州州城,炮兵纔打幾炮還沒開始攻城對方就投降了。

    經統計,福寧州整個州的衛所兵實際人數也才接近三千人,在烽火門水寨和馮雙禮交手的還不是當地的衛所兵,而是鄭芝龍的家兵。

    靖武小朝廷的主力實際上還是鄭芝龍的家兵和趙之龍的營兵。南京營兵的戰鬥力朱琳澤非常清楚,連肖琦守的南京紫禁城都拿不下來,其戰鬥力之羸弱可從其中窺伺一二。

    陸地上朱琳澤不擔心打不過靖武小朝廷,朱琳澤所擔心的反而是海上,鄭家的海上力量,在紙面上要遠強於他。

    北洋艦隊司令官王遠剛剛在彭嘉山,也就是後世的彭佳嶼附近的海域伏擊了島津家的運糧船,正在清點戰利品。

    “快些搬,不然這些糧食就要沉到海里去了,倭寇的船真不經打,還沒挨幾炮就沉了。”王遠皺着眉頭,非常心疼地望着兩艘即將沉沒的朱印船,這兩艘朱印船上的糧食可還沒搬出來。

    南京缺糧,閩王特地交代打務必在海上多搶一些倭寇的糧食以解南京之需。

    “這些倭船連龍骨都用劣木,倭人造的船未免也太敷衍了。”施琅剛剛從一艘朱印船上回來,將肩膀上扛着的一包稻米放到甲板上。

    他們海軍的軍艦用的木頭雖然陰的時間不夠,但都是數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上好木材,倭寇的銃炮口徑小打在上面對於他們而言無異於是隔靴搔癢。頂多留下一個彈痕,能不能打穿還兩說。

    而他們的炮,哪怕是海鯊級的九磅炮,打在朱印船上就是一個大洞。二者裝備根本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

    幾個海軍船員押解着幾十名倭寇俘虜上船。施琅詢問王遠怎麼處理這些倭寇。

    施琅父子原本是王遠上司的上司,現在父子二人之職都在王遠之下,這讓他們感到有些不自在。

    畢竟王遠在投閩王軍之前不過是他們父子二人麾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卒。現在卻成了海軍一個艦隊的司令官。

    “四肢健全的送到竹塹去挖煤,不健全的直接送到醫學堂去,給醫學堂的學徒們練手。”王遠連看都懶得看這些倭寇一眼,嫌惡地揮揮手道。

    “鄭家的船!”

    施大瑄遠遠望見遠處的海平面上出現了二十幾艘鄭家的大福船和廣船,急忙派人到王遠的旗艦上彙報敵情。

    王遠拿起千里鏡,向鄭家的船隊望去,只見大福船身後跟着幾艘船體比大福船稍小的廣船。再之後便是一些海沙船、海滄船、倉山船等各色小船。

    “敲鐘備戰。”

    王遠歷經多次海戰,實戰經驗豐富,不慌不忙地下達了作戰命令。

    命令雖然下達,但王遠的眼睛卻還是一直盯着鄭家艦隊,清點鄭家艦隊的船隻。

    二十八艘大福船和廣船,小船的數量實在難以清點,大大小小至少也有七八十艘。

    這種規模的船隊,一定是鄭芝龍的主力船隊,擔任指揮官的肯定是他的兄弟。

    王遠摩拳擦掌,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倭寇船小炮少,打倭寇沒意思,放眼整個大明海疆,能在海上和閩王的海軍一爭高下的,只有鄭家的船隊和西洋人的船隊。

    真正的勁敵終於來了,激動之餘王遠也有些緊張。

    他的北洋艦隊,現在只有一艘千噸級的佛郎機蓋倫船,也就是閩王所說的西班牙蓋倫船,這是他的旗艦。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