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白袍天下 >第二十二章廟堂上的交鋒
    神武皇帝精神有些不振,他已有兩日未合過眼了。只是在書房內,反覆的臨摹書帖。

    高公公來報,太尉王亮、司空謝必之、司徒第五行空、尚書令袁弘求見。

    這倒奇怪了,中秋休沐一旬,這纔過去三日,三公一令,居然一同前來見駕。不過自觀音寺失了火,同泰寺遇了賊,再到金陵城遍佈的緹騎司、大內侍衛,到處搜查盤問,必是出了大事。

    這三公一令前來見駕,也在情理之內。司徒第五行空,原是前朝的揚州牧。後來五斗米道作亂時,攻入揚州,燒殺劫掠,把一個大好的揚州城,變成了人間鬥羅場。第五行空的家族死傷殆盡,本人也是在鐵衛的保護下,才逃了出來。家族從此凋落,第五行空膝下只有一女,嫁給了王家子弟。

    第五行空曾註解儒門典籍,在士族中頗有些聲望。只是近些年崇道崇佛,第五行空的門前冷落了許多。

    太尉、司空、司徒,乃是大梁國第十八班的清貴職務,平日也不理具體事物,只與皇帝坐而論道。

    尚書令是第十七班品階。但在尚書、中書、門下三省之中,尚書省掌着六部,權勢極大,非是其它兩省可比。

    待四人進來見禮,神武皇帝擺擺手,說了聲免禮,便命人取來錦墩,讓四人坐下說話。

    “諸位卿家,因何故而來?”神武皇帝說。

    四人相互看了看,還是王亮先開了口:“近日城中流傳一首童謠,不知陛下知否?”

    “倒是有所耳聞,不知諸卿家是如何看待的。”神武皇帝問。

    “陛下,臣以爲,既有童謠傳出,必是上天有所警示。”袁弘接口說,“臣起初也覺得蹊蹺,便命人去探訪了一番。據城中的孩童說,是一位紅衣童子教唱的,那紅衣童自稱來自熒惑之星。”

    熒惑之星,也可稱爲太歲,若有熒惑之星示警,那是將有兵災的預兆。

    童謠出現之後,神武皇帝也曾讓馮公公派人暗中調查,正如尚書令袁弘所言,曾有一名紅衣童子出現,那紅衣童子教唱了童謠之後,便再也沒有在金陵城出現過。

    “此事朕也有所耳聞。不知謝卿以爲如何?”神武皇帝又問謝必之。

    謝必之是大皇子的人,雖然行事謹慎,神武皇帝還是知曉的,只是故作不知而已。

    “陛下,臣以爲此事當是上天警示。前朝曾有過慧星襲月,雌雞變雄,當時也有童謠四起。前朝昏主對此並未理睬,未能修身養德,後來便失了天下。”謝必之說。

    “卿家的意思,朕若是不修身養德,便會失了天下?”神武皇帝說。

    “臣萬死,臣絕無此意。”謝必之匍匐於地,面色卻無半點惶恐之意。

    “卿家起來說話,朕豈是那種聽不進人言的君王。”神武皇帝親手扶起了謝必之,“此處並非朝堂之上,不須那麼多禮數。”

    這大梁國,沿襲前朝舊制,依靠門閥而立國。王、謝、蕭、袁,乃是大梁國最頂尖的四大門閥,有道是,得四姓而得天下,失四姓而天下亡。

    當年,神武皇帝正是暗中收取了四大姓的支持,纔有了推翻前朝,定鼎宇內的力量。

    “王卿家以爲如何?”神武皇帝又去問太尉王亮。

    “陛下,臣以爲既是上天示警,爲了大梁安危,不可等閒視之。臣以爲,必是臣等有舉措失當之處,這才爲大梁惹來了禍端。”王亮說道。

    “那王卿以爲,這失當之處,出在哪裏?”神武皇帝追問。

    “陛下可還記得一件事情?十年前,陛下曾說過,十年內不立太子。臣以爲,現在是否該是定下太子之時?若太子之位定了,人心也就定了。”王亮並未接着熒惑童子,而是說到了太子之位。

    十年前,神武皇帝確實說過暫不立太子,也說過立賢不立長。

    “第五先生以爲如何?”神武皇帝又去問第五行空。

    司徒第五行空雖身居高位,奈何家族已經式微,故而從來行事都很低調。

    “臣也以爲,早定了太子之位,於大梁國有益。”說完這句話,第五行空便不再言語。

    今日來求見陛下,是謝必之發起的,王、袁皆無異意,第五行空也就跟着來了。

    “諸卿以爲,該立何人爲太子?”神武皇帝問道。

    王亮、謝必之、袁弘互相看了看,沒有人當先表態。

    神武皇帝便對第五行空道:“第五先生以爲該立何人?”

    四人的目光齊齊聚焦第五行空身上。

    第五行空卻彷彿沒有看見一樣,說:“恕臣直言,在定太子之位前,應先解決熒惑童子謠言一事。既然事涉四皇子,臣以爲,應當儘快讓四皇子就藩。”

    王亮正想出言反對,司空謝必之搶先道:“臣以爲第五先生所言極是。且不論是鳩是凰,童謠一起,對四殿下是極爲不利的。”

    尚書令袁弘也緊接着說:“臣也以爲,若立四殿下爲太子,必會招致人心惶恐。”

    王亮看着如此情形,心裏也知道,童謠一出之後,對四皇子極爲不利,爲了家族的利益,自己是不是應該換一艘船了?

    神武皇帝道:“王卿以爲呢?”

    “陛下自有聖斷。”王亮說道。

    電光火石之間,太尉王亮就做出了自己的決定,既然這艘船漏了,換一艘船就是了。大皇子有王家支持,那麼三皇子倒是可以考慮了。

    “既然如此,太子之位一事,在下月初大朝會前再定。至於可義,封徐王,就藩徐州。”神武皇帝一言而決。

    從一個郡王,封爲一字王,可謂是天壤之別。對其他皇子而言,能得個一字王,那是佔了莫大的便宜,可對於蕭可義而言,這一生也就止步於此了。

    這世間少有不透風的牆,吳淑媛在不久之後,便知道了神武皇帝的決定,只覺得手腳冰涼,連慣常唸經的木魚也扔到了地上。

    若是以往,神武皇帝定會去熙寧宮,勸慰一番,只是天機圖還沒有着落,神武皇帝哪有心情理會這些。

    話說四皇子蕭可義,跟隨梅蟲兒,輾轉來到了曲阿境內,又騎馬走了一程,來到一處山岡。

    這處山岡,裸露着一種罕見的紅色土壤,就如被火燒過一樣。山岡上也沒有高大的樹木,只有一些低矮的茅草。

    蕭可義雖不精通堪輿之術,但也瞧得出,這處山岡風水極差。

    到了山岡上,見到一處墳塋,夯土築成,墳前立有一碑,上書“東昏侯之墓”,此外再無半個文字。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