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四百零八章 不懂裝懂,彼其娘之
    離開京師,去民間看看,這是朱允炆一直想要做的事。

    可自己剛剛登基,政務繁忙,加上需要料理幾個叔叔,推動新政,幹幾個工程,總也脫身不得。

    經過兩年的政務處理,朝堂已經形成了穩定的運作秩序,無論是內閣還是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其主要官員皆是清廉忠義、能臣幹吏。

    雖然朝堂內部的攻訐不斷,但並沒有出現大貪大惡之人,更沒有出現獨攬朝局的權臣,政治上還算清明。

    在這種情況下微服私訪一兩個月,並不會妨礙大局。

    再說了,南京距離蘇州、杭州,不過四五百里路,有什麼大事,安全局完全可以在一兩日內將消息傳到,在古代,消息延遲一兩日,那都不算延遲,畢竟很多邊關戰報送到京師都十幾天了……

    只要京師有人盯着,那都不是事。

    且不說另一個朝代幾下江南的事,就說明代歷史上那位愛玩的“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厚熜先生,跑到邊塞和人打架,跑到江南搶美女,到處閒逛,雖然民不聊生,但至少證明了一點:

    皇上不一定天天都在京城守着……

    當然,從穩定人心,減少野心,政務通達等方面來看,皇上還是得老老實實待在京城……

    朱允炆決定出去看一看,並不是哄女人開心,而是有着更深層的考慮:開封府官場塌陷,意味着地方並不像文書中寫的那樣美好,雖然朝廷擴編了監察御史,但底層官員欺上瞞下的手段誰又說得準?

    新政推行了一年多,到底效果如何,朱允炆也想親自去看一看。

    雖然已經沒辦法做到從羣衆中來了,但偶爾到羣衆中去一趟,還是沒問題的。

    但考慮到隱藏在暗處的未知力量,還有經常冒出來的白蓮教餘孽,安全與保密問題還是需要好好安排,這件事還需要交給安全局來負責。

    寧妃被感動得珠淚漣漣,想來也是,她的家人並不在京師,也不是說想來串門就能來的,雖然在宮中享受榮華,可畢竟與家人再難相見。

    如今有機會回去看看,慰藉相思之苦,她柔軟的內心又如何能不被觸動?

    朱允炆伸出手,放在寧妃的臉龐上,輕輕擦去淚痕,道:“去年給你刮痧時,朕答應過你,自不會食言。”

    寧妃哽咽,款款行禮。

    “皇上太偏心,就這樣答應了寧妃妹妹,那臣妾呢?”

    賢妃走了過來,打趣道。

    馬恩慧正抱着朱文奎,身旁還有掩笑的駱顏兒。

    朱允炆哈哈笑道:“竟敢偷聽機密,罰你們各自準備禮物,交給寧妃,待出京時帶着。”

    馬恩慧轉身就走,這沒混到好處,倒貼一件寶貝啊,太不划算了……

    山東,濟寧以北。

    濟寧知州潘叔正帶着八個皁吏,陪着衍聖公孔訥巡視馬踏湖。

    雖然宋禮的會通河方案解決了水源不足的問題,但這個解決,只能說是解決了一半,即夏秋兩季。一旦到了春冬兩季,水源不足的問題依舊存在。

    山東地大物博,可就是水源不夠充足,還時不時會發生一些輕度、中度乾旱的問題。

    這麼大的會通河工程,總不能修好了,只走夏秋兩季吧,最少也得走個春夏秋三季不是,冬季……

    呃,這個沒辦法,北方天寒地凍,河流結冰那是很正常的事,這個時候跑不了船。再說了,即使沒有結冰,呼呼的大北風吹,需要多少人划槳,多少縴夫才能運到北平去……

    還有,這是大河,總不能在春冬時期成小河溝吧?

    水源問題還是必須得到解決纔行。

    而宋禮與工部官員、匠人與白英等商討之後,決定將沿途湖水利用起來,以解決枯水季節水量過低的問題。

    孔訥不甚瞭解,只見湖邊有不少百姓、匠人在忙碌,無一例外,全部都在擡木頭。

    “他們這是做什麼?”

    孔訥皺眉。

    挖河挖河,你們砍什麼木頭,難道不應該直接跳到水溝裏,將土挖出去,挖深一點,寬一點,這不就妥了?

    因爲宋禮去了汾上,藺芳便充當了孔訥的解說官,見他如此問,便說道:“衍聖公,這裏的匠人與百姓負責的是馬踏湖水櫃……”

    “等等,何爲水櫃?”

    孔訥有些不解。

    藺芳有些鬱悶,感情這位孔夫子的後人,就是一位純書生,書讀了一大堆,學問有了,卻沒有半點生活常識。

    但人家畢竟是公爵,還得小心伺候。

    “所謂水櫃,與書櫃相似,不過是以水爲書,貯存水源,春冬降雨較少,河流水深不足時,可藉助這些水櫃來加以調節。”

    藺芳說得很清楚。

    古人的水櫃,其實就是後世的水庫,這一座馬踏湖,雖然比不上三峽,但收集與調節水流的作用是相同的。

    孔訥聽懂了,但指着遠處擡着大木頭的百姓,問道:“水櫃就水櫃,擡木頭作甚?”

    藺芳擡頭看去,近三千匠人與民工組成的隊伍,不斷從遠處的樹林裏搬運原木,每一根木頭的長都達兩丈有餘,粗有一尺餘。

    “水櫃能否調節,需要一個閘門,而這些木頭,是用來修築閘門的。”

    藺芳感嘆道。

    孔訥更是疑惑,不太信任地看了看藺芳,嚴肅地說道:“航閘我也曾見過,可是由千斤石構築而成,不見木頭。這裏匠人爲何人,誰負責此地,竟胡亂作爲,耽誤朝廷大事,當追其責,問其罪!”

    藺芳無語,你一個書呆子懂什麼啊。

    你以爲修個閘門是就只是弄個大石頭壘上就完了?

    不懂不要緊,你也別裝懂啊。

    裝懂你點點頭也沒人拆穿你,但別瞎指揮啊。

    “使不得,衍聖公,這其中是有緣由的。”

    藺芳連忙阻攔。

    孔訥冷哼一聲,道:“什麼緣由也抵不上珍惜民力重要!”

    藺芳還沒有來得及勸,孔訥便甩袖大踏步走了過去,對站在高處吆喝的兩人喊道:“這裏由誰負責?”

    兩人皆是個頭高大,卷着袖子,不過左側一人面向兇惡一些,名爲趙望,右側一人面向和善,名爲錢三斤,是馬踏湖水櫃段施工的領工。

    趙望與錢三斤見來人是官,只好止住交談,上前行禮,並表明身份。

    孔訥見兩人是領工,嚴厲地說道:“你們二人竟敢拿着朝廷錢財,而不爲朝廷辦事。胡亂指揮,亂用民力,當抓你們正法。”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