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章懷太子傳 >第三百零一章 登基!
    大明宮-顯仁殿-大行皇帝-柩前

    因爲“靖難”的原因,此刻的顯仁殿來站班的四品以上文武,不足往日的一半。而空餘的位置,皆從新帝之命,由靖難統兵的大將充任。

    裴行儉、蘇慶節、薛仁貴、周道務、李敬業、秦晙、李如壁等六十餘位大將,皆一身煞氣,看的世家官員們“頭暈目眩”。

    武后可是“幫了”新帝一把,從漠北一路殺進長安,血洗太極宮,數千官員、家眷悉數被殺。新帝手中的刀,可比他祖父-太宗皇帝還狠。

    中書令郝處俊展開聖旨,高聲誦讀:皇天之命有常,必歸於嫡,故四時有序,天地泰康。

    先皇驟崩,歸於五行,皇太子李賢,內修德政,恭儉仁孝,監國有方;外攘敵酋,開疆拓土,破國於四方。

    上敬天地宗親,下愛黎庶萬民,頗具太宗文皇帝之象。稟聖賢之命,憂思國計,振朔朝綱,堪擔神器。爲天下蒼生福祉計,立爲新帝。肇基帝胄,承天應人,佈告中外,鹹使聞之。

    “新皇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新皇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郝處俊這個頭兒帶得好,新帝登基,新朝新景象。李賢雖然不是開國之君,但卻是實打實的馬上皇帝,羣臣的禮儀當然要更周道。m.biqmgè

    接受諸臣的朝賀之後,李賢受玉璽,轉身宣佈:先皇驟崩,歸於五行,朕深思付託之重,實切兢業之懷,運撫盈成,業承熙洽。

    茲欲興適致治,必當革故鼎新。事皆率由乎舊章,亦以敬承夫先志。自惟涼德,尚賴親賢,共圖新治。

    其以明年爲永武元年。立太子妃雲氏爲皇后,嫡長子-李隆璟爲太子。大赦天下,與民更始。所有合行事宜,條列於後。

    “明日,在含元殿,舉行皇后、冊封大禮。在京諸王、勳貴、五品以上官員,俱至觀禮。”

    爲了便宜安定京畿,穩固朝局,在冊封大禮之前,李賢要調整一些官職。着晉裴行儉爲南衙大都督,周道務爲北衙大都督,會同兵部尚書-岑長倩及左右侍郎,共同協管天下兵馬。

    晉李敬業、秦晙爲左右千牛衛大將軍,掌大明宮、太極宮防務。晉許昂爲銀青光祿大夫,領京兆尹,安定百姓,恢復百業。......

    至於各部空缺變動,由郝處俊、戴至德、張文瓘,再加上狄仁傑,負責初選,廷議之後,再行頒佈。......

    李賢話音一落,諸臣稽首領旨時,眼睛好不約同的飄向狄仁傑,心中紛紛感嘆,狄懷英有福氣,一場大獄,坐出一個宰相來。

    沒錯,諸臣都猜對了,李賢有晉狄仁傑爲相的意思,只不過因爲剛剛登基,萬事繁冗,事情當然要一件一件辦。

    跟着他“奉天靖難”的將軍們還沒加封,明崇儼與一些武氏子弟在逃,市面的百姓還驚魂未定,......太多了。

    “新朝初立,第一件喜事是冊立中宮、東宮,其次便是論功行賞,所有立功的文武臣工,朕皆要一一賞賜。”

    “其他的臣工也不要羨慕,朕不僅要守成,更要開拓進取,開創比太宗、先帝,更加宏偉的功業。”

    想當初,高祖、太宗起家之時,地不過晉陽、兵不過數萬,可照樣用七年時間,橫掃宇內。李賢手握如此百萬雄兵,億兆黎民,這樣的家底,還不能繼往開來?

    什麼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國都六陷,天子九遷。統統都去見鬼吧。朕就是要讓大唐,成爲這世上唯一的天朝上國,永遠的唯一。

    “中書令!”

    “臣在!”

    “朕命你將靖難之役寫進國史,務實求真,有一是一。”

    歷代的篡位者,無不篡改事實的真相,通過辭藻華麗的文章,把自己粉飾成無辜的受害者,把自己的篡位說成是萬般無奈。

    可李賢不同,他不在乎史筆如鐵,不在乎千夫所指,遺臭萬年。

    他相信,只要把國家經營的河清海晏,歲稔年豐,將大唐推向更高的盛世,歷史會給他一個公證的評判。

    而這強烈的自信心,也感染着在殿的諸多臣工,皇帝萬歲,大唐萬年的口號,在顯仁殿中激盪,久久不散!

    登基本來就是個挺繁瑣的事,李賢又不是順位繼承的,各方面更是千頭萬緒。臣工們也異常的殷勤,從他們臉上的表情來看,他們都在怕。

    這在過去,是絕對沒有的。世家、清流官員,甚至還敢當面梗脖子。太極宮的血腥場面,恐怕這些傢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罷了,愛怎麼想怎麼想吧,反正朕也不指着你們把咱誇成聖人。

    “陛下,忙了一天了,您該用些膳食了。”

    在宣政殿伺候了一天文書,狄仁傑就沒見李賢喝過一口涼茶,這與他怕熱的習慣可是不符。

    “好,聽你的,從諫如流嘛!走,懷英,一塊用膳!”,起身後的李賢,還吩咐多上一點酒,他想喝酒了。

    酒過三旬,菜過五味,李賢感慨道:“雖然朕不想承認,自己是一張皺巴巴,散發着酸臭味的狗皮膏藥。”

    “可必須承認,從今日開始,朕就是萬古不易的賊了!”

    嘆了口氣,狄仁傑點了點頭,隨口回道:“唉,陛下,其實您完全可以換一種相對柔和的方法,完全沒有必要殺這麼多人。”

    “朕知道,可朕不殺他們,怎麼平穩政局,威懾天下。又怎麼跟追隨我的臣工交待呢,難道說他們拋家舍業,追隨朕靖難錯了?”

    “朕聽甄頜說,先帝駕崩之時,瞧着西北的方向,張着嘴說不出話來,眼角不停的流淚。”

    “朕知道,他是放心不下朕!擔心朕走上太宗皇帝老路,要一輩子負重前行。唉,天道輪迴,報應不爽,朕還是這麼做,而且比太宗當年更甚。”

    “孝敬皇帝在東宮的時,朕沒想過當皇帝,更沒有想過會以這種方式登上帝位。可時勢所逼,朕不得不爲之。”

    看着李賢神色憂傷,狄仁傑也不知道說什麼話來寬慰他好。本來,好好地順位承接就是了,但就是因爲太后的一己私心,卻改變了一切。

    李賢以這種方式登臨帝位,身上的污點,註定無法褪盡,即便他的功業,超過太宗,甚至秦皇漢武,史書也不會記載,他是順位繼承的。

    百年之後,到了地下,去見列祖列宗,他該以何種面目去見列祖列宗呢?難道說他自己殺弟奪位,屠戮百官?

    自晉陽開始,狄仁傑開始追隨李賢,他知道自己的這位主君,重情、講義、凡事要求盡善盡美,對宗室、兄弟向來寬厚。

    現如今,他“親自”逼死了感情甚篤的胞弟,內心該是何等的煎熬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