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備前宰相 >第九十九章 明日議和
    4月3日,劉綎以獲得萬曆皇帝祕旨,召集朝鮮諸將議事爲由,將駐朝明軍將領召至平壤,隨後將其全部軟禁。

    宋應昌等人此刻正在開城,劉綎人護送傳旨的官員前去開城,宣讀其卸職和任命徐一貫全權負責對日和談的聖旨。

    4月15日,駐守朝鮮的各處的明軍,除了平壤、開城依舊有5000人駐防以外,其他3萬餘人開始有序向遼東撤兵。

    在此之前劉綎已經親自將包括李如柏、祖承訓在內的高級將交付給乘船而來的山東巡撫孫礦,並由其押送入京。

    與此同時,由徐一貫主導的對日和談正式進入到談判的高潮期。

    這次的和談不再是由小西行長和玄圃靈三負責,豐臣秀次親自下場,前去碧蹄館與徐一貫交流,誠意可謂表現的頗足。

    而這份議和的條件乃是秀家書寫轉交花房正幸,再由花房正幸轉交豐臣秀次、加藤清正和鍋島直茂,讓他們以咸鏡道兵團的名義提交豐臣秀次的建議。

    裏面的內容大致如下:

    1、日本與大明、朝鮮重新修好。

    2、大明應保證日本與大明之間的勘合貿易。

    3、自合約簽訂之日期,日本願意陸續從朝鮮撤兵。

    4、朝鮮國之所以分崩離析乃是君王李昖不善治理之過,應該由其下罪己詔,昭告天下。

    5、咸鏡道與江原道之民苦朝鮮王久矣,抗拒朝鮮官軍全是兩道民衆自願之意,即便日本退兵也不言以重回朝鮮王治下。

    請大明天子分封順和君爲咸鏡大君,臨海君爲江原大君統御兩道。爲保朝鮮國境完整,願意將其列入朝鮮國治下,兩道大君爲朝鮮王之臣世襲罔替。

    6、爲保證兩國通好,請朝鮮王擇縣主下嫁豐臣家總大將豐臣秀次。

    7、請大明冊封秀吉爲日本國王,正妻北政所爲日本王妃,長子鶴松爲神童世子;

    冊封豐臣秀次、豐臣秀長、豐臣秀家三人爲大都督,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蒲生氏鄉、毛利輝元、小早川隆景、上杉景勝、豐臣秀貞等8人爲都督僉事;

    冊封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福島正則、島津義弘、豐臣秀勝等16人爲都指揮使;石田三成、大谷吉繼、羽柴秀俊、木村重茲等45人爲指揮僉事,其他封千戶者225人。

    8、日本願意主動出兵幫助大名圍剿逆臣努爾哈赤,大明若是准許,請允許日方暫駐慶尚道至平賊之日爲止,期間請允許日軍兵士、軍糧從容通過咸鏡道與江原道。

    在日本爲大明徵伐努爾哈赤期間,其軍糧及軍備可以由日方自備,作爲條件大明應支付備寇銀每年5萬兩。

    這份條件實際上並沒有得到秀吉的准許,秀吉的核心條件一直都沒有變化,但是經過1年的議和最開始那條大明與日本和親等條件已經被秀吉放棄。

    同意聯署這份議和條件的豐臣秀次、加藤清正、鍋島直茂豐臣秀貞等人,包括秀家在內都期望侵朝戰爭可以結束,爲此即便再作出一些讓步也未嘗不可。

    當然秀家也在給秀吉找補面子,秀吉肯定是不願意將所有的部隊全部撤回日本的,即便現在再朝的日軍已經基本斷糧,全靠咸鏡道、江原道的糧食供給京畿道、忠清道的日軍。

    同樣的,秀家也很清楚,日方全部撤出朝鮮一定是對面大明的條件,這一條是絕對不允許後退的底線。

    既然雙方都不願意後退一步,那麼便找一個理由將這事兒拖一拖,參與圍剿努爾哈赤需要與建州女真接壤,那麼讓日本參與到圍剿之中就是一個不錯的藉口。

    至於讓順和君和臨海君去擔任江原道、咸鏡道的半獨立君主,完全是秀家想出來的主意,畢竟怎麼着都收了人家的老婆,還反過來了人家的岳父,要照顧着一點女婿嘛。

    況且經過這2年的管理,秀家早就在兩道扶持起了新的一套統治班子,裏面既有提拔的朝鮮百姓,也有順從的朝鮮舊貴族,更有改姓的日本武士,兩位大君到了兩道,只要垂拱而治即可。

    到了那個時候兩道名義上是朝鮮的主權領土,但是實際的治理理念卻與朝鮮格格不入,依舊是由日本這裏遙控。

    聽到日本這邊的條件之後,徐一貫不敢自專,表示需要上報萬曆皇帝決定。至於朝鮮那邊,不用問也知道肯定是一條也不答應的。

    與徐一貫要回去詢問萬曆一樣的是,日本這邊也需要去和秀吉商議。

    秀吉一開始並不理解這裏面的意思,前野長康代爲解釋的。

    以秀吉的腦子很快就想出來這一定不是秀次能想出來的議和條件,秀次這將這份功勞都讓給了加藤清正、鍋島直茂和豐臣秀貞三人。

    秀吉想了片刻之後對條件進行了修改,首先將第7條刪去,他表示自己不需要大明皇帝的冊封,自己就是日本的關白,日本的實際統治者,自己的權利來自天授!

    隨後他又表示第五條和第八條也要修改,咸鏡道和江原道可以由兩位大君名義的代爲統治,但是下面的官吏必須是由日本人擔任,而慶尚道必須割讓給日本。

    而在北京這邊,萬曆皇帝看都這份條件之後很驚喜的挑了挑眉,他能從這份條件背後看到擬出人的政治智慧。

    特別是最第七條請封秀吉爲日本國王這條讓他非常滿意,要知道這一世的萬曆可是知道在日本豐臣秀吉的上面還有一個名義上的天皇的。

    在萬曆看來,這第七個條件就是秀吉想要取代天皇,並且自降皇號,在加上前面請求勘合貿易的條件連起來看就是向大明臣服的表現。

    之所以沒有明確說什麼向大明臣服,或者表示什麼兄弟之國之類的話,不過是秀吉礙於面子沒寫罷了。

    他驚奇向前來通報的謝用梓問道“這是那個日本國君豐臣秀吉的條件?”

    謝用梓答覆道“是倭方徵朝總大將豐臣秀次親自擬定的條件。”

    聽到這個答覆,萬曆皇帝說道“未曾想到,這個豐臣秀次還有這般智慧,只是不知道這個條件是否得到了對面豐臣秀吉的准許?”

    謝用梓和徐一貫此前都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在他們的潛意識中,這本來就是日方提出的條件,必然是得到過秀吉的准許的,居然直接硬着頭皮承認了這個事實。

    其實對於大明來說,咸鏡道和江原道是不是要讓朝鮮國王冊封給自己的兩個兒子世襲罔替根本不在意,只要名義上朝鮮國保存領土完整讓天朝有面子就行了。

    至於是否需要日本兵幫助攻打努爾哈赤的建議,萬曆特意詢問了石星的意見。

    石星表示,如今在薊遼待命的精銳足有10萬人,聽聞那努爾哈赤所有的兵力只有3萬餘人,大明天兵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便能掃平建州。

    但是他也表示,若是有一隻部隊可以從鴨綠江南部奇襲建州,或許可以起到奇效。

    如今朝鮮八道疲敝,朝鮮兵孱弱不足以用,倭兵在此前的戰鬥中證明確實有一戰之力。

    畢竟他們可以直接殺到努爾哈赤本城,取得這些證據後還能全身而退,足以看出他們並不弱於女真兵。

    石星表示可以讓倭兵出兵建州,但是規模要進行控制,並且他表示支付給倭寇的備寇銀不能超過2萬兩。

    對於石星的建議萬曆皇帝仔細思考之後稍稍做了修改。

    他在讓內閣回覆徐一貫的奏摺中表示,大明可以接收兩位王子立國兩道,但是慶尚道必須自議和之後便歸還朝鮮。

    大明同意日方參與道對努爾哈赤的戰鬥之中,在此期間,大明可以保證日方在參與對努爾哈赤戰爭中過境慶尚道、江原道和咸鏡道的權利,但是也表示此次出兵建州的倭兵不宜超過2萬之數。

    萬曆皇帝表示最多給予日方2萬兩備寇銀(不是分年的),但是可以允許日方將建州獲得的戰利品帶回等等。

    至於朝鮮國王是否願意下嫁縣主這個事兒,大明只能從中調和,大明不能做主。至於其他的條件,大明都可以接收。

    毫無疑問,不論是相比歷史上還是這一世,秀家專呈給豐臣秀次提出的議和條件是明日雙方最接近的一份條件。

    只是很可惜的是,距離萬曆和秀吉的底線依舊有一段距離,這時候就要看誰願意讓步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