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瞭解了前面的章節,應能得出一個最終結論:身體和心理是相通的,是可以轉換的。

    而母子的呼吸也是相通的,身心也是一體的。

    通過對前述章節中“恐艾滋”和“恐狂犬”者的心理分析,可以得知:所有的心理疾病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全部轉換爲患者對身體死亡的恐懼。

    也就是前面所說的:S男家中闖入“入侵者”,使他感覺自己和母親受到生命危脅。

    而他的本能反抗能力受到意外壓制。

    導致他的正常人格在一瞬間轉移到了那些“侵犯者”身上。

    從此,他受外界暗示左右的歷程就此開始。

    所有匪儀所思的複雜症狀,其實都是妥協並模仿那些“侵犯者”而來的。

    因爲“侵犯者”的思維和行爲並不是他天生所擁有的,所以會感覺陌生和匪儀所思。

    但是他的人格又不可避免地和他們融合在一起,而與母親分離。

    所以難以擺脫那些複雜地症狀。

    這也是心理分析的最終結果。

    所以,當一位心理疾患者,或者說一位病態人格,但還未生病的普通人,身體上出現一些不大地疾病。

    比如感冒、摔傷、頭痛、頭暈、嘔吐……甚至寒冷、酷熱的一些常態環境。

    都會很容易聯想到到死亡。

    就像在前面所舉的一個例子:一位男子在潛水的時候總要留一口氣上不,不敢憋盡氣息。

    不管水有多淺。

    因爲他在最後一刻聯想到了死亡。

    一位心理疾患者,如果在身體受到稍大地疾病困繞;身體感覺很痛苦;他會感覺心理疾病在那一刻都顯得微不足道了。

    但是他絕不會認爲心理疾病已經永遠消失。

    如果他不明白身心可以轉換的話。

    他只會認爲是身體痛苦麻痹了心理痛苦。

    而不會認爲這二者是可以轉換的。

    所以,他可能會對這種“雪上加霜”產生痛苦的抱怨。

    內心彷彿在說:“我已經很不幸了!爲什麼身體也要這麼痛苦?!”

    當他們的身體意外受到痛苦的時候,比如說出了一個小車禍;可能在那一瞬間,他們會感覺周圍的人都不再那麼重要;而把所有的精力用來關注自己到底能不能繼續活下去。

    這要是在平常,他在街上看到路上都會覺得害羞,怕出醜被他們看到。

    但如果身體的痛苦來了,再多的人圍觀他,他也覺得沒什麼不安了。

    而只剩下對自己身體和生命地關注。

    如果大家瞭解了前面“自然生長”那一章節的內容。

    應該要得出一個結論:他對周圍的人感覺不在乎了,不是那個意外事故導致的非常態現象;

    而是他在遙遠過去的最正常最自然的人格。

    只是在正常人格和病態人格之間有一個轉換點。

    這個轉折點就是——他和母親在面對死亡危脅時,他的本能意外受壓制,導致他的人格過多地轉移到了外界,變得對外界的人太過在乎和關注。

    而忽視了最原始、最正常的和母親的感情連結。

    在母子連結最緊密的時候,他對外界的看法就是朦朧好奇的,不太在乎的。

    而且保持着一種勇往直前的探索心理。

    而他的人格變成病態之後,原本的正常心理就已變味了。

    而變得過份條件化、妥協化。

    好像他平時的平靜和安全都是外界施捨給他的一樣。

    必須無比珍惜。

    所以,當他的身體,或者母親的身體受到病痛危脅的時候,他會異常恐懼,甚至就在那一瞬間崩潰。

    因爲他感覺平時的平靜和安全在一瞬間崩潰了。

    而正是因爲他在潛意識中認爲這些平靜和安全是外界施捨給他的,所以遇到一定的條件,就可能會全部崩塌。

    而不是認爲這種寧靜和安全是與生俱來,任何人和事都無法剝奪的。

    他或者母親受到身體上的生命威脅,其實就是在提醒他:正是因爲外界的介入,才破壞了他和母親一體化的安全感;而不是外界施捨給他的安全感。

    他的真正快樂是在母親受到生命危脅之前的,而不是之後的。

    之後的都是一種妥協的快樂。

    如果他回憶不到這種本源的快樂。

    沉溺在妥協的快樂中,又爲妥協所苦。

    就只有通過“死亡強迫”印象來提醒他了。

    因爲人最大的勇氣,只有在保護母親時才能夠最自然地、最大地激發出來。

    而無需外界任何的渲染和激勵。

    所以,強迫和抑鬱患者頭腦中的死亡印象,都是合理出現的。

    甚至於癔症者由心理引發身體的一系列症狀,也是合理的。

    而不應該把這些症狀當成“怪物”來看。

    因爲這些只不過是在提醒患者,到底什麼纔是他最重要的?

    是受之父母和身體最重要?還是形形色色的各種教誨和知識更重要?

    比如說:抑鬱者頭腦中的死亡印象,其實就是在遙遠過去母親所受的死亡危脅。

    而現代醫學知識對抑鬱的描述和定義就是一種形形色色的暗示和介入。

    具體來說:就是S男家中突然闖入“入侵者”,危脅到他母親的生命,而他當時的本能反抗能力意外受阻。

    這種導致本能意外受阻的力量暫時無法清晰地還原,但也無關緊要。

    因爲我幾乎可以肯定,導致S的本能反抗意外受阻的力量,不外乎是外人的憐憫與同情,還有對危害和痛苦的誇大。

    而現代知識對抑鬱的描述,也只是一種變相的憐憫。

    如果大家還記得那個例子:一個男孩在讀書時,經常被智障的同桌莫明其妙地欺負。

    而他的同學們經常責罵他的同桌,來保護他。

    於是他享受了同學們的憐憫,而忘記了自己本能地反抗能力。

    但是憐憫的背後又隱藏着對恥辱的誇大。

    所以,當同桌欺負他的時候,他不敢聲張和爆發,害怕同學們異樣的目光注視他。

    這種本能反抗能力的遺忘,導致他竟然吸收了同桌的病態行爲,在日後形成“強迫攻擊”,以此召喚那種他人施捨來的“安全感“。

    但他如果完全沉靜下來,根本就不會擔心同學們異樣目光的注視。

    而會爆發相應的本能反抗。

    也因此形成抑鬱。

    當母親受到生命危脅時,也不敢聲張和爆發,只能選擇享受他人的憐憫,和對危害的誇大。

    而抑鬱的問題,僅僅是母親受到生命危脅時刻的問題。

    如果患者屈從外界知識對抑鬱的憐憫描述,就等於他放棄了本能地反抗能力,而享受他人的憐憫,自然無法用本能對抗死亡印象。

    而憐憫和安慰遠遠沒有本能強大。

    因爲那是有條件的,有條件的快樂總是難以忘記的。

    而本能是無條件的,幾乎瞬間過後就能忘卻。

    就比如說一個人用本能躲避一支飛來的箭。

    過後他都忘記是怎麼躲避的。

    而只是一種懵懂。

    癔症者的身體症狀也類似於此,僅是在提醒他到底什麼纔是最重要的?

    是母親賦予他的身體和本能最重要?還是外界的憐憫和安慰。

    如果選擇後者,癔症的身體症狀將無任何積極含義,而只是一種機械的描述。

    所以,接下來的篇章,我將就“心理”與“軀體”之間的轉換來進行較詳細地闡述。(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