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八十章 要搞百強縣、十優州府
    政府沒錢,一個關鍵的原因便是過低的賦稅。

    朱元璋出身農民,認爲農稅越低越好,所以採取了三十稅一的政策。而這個標準的確定,讓大明王朝的稅賦收入,始終沒有辦法突破三千三百萬石。

    更可悲的是,歷史上的大明,洪武、建文、永樂三朝,可謂是朝廷“最富”的時候,越是往後,朝廷越窮。

    到了天啓年,朝廷稅賦已縮水至兩千五百七十九萬石。

    所以說,大明開局便是巔峯,其他時候都走下坡路了。

    說來也慚愧,大明皇上就沒懂經濟的,也不敢輕易改革稅制。

    張居正夠牛,通過一系列改革給大明瞭一線生機,可萬曆皇上不懂張居正,更不懂經濟,在張居正死了之後,大明返照的那一縷光,便徹底湮滅。

    朱元璋將經濟問題簡單化了,也缺乏對社會關係與社會活動的研究。

    朱允炆不打算走朱元璋的老路,不僅將農業稅從三十稅一,提升至十五稅一,而且還廢除了職俸田、免稅田,讓大片的土地全部列爲納稅對象。

    雖然將胥吏也列入朝廷俸祿之中,朝廷會支出龐大的費用,但相對於他們施加給百姓的重重傷害,相對於他們佔據而不上稅的土地而言,朝廷如此做,是絕對正確的,而且,是可行的。

    夏元吉彙報道:“皇上,若一條鞭法、遏兼併投獻之法完全落實,今年稅賦所得,至少爲五千萬石,極有可能達到六千萬石。目前來看,只需要熬過半年,戶部除各項開支外,存留依舊豐碩。”

    朱允炆微微點了點頭,欣慰地說道:“這些俸祿待遇,朕看可以,但朕有個提議。”

    “還請皇上示下。”

    夏元吉肅然說道。

    朱允炆指了指新的俸祿制度文書,說道:“兩京一十三省,州府三百餘,縣一千餘,不若連同吏部,以稅賦、人口、商業、土地、官聲、治安、刑獄等爲標,每兩年考覈州府縣一次,選出百強縣、十優州府。“

    “對於百強縣、十優州府,所有官吏,兩年內俸祿再提五成。兩年之後,若依舊可列百強縣、十優州府,則繼續享有加俸之策,若跌出百強十府,則取消加俸。如何?”

    夏元吉驚訝地看着朱允炆,連忙道:“皇上此舉,利國利民,當踐行萬年!”

    黃子澄哀嘆一聲,說道:“皇上治國有方,臣等不如啊。”

    以加俸作爲激勵舉措,選出百強縣、十優州府,不用說,各州府縣必會關注民生,就連惡劣的胥吏,也會收斂起來,和和氣氣地對待老農。

    事關自己利益的事,誰不願意去幹?

    就算是有幾個不老實的,也會被官僚集體所拋棄,總不能因爲一個人,丟了縣衙所有人的財路吧。

    黃子澄、夏元吉離開之後,內閣鬱新、吏部尚書齊泰又被召入武英殿。

    朱允炆要求內閣、吏部整頓州府縣,通告各地布政使司,務必在新的俸祿制度推行之前,將各府縣胥吏數量規範下來,能減的減了,不能減的留着。

    總而言之,不允許超額、超編。

    若有府縣情況特殊,可上報朝廷,另行批覆。

    在處理好一系列事務之後,已接近傍晚,朱允炆並沒有直接回坤寧宮,而是去了景仁宮。

    駱顏兒正端坐書寫,聽聞動靜,擡頭看去,見是朱允炆,便連忙收筆,起身施禮道:“臣妾見過皇上,皇上金安。”

    朱允炆伸手,笑道:“免禮,今日可好些了?”

    “謝皇上垂問,臣妾已無大礙。”

    駱顏兒含笑回道。

    朱允炆微微點頭,走至桌案旁,看着宣紙之上的字,念道:“況婦人徳性幽閒,言非所尚,多言多失,不如寡言。故《書》斥牝雞之晨,《詩》有厲階之刺,《禮》嚴出梱之戒。善於自持者,必於此而加愼焉,庶乎其可也。這《內訓》之言,你認爲如何?”

    駱顏兒走至一旁,恭謹地說道:“《內訓》之言自是至理。”

    “至理?呵呵,當真如此嗎?”

    朱允炆帶着笑意,看着駱顏兒。

    駱顏兒不敢直視朱允炆,低頭回道:“臣妾若是多言,到時皇上發怒懲罰,這《內訓》豈不便是至理?”

    朱允炆一愣,頓時笑了起來。

    這個駱才人,還真的是有點才華。

    “依我看,這些字,還是燒了吧。”

    朱允炆拿起紙張,走至火爐旁,丟了進去,回頭看着喫驚的駱顏兒,說道:“多言必失,只是因爲多言之前沒有思考罷了。若你有理、有節、有據,縱千萬言,又有何失?”

    駱顏兒看着那化作灰燼的紙張,眼眸微微一動,對上了朱允炆清澈而深邃的目光。

    柔軟的心,似乎被什麼觸動。

    他雖是帝王,似乎卻與自己想象中的不同。

    沒有高高在上的強勢,一言以決生死的霸絕,而是有着如春風的儒雅,如夢中期許的雄姿,平易近人,溫和以待,似乎每個人在他的眼中,都是平等的。

    淪陷在深邃的眸底,一瞬間的心動,讓駱顏兒驚醒,連忙轉過頭,又偷偷看了兩眼朱允炆,低聲說道:“皇上說得是。”

    朱允炆嘴角帶着笑意,微微點頭,問道:“隨朕去承乾宮看看吧。”

    駱顏兒自是應允。

    承乾宮中,織造聲不絕於耳。

    上次的中毒事件,並沒有影響承乾宮的生產。

    賢妃正在檢查醫用紗布的成品,發現沒有問題之後,便差人送去高溫處理。

    朱允炆雖然幾次下令,自己來承乾宮,無需行禮,但賢妃、宮女等從未遵循過,行禮之後,織造聲再起。

    “皇上,當下承乾宮可以日產六十匣,若是可多購置織造車,增派人員的話,日產百匣是沒問題的。”

    賢妃笑着說道。

    朱允炆檢查了下醫用紗布,問道:“可存在什麼問題?”

    賢妃搖了搖頭,說道:“並無問題,遼王、珉王二人,已找了穩妥的棉商,只要棉花供應的上,醫用紗布便無問題。”

    朱允炆滿意地笑了笑,說道:“日產百匣,是一個不錯的目標。只不過,朕擔心皇后不答應啊。”

    坤寧宮。

    馬恩慧撥動算珠,然後用筆記錄之後,再次珠算起來,最後看着紙上的數,皺着眉,對侍女說道:“兵部要採買的是三十萬匣,我們日產只有六十匣,一年不過兩萬匣,按如此進度,豈不是要十五年?”

    十五年太久!

    本後要爭朝夕!

    馬恩慧厲聲下令道:“去告訴二王,本後要織造車,至少一百個,越快越好,另外,讓寧妃負責,在宮內再選拔三百宮女,參與織造。本後要在兩年內,完成兵部三十萬匣的契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