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八百九十五章 進步的醫術(二更)
    暖帳傷兵房,是大明醫學進步的證明。

    爲了解決軍隊醫官問題,朱允炆曾命令太醫院、國子監醫學院聯手,在京師大小教場設置了軍醫院,院使由太醫院太醫、醫學院博士陳常擔任。

    陳常是松江府上海人氏,雖只有四十出頭,卻醫術精湛,聞名於外,更兼此人善於博採衆長,心思活絡,對朱允炆所提出的新醫學推崇備至,還曾參與過盛寅的解剖小組,對人體學有頗多見解。

    盛寅研究的是人的生命是如何運轉的,而陳常研究的是卻是人體是如何康復與治癒的,比如骨頭錯位,是到底怎麼個錯位法,有沒有其他的手法接回去,比如碎骨頭該怎麼開刀拿出來,比如血流不止,應該怎麼處理,傷口如何縫合……

    軍醫軍醫,自然以戰場傷爲研究重點,而戰場之上,又多是兵器造成的外傷,陳常主攻的醫學,就是服務於戰場傷病治癒的。

    經過幾年的建設,京師軍醫院已經有了五百人,除了一百餘人來自國子監,大部分都是陳常從軍隊中遴選出來的。

    五百人,平攤到京軍之中,每八百名京軍配一個醫官。這個比例相對於建文初期一萬名士卒配一個醫院,一個京師就只有四十幾個軍醫進步太多了。

    可即便是陳常一口氣帶了三百名軍醫跟着朱棣到了西域,平均五百軍士配一名軍醫。按理說這個數據已經極是出色,可戰爭一起,三百軍醫根本就不夠用!

    與哈里的作戰,大明取得完勝,殺敵兩萬六千餘人,俘虜一萬三千九百餘,可付出的代價也不輕鬆,不說戰死在的降將降兵,就說大明軍士,戰場之上陣亡兩千三百餘人,重傷近四千,輕傷也有三千餘。

    一戰下來,直接減去戰力六千多。

    陳常不會聽宋晟說什麼攔截哈里時遭到了哈里近衛攔截,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也不會聽楊榮自責火銃兵投入早了,軍士配合還沒到位,更不會聽徐輝祖嚷嚷什麼騎兵不是練出來的,是殺出來的話。

    作軍醫的,不需要聽那麼多道理,只知道軍士受了傷,擡了過來就需要治療。可戰場的慘烈程度,超出了陳常等人的預期。

    平時在京師,每天也就零散處理一些軍士受傷問題。可戰爭來了,傷員不是一個來了再來一個,而是一口氣送過來幾百個,幾千個!

    三百醫官,如何能一口氣照顧好幾千人?

    先救治誰,後救治誰,都是問題!

    每個人都需要急切的治療,這個軍士呼呼流血,再不止血就完了,那個軍士肚子都被打開了,腸子都露出來了,再不塞回去縫合也該死了,還有這個,小腿骨被馬蹄子踩碎了,他已經疼痛到了極限……

    有軍士剛剛擡了過來,自己還沒來得及救治就已經死了,還有些軍士爲了自己的兄弟先救治,直接咬舌自盡了,結果舌頭斷了,人也沒死成。還有的將領抱着傷兵,威脅醫官一定要救活這個,救不活如何如何。

    從寥寥無幾的傷員到一瞬間充滿傷員,只不過是短短几個時辰,而這三百人,根本就忙不過來!

    幸是在這之前,軍醫院就考慮到了這點問題,設置了四個區域:輕重鑑別區,重傷區,輕傷區,暖帳傷兵房。

    不管是誰送來的負傷軍士,一律先從輕重鑑別區進入,有二十名軍醫判定,然後將重傷軍士安排到重傷區,將輕傷軍士安排到輕傷區,先作分流。

    輕傷區的可以等待,安排三十名軍醫。重傷區急切,安排二百四十軍醫。

    每個軍醫負責三十牀,傷員滿之後,治好一個進入一個。爲了避免等待中軍士失血過多,傷口過於嚴重,安排了十名軍醫在門口照管,安排一批軍士聽指揮,該怎麼綁紮傷口的暫時綁紮好,該固定的暫時固定,實在是疼的要死要

    活的,先給他們服下麻藥湯。

    大明太醫院、國子監醫學院調查了諸多古籍,也沒找到華佗剖腹探心所用的「麻沸散」配方,好在宋人竇材留下了一些記錄,給大明研究麻指明瞭方向。

    竇材言:「漢北迴回地方有草名押不蘆,以少許磨酒飲,即通身麻醉如死,加以刀斧亦不知……不蘆即曼陀羅。」

    曼陀羅與酒,這就是麻醉的配方。

    曼陀羅原產佛國之地,據說是跟着佛教徒傳入中國的,也說不準是唐還是宋,但可以肯定一點的是,大明初期,長江以南就有曼陀羅。後來的李時珍還喫過兩口,親身體驗了曼陀羅花的麻醉作用。

    即便是沒有曼陀羅,還有其他麻醉之物,如羊躑躅、大-麻、烏頭、附子、莨若子等,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藥方》、王燾的《外臺祕要》、元代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都記述了一些***物。

    ***物,對於大明醫學已經不是什麼難題。雖然這裏是西域,軍士也找來了不少曼陀羅,可缺乏製備的人手,加上隨軍帶來的高度酒精極是有限,只能分配給少量、重傷人用麻醉,根本無法實現普遍應用。

    陳常帶人奮戰了兩天兩夜,纔將所有的傷兵處理好,輕傷的直接讓回營地休息,重傷的不能走路的,安排到暖帳傷兵房,這裏配有火爐與暖氣,清潔、乾爽。

    這種待遇,原本只有高級將領,像朱棣、徐輝祖、宋晟等,還有重傷軍士享有。只不過傷兵的數量超出了預期,導致朱棣不得不臨時多建出三座暖帳傷兵房,爲了不讓受傷軍士挨凍,便將自己大帳裏的火爐等送了過來。

    朱棣看向疲憊的陳常,他還沒有休息過來:「本將軍有的是暖帳,可不敢和軍士撒謊。既然你犯了過錯,那就領罰,今日準你休息一日,找地方睡覺去吧。」

    陳常沒有接受朱棣的好意:「大將軍,今日需要檢查軍士傷口,我需要在場。這對於研究傷口癒合極是重要,醫學院與太醫院都在等着我的文書。」

    多大的傷口,縫合效果如何,消毒之後傷口是否感染,癒合速度,有沒有其他病症,都需要記錄下來,作爲後續醫學研究的材料。

    朱棣看着陳常等人,搖了搖頭:「你們是越來越厲害了,我可是聽說了,醫學院還在研究一種以命換命術,可是真的?」

    周圍的軍士瞪大眼,這種神仙法術竟也有得研究?

    以命換命?

    大明子民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自然是不好換的,但抓幾個俘虜,是不是以後自己也不用死了?

    陳常白了一眼朱棣:「大將軍說笑了,這世上哪裏有以命換命的事。不過皇上說起過,人身上流淌的血液有幾類,如果血型相同,可以抽取一個人輸給另一個失血過多的人,便可以人救回來。不過這種學問醫學院也好,太醫院也好,都沒有半點頭緒,我們並不知道如何判定血型是否相同,而且如何抽血、輸血,我們也沒有工具……」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