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劍鳴亂世 >第75章 殿上決策
    衆人認爲有理。孫權問:“不知孔明先生如何得知陸跡是越人?”

    孔明笑了笑,說:“其一,剛纔他進來時,我感覺他的氣質、語言等與吳人有些微差異,就猜測他是越族派來的奸細;其二,越王愛好收藏寶物,他偷的又是國寶,難道這僅僅是巧合?另外還有幾項關鍵因素,助力了我的推理:他入宮的時候,恰巧是孫將軍剛繼位的時候;我在殿上和諸位大人爭論之際,只有他提出了貴邦抗曹最大的阻礙就是山越;他既不爲錢,也不缺錢,卻甘冒被主公殺頭的風險去盜球,是爲了什麼?唯一的解釋就是,他要把這個球獻給一個比他的主公更能讓他臣服的人,放眼整個江南,除了越王,我實在想不出還有誰了。試想一下,能夠幹出這種事情的人,除非他已下定決心離開吳宮,若不是越人,何必這樣幹?綜合這麼多因素來看,我幾乎可以肯定他就是越人。”

    衆人均對其過人的推理能力佩服不已。周瑜問:“既然如此,爲何這麼多年來一直無人看出他的真實身份?”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們一直沒懷疑過他,自然不會刻意去留意他;而我今天刻意觀察了他的言行,配合之前的推理,自然看出問題來了。只可惜,未能從他的口中問出小喬夫人的蹤跡。”

    “原來如此。看來救拙荊(意同‘內人’,爲一謙虛說法)之事還是要孔明先生再費心思了。”周瑜幸災樂禍地說。

    孔明笑道:“大家請放心,既然小喬夫人和水晶球都在越族,那我一個月之內保證將她們安全送回貴邦!”

    衆人一愣。孫權隨即喜道:“太好了,那就有勞孔明先生了!”

    孔明客氣地說:“能爲貴邦效勞是在下的榮幸。…對了,孫將軍,我建議明早開會,宣佈開戰事宜。”

    “孤正有此意。孤不是說過會給先生一個明確答覆嗎,現在已經給了。”孫權捋須道。

    “另外…”孔明低聲說,“我認爲,剛纔我所分析之事,明公在殿上先別聲張,以免打草驚蛇;而且,先不要處決陸跡,或許利用他能釣出另外一條大魚來。估計另外一人藏得很深,但知道陸跡遭監禁後,相信他短期內不敢再搞出什麼亂子來。我們以後再想辦法把他揪出來,當務之急仍是抗曹。”

    孫權會意地點點頭。離開國寶庫後,周瑜隨孫權回書房議事;魯肅送孔明回館驛。

    路上,魯肅問他:“我認爲救人已經很難,現在又多了個球,真是雪上加霜。看你胸有成竹的樣子,究竟有何妙計?”

    孔明搖頭說:“子敬誤會了,其實我並無妙計,只是爲了保全面子才答應的。”

    魯肅對此回答驚詫不已。孔明說:“我真的還一時無策,不是騙你。”

    “萬一完不成任務,不僅你的面子丟了,兩軍聯盟的事也有可能告吹。”魯肅擔心。

    “子敬請放心,兩軍聯盟之事已板上釘釘,不會再有變卦了。只不過我既已答應人家,就一定會想方設法完成任務,‘諾不輕許,許則爲之’嘛,爲了我的名聲,也爲了周都督的決心。”孔明望着夜空說。

    回到館驛,孔明具言前事。孫乾說:“軍師爲何輕易答應了人家?這下可好,未打曹操就先去打山越了。”

    趙雲也說:“山越可不是好惹的,其實力未必比白虎隊弱,若真打起來,只怕我軍會傷亡慘重。”

    孔明笑道:“我從未打算與山越進行正面作戰,我軍目前最重要的是保存實力。周瑜的目的也是讓我們消耗兵力,我偏不順他意。也許情況並無想象中複雜,我們要設法智取,避免力敵。既然周瑜肯說服孫權與我軍聯合抗曹,那我也該有所表示纔對,否則無以證明我們的誠意與實力。我們明早就去夏口,和主公共商此事。”

    次日,孫權召集文武百官上殿,宣佈抗曹事宜。在場人士喜憂參半。

    張昭諫道:“昔日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董卓、袁紹等亂世之雄;今日又以天子之旗號揮師南下,勢不可擋,主公要三思而後行!”

    周瑜說:“主公戰意已決,子布何必多言。”

    張昭問:“周郎,你昨天才對我們說主張投降,今天怎麼就改口了?”

    “沒錯,我本來是打算勸主公投降的,但後來考慮到,我方的勝算遠遠大於曹軍,遂改變了主意。”

    “你說我方勝算大於曹軍,有何根據?”

    “各位請聽我一言。”周瑜掃視衆同僚,說,“曹軍南征,犯了四大忌。大軍南征,後方必定空虛,西涼的馬騰、韓遂必會乘虛而入,此一忌也;北軍的特長在於陸戰而非水戰,曹操舍長取短,此二忌也;時值隆冬盛寒季節,馬匹難覓草料,此三忌也;北軍遠來疲乏,且不服水土,易生疾病,此四忌也。有此四忌,曹軍可謂必敗無疑。”

    “周郎,你說曹軍有四忌,那我方也有四忌。”張昭捋須說。

    “說來聽聽。”孫權說。

    張昭說:“曹操假天子之名南征,若拒之,將被視爲與朝廷對抗,此一忌也;我方武器不足,特別是弓箭太少,不利於水戰,此二忌也;曹軍聲勢浩大,令江東百姓聞風喪膽,民心飄忽,此三忌也;後方未平,越族威脅我東吳政權,無法兩頭兼顧,此四忌也。有此四忌,足可說明我方應降曹而不是抗曹。”

    周瑜聽了,心想張昭分明是強詞奪理、力爭降曹,便說:“子布所言四忌固然有理,但皆不足爲懼。”

    “願聽周郎妙策。”孫權說。

    “第一乃叛朝之忌。衆所周知,曹操託名漢相,實爲漢賊。他假天子之名南征,但犯了數忌,正是我們消滅他的大好機會。一旦消滅曹操,我們非但不會背上逆賊之名,反而會受到天子的嘉獎,主公也能繼續管理江南一帶,甚至把荊州納入統轄範圍,對我東吳必定有百利而無一弊,此一忌可破也。第二乃缺械之忌。此事不難,可速派人到各郡縣招募,除增加兵匠人手外,更可請民間工匠幫忙,加快建造速度,相信很快便可造出大量的兵器,此二忌可破也。第三乃民憂之忌。大家莫憂,到時我會派人四處傳諭百姓,宣傳滅曹復漢的真理,並說明我方必勝的理由,相信民心很快會得到穩定,此三忌可破也。第四乃越亂之忌。關於這一點,我想說明一下,諸葛亮說他有破越之法,雖不確定是否信口開河,但可以讓他嘗試一下。何況在我方佔絕對優勢的前提下,對付曹軍頂多只需三分之一的兵力,即使他失敗了,我們餘下的三分之二兵力也可以去平定越亂,此四忌可破也。既然如此,我方有何理由不戰而降呢?”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