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漢中祖 >第八十二章十萬稱帝
    三請三辭後,孫權終於允諾諸葛瑾、陸遜等人請奏之事,登基稱帝。

    築壇於武昌南郊。是日,羣臣請孫權登壇即皇帝、天子位。

    孫權身着冕服於祭壇上,宣讀告天文:“皇帝臣權敢用玄牡昭告於皇皇后帝:天降喪亂,皇綱失敘,逆臣乘釁,劫奪國柄,始於董卓,終於曹操,窮兇極惡,以覆四海。至令九州幅裂,普天無統,民神痛怨,靡所戾止。及操子丕,桀逆遺醜,薦作奸回,偷取天位……”

    “今臣權,願與大漢,共滅曹魏,禽其徒黨。”

    陳震上前一階,與孫權肩並肩,朗讀告天文:“今漢帝禪,願與吳帝,興復漢室,救濟天下。夫討惡翦暴,必聲其罪,宜先分制,奪其土地,使士民之心,各知所歸……”

    最後,孫權、陳震共朗讀道:“自今日漢、吳既盟之後,戮力一心,同討魏賊,救危恤患,分災共慶,好惡齊之,無或攜貳。若有害漢,則吳伐之;若有害吳,則漢伐之。……於爾大神,其明鑑之!”

    陳震向孫權微微行禮,緩步退下祭壇。

    壇下大吳文武百官,跪地齊呼:“至尊萬歲萬歲萬萬歲。”

    孫權爲表示與衆不同之風,命衆人呼至尊,而非陛下。

    孫權頒佈詔書:“諡父孫堅爲武烈皇帝,母吳氏爲武烈皇后,兄孫策爲長沙桓王。立子孫登爲皇太子。”

    國號‘大吳’,並改黃武八年爲黃龍元年。

    陸遜拜上大將軍、右都護。

    諸葛瑾拜大將軍、左都護。

    ……

    是夜,孫權於武昌宮中大宴羣臣,歡慶稱帝一事。

    孫權居中,諸葛瑾、陸遜分居右側以示榮寵,陳震居左側以代大漢。

    兩側左右侍御者近百人,皆錦衣繡襖,在宴會中穿行服侍。大吳文武衆官,各依次而坐。

    衆人酒意興起之際,孫權起身舉樽,環視衆人,感慨說道:“自朕十七歲即位,能有今日,皆賴諸位大臣。”

    文武應道:“臣不敢。”

    孫權撫須追憶,說道:“而功最大者,莫過於周郎。周郎雄姿英發,扶朕於危難之間,赤壁之戰,曹操百萬大軍壓境,衆人惶恐,周郎力排衆議,舉兵抗曹,方有朕今日之富貴也!”

    孫權目光落到張昭身上,打趣說道:“如果朕當時聽從張公勸諫之語,恐朕已於中原流浪乞討也。”

    頭髮花白的張昭輕哼一聲,不滿孫權如此取笑,讓自己在文武百官面前丟臉,但也只能跪伏在地上告罪。

    孫權哈哈一笑,說道:“朕敬張公一樽,望張公滿飲,以示謝罪。”

    張昭性情剛直,不滿孫權折辱,不悅說道:“臣酒醉也,再飲有辱斯文,又恐耽誤國之大事,恕老臣不能飲酒,望至尊行敬老之禮。”

    孫權微微皺眉,不滿張昭對自己這麼無禮,但又不好發作,目視諸葛恪,讓他急智解圍。

    諸葛恪領悟其意,搖晃着圓潤的腦袋,笑道:“昔周時太師姜尚九十餘歲,還可執旗持鉞,征戰沙場,仍未告老。領兵作戰之時,張公在後;而今日飲酒設宴之時,張公在前,又怎可說非敬老之禮呢?”

    張昭無話可說,輕嘆一聲,端起酒樽,向孫權行禮,滿口飲入。

    諸葛恪向對案的廖立上揚眉毛,以示挑釁。

    廖立輕笑一聲,舉起酒樽,向諸葛恪敬酒示意。

    陳震起身舉樽,向孫權敬酒,恭敬說道:“漢室不幸,王綱失紀,曹賊篡逆,蔓延至今。外臣在此敬吳主一樽,望吳主以同盟之義,率師北伐,與我大漢,共靖中原,同匡漢室。”

    孫十萬含笑點頭,回禮說道:“漢使客氣,朕與漢同盟,共分天下,必會應此諾言,共扶漢室,平定中原。不知漢使近日如何,可安好否?”

    陳震正襟危坐,撫須笑道:“外臣入吳,大吳衆臣一路歡欣,在下賓至如歸。昔春秋時,獻子使魯,觸犯魯人忌諱,受到譏諷。如外臣有不周之處,還望陛下多多海涵,讓在下適應大吳典章、習俗。”

    “漢使勿憂,卿等在大吳非死罪者,朕皆寬恕之。”孫十萬喝大,一時口嗨說道。

    陳震嘴角上揚,望着階上的孫十萬,緩緩說道:“臣斗膽敢言,我大漢願以兩百匹軍馬以換大吳罪臣吳郡張惠恕,不知吳主願否?”

    聽聞兩百匹軍馬,喝大的孫十萬瞬間清醒,問道:“可是吳郡張溫,張惠恕否?”

    “正是!”陳震應道。

    孫十萬放下酒樽,微微蹙眉,好奇問道:“不知此意可是貴國丞相之意乎?”

    “此乃我主之意!”陳震答道。

    孫十萬似笑非笑,酒意上頭,問道:“朕一問,若漢使能答上,可商議張溫一事。”

    陳震撫須沉吟,說道:“吳主可問,在下知無不言。”

    “不知大漢諸葛丞相、劉主二人,誰可執掌朝中之軍政乎?”孫權語出驚人,淡淡問道。

    此言一出,在場大吳文武官吏,側目以看,陳震一時語塞,應答不上。

    廖立在旁低語,提醒說道:“主爲周成王,葛公爲周公。”

    陳震聞言,一個激靈,撫須笑道:“吳主莫不聞,周公、周成王乎?周公輔政,成王大治天下。”

    “周公、成王皆姬姓也,諸葛丞相、劉主二人非親非故,如何能比?”孫權問道。

    打開思路的陳震,微思半響,便得思路,笑道:“諸葛丞相初爲我主師,繼而爲我主相父,何言非親非故乎?”

    孫權哈哈一笑,說道:“不知漢主爲何欲以兩百匹軍馬換惠恕入蜀?”

    陳震拱手說道:“惠恕先生文采冠江東,昔日惠恕先生訪漢之時,我主與其交談經學,深感其大才,常嘆息惠恕先生非蜀人爾!”

    “哦!孤曾聞惠恕訪漢,曾被秦先生所難,不知可有此事?”孫權好奇問道。

    陳震撫須長嘆一聲,說道:“是有此事,不過秦先生已經病逝,蜀中大才凋零,不似江東人才輩出。我主聞惠恕先生潛心研究學術,是故欲讓惠恕先生入蜀授經傳文。”

    孫權嘴角含笑,明顯對陳震此番吹捧受用。

    孫權低頭沉吟,想到張溫乃是吳郡人士,之前罷官還家,江東士人皆有不滿,不如以兩百匹馬換他入蜀,以定江東士人之心。

    孫權擡眼之時,又見諸葛瑾點頭示意,心中稍定,說道:“可,既然漢主有意,朕也不便阻擾,惠恕可隨漢使一同返蜀。”

    陳震心中暗喜,拱手稱道:“多謝吳主,成人之美!”

    (忘記發表,洗完澡才發現!)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