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兵制二選一
    對於任何時代的任何國家,兵制中的兵源補充方式,都是最核心的問題。

    中國王朝兵制有很多種,如周王朝的兵農合一制,戰國時期的全民皆兵制,秦、漢、三國時期的徵兵制,唐代的府兵制,宋元的募兵制,明代的衛所制,清代的八旗綠營制。

    當然,還有幾乎貫穿了每個時代的徵兵制。

    朱允炆仔細分析過每一個兵制,可以說,最理想化的,便是兵農合一制,這是沒錯的,平時種地,戰時當兵,即能解決肚子問題,也能解決戰爭問題。

    可最理想化的東西,往往是空幻且不現實的。

    真正的歷史,它沒有溫度,只有冷冰冰的現實。

    無論是周朝的覆滅,還是明代衛所制的瓦解,都證明了一點:

    兵農合一制的終點,不是一位手持長槍威風凜凜的將軍,而是一個倚着枯藤老樹的白髮農夫,他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

    全民皆兵?

    算了吧,那不是一個國家的常態。

    如果是小國寡民,弄下還有搞頭,可這是幾千萬人口,這樣搞,那隻能重回戰國,今天我打了你的高老莊,明天你偷了我的塔,改天約會在鵲橋,一起開黑,聊一聊你們死了幾個,還剩下幾個……

    這玩意亂世爭霸還行,平時這麼整,那是找死。

    府兵制、衛所制,這兩樣雖然名字不一樣,但它們都有一個祖宗,那就是兵農合一制,其身上流淌着的都是一樣的血液:一半是兵血,一半是農血。

    對於這兩個兵制,可以用一句話說:

    小樣,你們換了馬甲,就認不出來了?

    府兵制、衛所制沒出息,雖然長得模樣與兵農合一制不一樣,但基因還是那個基因,就算是驗DNA,他們也是兵農合一制親生的。

    八旗綠營制?

    那是什麼玩意?

    老子都當大明皇上了,哪裏還有八旗綠營的事,等過幾年騰出手來,把他們祖宗都趕到西伯利亞和北極熊跳舞去。

    除掉一堆不可行的,就剩下兩個可行的方案,那就是徵兵制與募兵制。

    徵兵制很好理解,拉壯丁嘛。

    派一隊人,闖入家裏面,一看你十七八歲了,抓走。

    什麼,你才十四歲?

    看你這發育夠十八了,既然都發育好了,肯定也能打仗,帶走。

    那位老爺爺,您六十了嗎?

    你說什麼?

    到明天就六十了?

    那就是還沒到,拉走……

    徵兵這一塊,隋煬帝就乾的很徹底,一句“掃地爲兵”,便足以見證隋煬帝有多生猛,估計連地皮都颳了一遍……

    很忙的杜甫被貶去華州司功參軍,便遇到了徵兵這回事,以自己的見聞,寫下了著名的《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可見當時徵兵,連老人都不放過了。

    當時杜甫四十八歲,要不是他已經有了參軍地,估計也會一併被抓了壯丁。

    徵兵制看似合適,但一旦操作起來,很容易出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管你是什麼人,只要十七至六十歲之間(大部分是這個年齡段,各朝代有所區別),需要你的時候,你就是兵。

    不問能不能打仗,一律拿來徵用。

    徵兵制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充分的兵源,這是其最大優勢。

    老朱打天下,從二十幾個小夥子出濠州,到成爲百萬統帥,開創大明基業,一個獎狀,必須發給會拉壯丁的各位將士……

    爲什麼古代叛亂,要麼就小小一點動靜,要麼就是大動靜?

    仔細分析下就知道了,小動靜的,帶頭的都是不會拉壯丁的,傻兒吧唧,以爲弄個旗幟就能得天下了,也不考慮多拉一些人下水。

    大動靜的,都是精通拉壯丁的,誰管你願不願意,不跟我走就砍了你,跟我走,我帶你喫飽喝飽,說不定還能給你解決下大齡單身問題。

    徵兵制,很多情況下就是這樣子。

    和平年代,使用徵兵制,那是靜若處子。戰爭年代,使用徵兵制,那是動若瘋兔。

    朱允炆不想使用徵兵制,因爲使用徵兵制,是朝廷主動,底層被動,當個兵,連門檻都沒有,太不合適。

    最終,朱允炆將目光投向了募兵制。

    募兵制起源於春秋時期,吳起放棄了徵發方式,而是以招募方式“簡募良材”,並組建了列國第一支特種兵部隊:

    武卒。

    魏國的武卒有多強?

    一個詞:不可敵!

    公元前389年,楚國與秦國發生陰晉之戰,楚國以五萬武卒,擊敗五十萬秦軍!

    這纔是真正的職業化軍人!

    朱允炆嚮往的,便是職業化的軍人,純碎的軍人,是可以隨時征戰,手握武器的軍人!而不是軍農一體!

    可是宋代募兵制的使用,給了後世太大的教訓,讓募兵制走得顫顫巍巍,小心翼翼。

    宋代募兵制,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強大的募兵制,其採取的是“天下失職獷悍之徒,悉收籍之”。

    什麼是失職?

    就是你的田沒了,被地主奪走了,沒地了,沒關係,宋朝廷養你,來當兵。

    什麼是獷悍?

    就是盜賊與負罪亡命之人,你也別偷偷摸摸,殺人搶劫了,放下屠刀,立地成兵。

    如果什麼地方發生了災荒,出現了流民與饑民,也別慌,來,當兵,朝廷養。

    宋代嘛,冗兵問題極爲嚴重,除了禁軍之外,還有說不清楚多少的廂軍,連帶着數百萬的廂軍家屬。

    宋代統治者的思維很清奇,那就是:

    造反的都是有力氣的人,那我把有力氣的人都弄成兵,給他們飯喫,就沒人造反了吧?

    朱熹對於宋代的募兵情況,直言是“竭生靈之膏血,以奉軍旅之費”,“冗兵浮食,日益猥衆”,就差直接罵出來:這都是什麼情況,一羣混蛋啊。

    募兵制的缺點,一在於軍費支出大,容易造成財政負擔。宋朝每一塊錢的財政裏面,就要拿出七八毛錢去養兵,如此耗費,會壓死人的。

    二是募兵制有一個難以破解的兩難問題,那就是將與兵的問題。

    如果將領長期留在軍隊,知兵,那過上十幾年,朝廷的兵成了私兵,地方割裂便出現了。

    如果將領不長期在軍隊,打仗的時候,朝廷臨時委派將領去,那也完了,將不知兵,兵不知將,上下離心離德,這樣的情況,孫武再世也打不了勝仗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