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季漢彰武 >第十九章 馬踏彈汗山
    在長安朝廷還在暗流涌動的時候,幽州的戰事仍在繼續。

    十一月中旬,河北諸水盡皆封凍,袁紹數次進攻平舒不成,被公孫瓚反迫出代郡。而後公孫瓚留田楷領五千衆扼守靈丘要地,自己又聚集六萬軍士,再出居庸關,翻越廣寧,蹄踏歠仇水直奔彈汗山下。

    代縣一戰,軻比能因竇賓部通知不及,倉促迎戰,導致陣型不齊而進脆敗。計較前後損失,近九千餘人,故而不得不退回彈汗山,重新收攏敗兵。自平城之戰以來,鮮卑還未遭受過如此大敗,一時間鮮卑各部人心思動,大有趁機獨立的趨勢。

    但軻比能不愧是鮮卑人傑。在大敗之餘,他毫不慌張,於王庭召集各部大人,當衆談及敗因,說自己所用非人,方纔有此大敗,非各部之錯。又當衆裸衣,令其弟苴羅侯鞭笞五十,之前他有所吩咐,令苴羅侯毫不留情,鞭鞭入肉,聲聲如割。五十鞭罷,軻比能脊背皮開肉綻,鮮血淋漓,便是好戰如鮮卑騎士,也不覺變色。

    但如此劇痛,軻比能竟能生生吞下。待他穿上上衣,雖面色稍白,但言語舉止皆如常態,各部大人由此心懾。鞭笞之後,軻比能又論功行賞,召見各部勇士,以戰有功者皆賞賜金銀肉食,各部勇士由此傾心。一場風波就在無形中被軻比能化解了。

    只是如何迎戰公孫瓚,王庭中卻還沒有定論。畢竟代縣一戰中,白鹿旗衝鋒在前,白馬義從所向之處,兵士盡皆披靡的場景,實在令各部心悸。商議一日,都沒有什麼主意。

    軻比能等到這個時候,纔不慌不忙地說:“我觀公孫瓚久矣,當年他征戰烏丸,也是如今日般,先有大勝。但他卻得勝卻不知止,每戰必求全勝。故而有白檀山之困【1】,又有汾陰之敗【2】。如今他翻越三山而來,欲於王庭與我決戰,豈非又要重蹈覆轍嗎?”

    說到這,軻比能冷笑了一聲,站起身說:“先不說素利還在遼西連戰連勝。就說現在,公孫瓚哪識得我塞外山川?便是幽州舉國相攻,又有何懼?”說到此處,軻比能呼喚一人道:“莫那,莫那!”

    一名如目光如鷹隼般的髡頭男子踏步上前,衆人都識得他,知道他是宇文部大人宇文莫那,在白山時就跟隨軻比能,是軻比能的近臣,軻比能說:“莫那,我給你六千騎士,你率軍北上,藏在黃石崖,等漢人圍我王庭,你再南下石豁山,截斷他們的歸路。到那時,恐怕他想匹馬回燕,也不可得了!”

    軻比能如此佈置,正是考慮到王庭周遭地形複雜。彈汗山之所以名爲彈汗山,正因其地勢高峻,山勢蜿蜒飛絕,竟高四百餘丈,長達二十餘里,仰之遮天蔽日,俯之周身戰慄。常人登山,無論身處何地,皆覺自身渺小,造化偉大,繼而汗流如雨,故而名之。

    檀石槐建王庭於此,一是考慮此地與漢疆接近,二是因其易守難攻,如此地勢,漢軍若要包圍鮮卑王庭,至少要五萬大軍不可。公孫瓚遠道而來,光包圍王庭便已捉襟見肘,遑論探清周邊形勢了。

    而黃石崖位於王庭西北六十里外,是一處爲兩山包夾而成的谷地,宇文莫那藏身此處,公孫瓚絕難知曉。

    且自代郡前往王庭的道路也只有一條,便是自馬城過石豁山,其餘道路皆爲高山絕壁所阻隔,除非公孫瓚繞行三百里,才能另闢蹊徑。誰能佔據此地,便能決定此戰勝負。

    公孫瓚果然選擇從石豁山北上。他抵達此處時,見兩道絕壁高聳,頭頂日光僅有一線。不禁齒冷道:“如此要道,豈能不設塞守之?一旦爲敵所斷,恐又復現白檀山禍事了。”

    想到這,他叫來嚴綱,對其道:“我留你三千人守此地,可足用?”嚴綱笑道:“如此險地,足可以一當十,三千人已多,君侯給我千人足矣。”

    公孫瓚也覺得彈汗山一戰至關重要,不容有失,麾下能多些兵士就多些兵士。想了片刻,便也應允道:“既如此,我就只留你千人,若有不足,你可去信馬城令,令其調些烏丸襄助。”

    等山關佈置完畢,公孫瓚這才又率軍過山。過道時,因道路實在狹窄,三十里的山道,六萬軍士足足走了四日,才從中盡數走出。而鮮卑王庭也早就得了消息,做好相關的準備了。

    此時已是十二月,天地大寒,北風呼嘯。公孫瓚原本想找些鮮卑人做嚮導,但周遭的鮮卑部落盡數北走,他求索數日無果,便也就罷了。只讓代郡幾個到過王庭的商人領路,直奔王庭而去。

    抵達彈汗山後,幽州諸將望見山勢之高,無不倒吸一口涼氣,都紛紛說:“好險的城池,這讓我等怎麼攻打?”但公孫瓚卻不以爲意,他看着山勢,說道:“此真男兒立功之處!”

    見麾下有畏戰之態,他便鼓舞士氣說:“自檀石槐立國以來,鮮卑縱橫陰山南北,殺害漢人豈止十萬?天下畏葸,卻於今日爲我等所迫,可見我燕人勇武。今彈汗雖高,又豈能險過大漠,當年衛青漠北決戰,成就不世功業,今日我等遇到此等良機,豈能臨戰畏懼!”

    說到此處,見各將士氣稍有振奮,他拔刀迎風高呼:“此戰,我必殺盡鮮卑大小三十六族!還我大漢朗朗青天!傳我軍令,以我勇者武人之魂,隨我落庭!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諸將聞聲後,也都高聲呼道:“血不流乾,死不休戰!”而後連營六十里,包圍彈汗山。而在彈汗山上,軻比能在王庭中審視山下,漫山遍野的人羣與旗幟不能讓他稍有畏懼,他只是對苴羅侯哂笑道:“送死的漢兒這般多,那這一戰後,除去幷州外,北地將盡歸我有了。”

    兩軍於次日開始廝殺,數萬軍士在上山的營壘前來回廝殺,金鐵聲,吶喊聲,馬鳴聲,利箭破空的風聲,烈火熊熊燃燒的霹靂聲,還有似乎永遠不會停息的隆隆戰鼓聲,在這片土地上空來回交錯着,接連四五日都沒有停下。

    這樣的動靜很快傳到了黃石崖。宇文莫那得到兩軍開戰的消息後,沉住氣,先打探王庭征戰的形勢。斥候回來說:“漢軍還在山腳,仰攻庭門,我軍奮勇殺敵,數次將漢狗擊退,單于還頗有餘力哩!”

    宇文莫那便說:“那還早得很,再看看吧。”

    過了兩日,斥候又看了回來,緊張地說:“漢軍攻破庭門,上了第二道營了,看樣子單于兵力已全押上去了。”經過陳沖襲擒和連之事後,如今的鮮卑王庭在彈汗山自上而下設有五處庭城,第二處庭城也被攻佔,顯然軻比能已陷入劣勢了。

    宇文莫那說:“快了,但還不是最好的機會。”

    於是又等了兩日,斥候回來,竟問他道:“大人,單于節節敗退,已經退到第四道營了,這仗勝不了了吧!我們要如沒鹿回部般撤走嗎?”

    宇文莫那彷彿沒聽到最後一句,高興說:“那剛剛好,他既然上四道營,纔是我等用功的機會呢!”

    說罷,他立刻上馬,下令召集部衆。七千騎士早就等得不耐煩了,軍令一下,他們就如風般聚集起來,眼眸中盡是殺氣。一百里的路程,他們一路暢通無阻,也沒有什麼漢軍探子,在當夜便趕到石豁山西北面的蘆草灣。

    在補充用水的時候,宇文末那把軍中的鐵甲騎士都聚集起來,對他們說:“一路走來,沒見到一個斥候。可見現下漢軍都已鬆懈,正是我等奇襲的大好時機,但此山畢竟險要,非得勇士不能攻破,你們願意爲我前鋒嗎?”

    這些鮮卑男兒都頷首應是。於是宇文莫那讓他們先把厚甲穿上,又跟後面的武士們說:“只要看見前面火光,就進攻。”

    守關的漢軍每日收到前線的捷報,都以爲破敵在即,高興之餘,也沒有多少防備。此時宇文莫那以鮮卑甲騎衝來,在月光下粼粼生光,守軍大懼,還以爲前線大軍已然覆滅,竟起不了多少反抗的心思,就要向南方撤退。

    好在嚴綱嚴守職責,每夜都在關口巡視,此時當即殺掉幾個領頭的逃兵,穩定了陣線,又以重賞提振軍心。但等鮮卑騎士衝進來時,嚴綱才發現此前所爲毫無用處。

    這些扼守的關口看似穩固,但鮮卑甲騎一衝,就如同決堤般被瞬間撕裂。擋在最前面的步卒一頭被鐵馬撞倒在地,後面的鐵馬踏蹄而來,生生將他們踩死。後方的步卒們拿長矟去刺擊,但沒能刺穿鐵甲,反被鮮卑人馬上揮槊,刺死在地。等這些鮮卑騎士進入山道,更無人能抵擋他們,如此狹窄的地形,反倒是彷彿爲他們所設的,沒有漢卒能稍有抵抗。

    這些鮮卑鐵騎將道口的稻草點燃,嗆人的煙火立馬竄上天,後面的鮮卑兵頓時跟了上來,只歷經了一個時辰,石豁山道就爲宇文莫那輕鬆得手。嚴綱因爲穿着顯眼的大紅甲冑,被數十名騎兵圍住絞殺,斫下頭顱。隨之而倒的,還有一杆白鹿旗。

    次日,宇文莫那舉着這杆白鹿旗重回彈汗山下,漢軍仍未攻下最後一道庭門,得知歸路已斷,公孫瓚只能退兵至山腳,先穩住軍心再做打算,局勢又再次顛倒回去了。

    【1】白檀山之困:見第四卷角聲滿北第十八章,乃張純圍困公孫瓚事。

    【2】汾陰之敗:見第七卷關山難越第三十六章,乃皇甫嵩敗公孫瓚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