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明末逆臣 >第二十六章 炮擊
    大明崇禎三年四月二十五日經過一系列準備之後,比歷史上要早一些,明軍終於吹響了收復失地的號角。

    之所以如此行動除了攻城所需的火炮已經運到之外,還有就是因爲大明朝廷的神操作又出事了,這一次出事的是遼東的皮島。

    皮島自從總兵毛文龍被袁崇煥殺死之後便一分爲四,其中陳繼盛官職最高而劉興祚所部女真降兵戰力最強。

    劉興祚因爲救援北京戰死之後,崇禎與兵部尚書梁廷棟卻不信他真的死了,認爲他詐死所以沒給他撫卹。

    爲了防止皮島的劉氏兄弟裏應外合拿下皮島,梁廷棟建議將劉氏兄弟所部全部調往寧遠一帶由關寧軍監管迫使他們不敢逃回後金。

    崇禎覺得有道理就下令讓人前往皮島以寧錦空虛爲名調動皮島兵力前往錦州。

    但是他們這一操作卻走漏了消息,於是在劉興祚兄弟劉興治的帶領之下八百女真降兵作亂將陳繼盛以及朝廷派去的調兵官員全部斬殺。

    其他留守的皮島將領聽說此事之後又起兵攻打劉氏兄弟,一時間整個皮島一帶明軍內訌連連,讓人眼花繚亂。

    現在皮島已經大亂並且劉興治兄弟有威脅登州(山東煙臺)之意,於是原本勤王的登州總兵張可大奉崇禎之命緊急返回登州防備同時孫承宗派出周文鬱前去招撫劉興治。

    眼看着關內四城還沒有收復,皮島又發生了大亂,崇禎惱羞成怒之下對勤**下了死命令必須儘快收復關內四城,於是明軍開始了反攻。

    首先行動的還是曹文詔所部,他在馬世龍的命令之下率領所部人馬橫掃遵化城外的各路後金斥候,由於遵化一帶的後金是以蒙古人爲主,女真人極少,所以行動極爲順利。

    而馬世龍率領所部人馬跟在曹文詔後面在遵化城外二十里處安營紮寨,一時間遵化城外人山人海旌旗招展看着甚是駭人,城內的蒙古人被明軍氣勢驚到趕緊派使者前往永平找阿敏求援。

    同時依照孫承宗的部署固原鎮、寧夏鎮兩路兵馬則越過遵化向着遷安而去,做出了攻打遷安的態勢,而保定、河南、山東等地調來的內地勤**則跟在後面虛張聲勢。

    這樣一來加上從開平出發威脅灤州的關寧軍與李信等人,後金二貝勒阿敏一下子收到了三地告急文書,這讓阿敏一時間陷入了選擇困難症,他不知道該救援哪裏纔好。

    阿敏選擇困難症不知道救援哪裏好,其他的地方還好,灤州的守將圖爾格、納穆臺可就要罵娘了,他們遭遇的是明軍的真正主力。

    四月二十七日,當禮部尚書徐光啓派人前往澳門聘請的公沙的西勞爲首的十三名西洋教官攜帶紅夷重炮,以及澳門炮手兩百人由孫元化陪同來到孫承宗軍前之後,灤州的反攻開始了。

    這次的葡萄牙僱傭炮隊擁有紅夷重炮七門都是三千斤大炮,使用的實心炮彈達到了驚人的二十餘斤也就是按照西方標準是二十四磅炮。

    同時他們還有輕型野戰炮三門,西班牙大火銃三十支,這對於澳門葡萄牙當局來說可以說將自己很大的一部分軍事力量抽調了出來,這也看得出他們對明朝的重視。

    “長伯賢弟,那些佛郎機人帶的火銃怎麼看着比咱們軍中的鳥銃要大不少?不知道威力如何?”

    由於火炮炮擊之前需要建立炮位,所以李信與吳三桂各自率領着自己部下家丁負責替他們警戒,沒想到灤州城內的後金軍隊根本不出城。

    反正也是閒着李信就詢問自己這個便宜老弟吳三桂,畢竟前世的李信是個歷史愛好者卻不怎麼研究細節,對於火器發展的歷史並不精通。

    “用誠大哥,那是西洋銃,廣東那邊的人都叫它斑鳩銃與魯密銃一樣威力都很大,不過那玩意兒裝填費事再加上成本太高,還是三眼銃便宜省事。”

    聽完吳三桂的介紹之後李信這才知道那些葡萄牙人手裏拿的是斑鳩銃,這可是後世歷史論壇上經常出現的一個所謂的“神器”。

    在後世那些歷史愛好者嘴裏彷彿有了這個火槍之後就可以橫掃後金軍隊了,沒想到吳三桂卻對這玩意兒不以爲然。

    “不知道那玩意兒對付身穿三層鎧甲的白甲兵效果如何?”李信又追問了一句。

    “那些白甲就算出了鎧甲之外帶着盾牌也照樣被打死,都是血肉之軀怎能擋火器之威。不過那些白甲們出動的時候一般都是攜帶盾車的,別說火銃了,連佛郎機的霰彈都能被盾車擋住。”

    “原來如此!”

    李信回了一句之後便不再多說而是開始仔細觀看那些西洋炮手們操作火炮,那些西洋教官們則拿着一些標尺類工具在那裏比比劃劃。

    只見那些炮手們先挖好炮位之後將大炮放在炮位之內,然後有專門的輔助人員在檢查彈丸與定裝藥包,李信這才知道原來明末的時候已經有了定裝藥包。

    對於那些葡萄牙人的工具李信只認識一種,那就是望遠鏡並且還是單筒的望遠鏡,被明朝人稱爲千里鏡,李信不由大爲羨慕。

    有了這千里鏡將來打仗就可以提前觀察戰場形勢,觀察敵情這可是個神器啊,李信心裏暗下決心等以後有機會一定弄一把來用。

    “那些佛郎機人比比劃劃的都是啥工具?”李信知道關寧軍中紅夷大炮不少,所以本着不懂就問的原則向吳三桂發問。

    吳三桂打量了一番之後,笑着對李信說:“那個長筒形狀的是千里鏡大哥想必知道,其他的尺狀的叫做銃尺,還有另外一個是銃規,都是火炮發射前量距離、角度用的。”

    “原來如此!”李信不由打開眼界同時也對即將開始的炮擊充滿了期待。

    當李信再準備說些什麼的時候,炮隊之中突然響起了一陣號聲,李信與吳三桂當即率領騎兵散開,那些炮手們將火炮的火繩迅速點燃然後閃到了一邊。

    “轟!”

    隨着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其中一門紅夷重炮開火了,巨大的彈丸被從火炮之中發射了出去!

    【作者題外話】:今天稍晚一點還有一章!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