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回到1979當赤腳醫生 >第一百一十六章 秋來打穀忙
    今年秋天,整個鼎新公社的水稻長勢都非常好,到了八月份就開始變成金黃色的了,一片一片的稻田,看起來就像是黃金一樣。

    鄭老也是好久沒有看到這麼美的景色了,許晴就更不用說了,感到這一切都是那麼新鮮。

    今天劉立民出去到自家田裏看看能不能收割了,許晴也跟着去了,她可是很好奇,這穀子是怎麼打的呢。

    很快兩人就到了劉立民家的承包田,劉立民家五口人,分到的田有三塊,加起來兩畝左右,能打一千多斤穀子,不過打起來也是夠辛苦的,劉立民是家裏面的頂樑柱,打穀子的主力就是他了,不僅要踩打穀機,還要把水谷子挑回家,要知道一千多斤的產量,那是指的曬乾後的重量,從田裏打出來的時候,那重量幾乎要翻倍的。

    也就是二千多斤的水谷子,都是劉立民一個人挑,哪怕一挑二百多斤,也要跑十幾趟的。

    劉立民先是來到自家最大的一塊田,這塊田叫做沱田,爲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劉立民也不知道,反正一直都這麼叫的,這塊田是一塊大田,劉立民家只分到這塊田的五分之一,就在最邊上。

    劉立民勒了幾粒黃澄澄的穀子下來,放到嘴裏咬碎,確認可以收割了。

    許晴好奇地道:“師兄,你怎麼喫生的穀子呀!”

    劉立民笑道:“我這是嘗一嘗穀子熟透了沒有,只有熟透了才能收割,要不然就有很多陰米啊,那到了交公糧的時候,糧站都不收呢,再說沒有熟透,那產量也要低不少,虧得大呀!”

    現在已經有些人家在打穀子了,田野裏一片的打穀聲,許晴非常好奇地問道:“師兄,咱們傢什麼時候打呀?”

    說出這句話,許晴也不禁俏臉一紅,她發現自己說錯了,什麼叫咱們家啊,她可不是劉立民家的人吶。

    劉立民笑道:“明天早上一大早就得開工,不然到中午太陽大了,那也糟不住。我倒是沒有什麼,立慧她們三個小啊!”

    許晴嬌聲笑道:“師兄,明天也算我一個呀,別看我沒有的幹過這個活,只要你一教,我肯定能學會。”

    劉立民笑道:“好吧,你也可以體驗一下,這個活真的很累人,你要做好心理準備哦!”

    許晴嗯道:“你放心好了,你們幹到什麼時候,我就幹到幹什麼時候,我絕不會當逃兵的!”

    另外兩塊田,劉立民也看了,可以收割了。

    回到家,劉立民就召集家人,安排好了,明天早上五點就出門開始收割。

    鄭老雖然不能參加這個勞動,但是他還是安排了司機小宋幫劉立民家打穀子,小宋有的是力氣,有了他的加入,劉立民肯定要輕鬆不少的。

    鄭老笑道:“人多力量大啊,小劉醫生,你儘管安排小宋幹,到時候我也去看看,今年豐收的景象。”

    劉立民笑道:“那就多謝鄭老,還有小宋,今天咱們整個鼎新公社的水稻都是豐收,糧站都做好準備了。”

    交公糧,這是八十年代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這是任務,每一個農戶都要履行的職責。

    無論是玉米,還是小麥,水稻,都有公糧任務的,像小麥那基本上是要交五十斤一畝的,因爲小麥產量要低,而水稻產量要高得多,所以說交得也多,劉立民家打一千多斤穀子,交公糧的話得交三百多斤。

    鼎新公社水稻種植面積不算很大,人多地少,交了公糧大概勉強夠喫的,畢竟大米是主食,像十幾歲的孩子,一天要喫一斤大米。

    劉立民家五口人,要喫飽的話一天怎麼也得五斤大米,一年下來就是一千多斤大米。

    所以這一千多斤的穀子還真不夠喫飽的,那有時候就加上玉米啊,紅薯,小麥這些纔夠喫的。

    劉立民記得前世的時候,那就是經常喫紅薯稀飯,麥粑啊這些。

    想要天天喫大米飯啊,還真的做不到。

    不過三十年後,那家家都日子好過了,那時候有了天天喫白米飯的條件,可大家又喜歡上了過去的粗糧。

    鄭老感慨道:“咱們的農民,真是很苦,公糧要交最好的,自己喫不好的,還不夠喫,唉,都是我們沒有做好啊!”

    劉立民笑道:“鄭老,您可別這樣說,我相信隨着咱們現在承包到戶的政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咱們的農業會越來越好,只要產量上去了,那就夠吃了。交公糧也是咱們應盡的義務嘛,畢竟這土地都是國家的,集體的,不是我們自己的。”

    交公糧其實就是農業稅了,劉立民記得,直到二零零幾年纔不交了,後來國家反而要給補助。

    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交公糧都是很熱鬧的景象,有時候都要排起長隊,基本上都是用架子車拉去,大家都要把最好的糧食拿到糧站去交,因爲糧站收公糧是有標準的,如果沒有達到,那就要退回去,要重新準備,這都不說,有時候公社啊,大隊還會有一些處罰措施,想以次充好啊是不可能的。

    當然了劉立民家有一畝多地種了藥材,也是要交公糧的,只不過那是交玉米。

    前兩天劉立民纔去交了,玉米現在都裝進糧倉了。

    這穀子是一年最後交的糧了。

    次日早上,天還沒有亮,王氏更是三點多就起來,把湯粑稀飯煮好了,等劉立民他們五點鐘起來,匆匆的吃了飯,便拿起傢伙什出門了。

    許晴還真是起來得很早,劉立民他們一起來,她就跟着起來了,她可是記着這事兒呢。

    這打穀子,要搬的傢伙什也不少,有拌桶,還有打穀機,籮筐一大堆,砂刀都是五六把。

    這農村打穀子用的拌桶,是用木頭製成的大傢伙,直徑約有兩米多,高度一米左右,底面是弧形的,方便在水田裏面拖着走。

    劉立民和小宋,都是力氣很大的男人,兩個人一人背起一件大傢伙,劉立民扛的是拌桶,小宋扛起了打穀機。

    許晴也沒空着手,把竹子編的圍墊扛在肩膀上,跟着出發了。

    劉立新,劉立慧,劉立霞三個都挑了一副籮筐出去,開水什麼的也裝在裏面了,畢竟打穀子可是很熱的,那喝起水來就跟灌水似的,一天下來,三個開水瓶都不夠喝。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