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覆橫跳 >第109章 秦磚漢瓦,燒之不易!
    “賢弟,又做什麼好東西呢?”收拾好心情,擼了擼袖子,李二笑呵呵上前。

    陳遠回頭一看,也樂了:“人力推磨太費勁,就琢磨着藉助水力,弄幾個水磨,倒是秦兄,有些日子沒見了啊!”

    “嗨,這不最近事忙麼,要是不忙,早就過來了,實不相瞞,賢弟這邊的美酒美食,愚兄可是想念得很吶!”

    李二哈哈大笑,說完,好似什麼都不知道一般,好奇問道:“敢問賢弟,這水磨坊,可是要用來磨豆子,磨面?”

    “是,也不是,主要還是用來磨點別的,具體的秦兄就不要問了,暫時不太方便說。”陳遠笑,口風很緊,水泥一事隻字不提。

    一旁永嘉聽着好笑。

    還不方便說,人家早就知道了好吧,也就你自己矇在鼓裏,自以爲別人都不知道!

    卻也有點小酸。

    提都不提,對長樂那丫頭,還真是上心呢……

    好在她也不差。

    當初對她,也是這樣的,而且,水泥的事,她全程參與,論起來,比長樂還先知道。

    所以,還是開心。

    李二心中則在嗤笑。

    還不要問,不方便說。

    不就水泥那點破事麼,老子早就知道了,老子壓根兒就不稀罕好吧!

    嘴上卻道:“哦,那這磨坊,需要幫忙不?捫心自問,愚兄還是認得一些人的,需要的話,只管說,愚兄幫忙去請。”

    水磨並不是一件新鮮事物。

    事實上,自西漢時期人們學會利用水力開始,水碓,水排,水車,水磨,連機碓,水錘,等等,便相繼出現。

    便如眼下,穀物脫殼,小麥磨粉,礦物粉碎,乃至農田灌溉,冶煉鼓風,都可以藉助水力完成。

    唯一比較靠後的,也就是前段時間製造,剛剛開始推廣的筒車,以及出現於晚唐時期,目前尚未製作的高轉筒車。

    只是因爲時代的侷限,這些技術,並沒有全民普及,而想要做得好,還得是專業人士。

    陳遠也沒客氣。

    現成的人力,技術,再怎麼樣,也比他毫無經驗,帶着幾個半懂不懂的莊稼漢弄要強。

    遂欣然應允。

    對於李二而言,這也是一件好事。

    因爲他清楚的知道,陳遠蓋磨坊,主要不是爲了磨豆子,磨面,而是爲了做水泥。

    而水泥,顯然是多多益善,不管拿來幹什麼,都是越多越好。

    是以,當場便授意李君羨,讓其派人回長安組織力量,調集人手。

    這邊,隊伍自然而然也就解散了。

    李二順勢指向那獨樹一幟的煙囪,笑着問道:“賢弟,那是煙囪吧?”

    “嗯,煙囪,我燒窯呢!”這個倒是沒什麼隱瞞的必要,說着,陳遠便領着往煙囪方向走。

    煙囪,李二並不陌生,燒窯,他也一樣不陌生,便問道:“這是燒瓷還是燒陶?”

    燒瓷跟燒陶,本質上沒什麼區別,無非就是燒的溫度不同,然後,材料上有些許的差異。

    簡而言之,相比燒陶,燒瓷需要的溫度更高,材料上,也相對苛刻。

    陳遠想了想,笑道:“應該算是瓷吧,但其實,我是燒磚。”

    “燒磚?”

    李二頓時就沒什麼興趣了。

    原本還以爲又有什麼驚喜呢,不曾想,就是磨坊,磚頭。

    這都不新鮮啊!

    水力磨坊,漢代就有了,而今這長安城周邊,八水環繞,大大小小的水力磨坊不知凡幾。

    磚頭,就更不用說了,完全沒新鮮感。

    見狀,陳遠反而是有些好奇:“秦兄知道燒磚?”

    說完就後悔了。

    因爲磚是有的。

    燒磚,跟燒陶,燒瓷,其實也是一碼事,可以燒製陶器,甚至把瓷器燒得精美的年代,不會燒磚,怎麼可能?

    李二既然都知道燒瓷燒陶,那知道燒磚,自然就不足爲奇。

    而事實也的確是這樣。

    磚是有的。

    秦朝的時候就有了。

    燒得很很漂亮,青色的,往往上面還有日月星辰花鳥魚蟲等圖案。

    所以有個詞,叫秦磚漢瓦,說的是秦朝的磚,漢朝的瓦。

    只是很少。

    至少永嘉花三百貫給他在長安買的房,就是木的,基本上見不到磚。

    瓦倒是不缺,屋頂都是,青灰色,古意盎然,看着很有感覺。

    李二似笑非笑:“爲何不知道,難不成賢弟認爲,我大唐連區區一塊磚都燒不出?”

    “那倒沒有。”陳遠略有些尷尬,復又好奇問道:“既然都能燒磚,那爲何不用於修築城牆,修建房屋?”

    “有用啊,二龍塔,還在建造,預計今年完工,用的就是磚。”

    “前朝文帝年間,聖壽寺塔,也是用磚建造。”

    “還有皇城,宮城,各大城門,路過你自己看,砌磚的地方不少。”

    李二列舉了幾樣,總的來說,還是稀少,不仔細觀察,不四處走動,可能都發現不了。

    陳遠聳聳肩:“那還是少啊,燒磚又不難,用磚頭建房子多好,隔冷隔熱,堅實耐用,夏天遮雨,冬天避風。”

    “說得輕巧。”李二頓時便被氣笑了,“且不說好不好,就說燒製,難道賢弟認爲燒磚很容易?”

    “難道很難?”

    李二嘴角抽抽,突然就不想說話了。

    李君羨笑着解釋D縣子有所不知,這燒磚雖然跟燒瓷燒陶一回事,可燒起來,卻着實不易。”

    “不易嗎?”

    “不易啊,一窯磚,少則幾百塊,多也就上千塊,卻要消耗柴炭一車,並數日數夜之功。”

    這樣一說,那還真是挺難的。

    倒不是技術上的問題。

    技術,秦朝時就有了,而今年瓷器都能燒得那麼精美,沒理由區區一塊磚搞不定。

    純粹就是成本高。

    一窯幾百上千塊磚,消耗的柴炭燃料,竟高達一車,出來,還不一定都合格。

    這要大面積使用,那還得了?

    那得多少樵夫上山砍樹?

    那得多少人力畜力參與運送?

    又要砍伐多少山林?

    尤其這年頭,柴,炭,本身都是可以賣錢的,是重要的生產生活資料。

    這年頭,樵夫是正兒八經的職業。

    賣炭翁,運氣好,遇上雪天和詩人,再來倆黃衣使者白衫兒,可以上千多年後的教科書。

    不過話又說回來,當下的人們,似乎也不多麼喜歡磚石。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