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漢中祖 >第九十三章調理
    六月,漢軍大營。

    曹叡率大軍入駐淯水以北,與大漢隔河對峙。田豫回軍後,率軍南下與魏延在東鄉對峙。而蜀漢方面,唯有吳班爲策應兩部兵馬,命句扶南下樊城,鉗制南線蒲忠所部。

    一時間,漢魏兩國都沒把握徹底擊潰敵軍,於是陷入對峙之中,試圖尋找對方的弱點。同時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放到了南方的孫權身上,希望他能夠出兵打破這種局面。

    就在此時,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傳來,長期忙於軍事的諸葛亮病倒了。

    劉禪的腳步匆忙,行至諸葛亮營帳前,拉住門前守衛的侍從,問道:“上丞相情況如何?可有醫師前來?”

    “醫師正在營中,爲上丞相診斷。”侍從答道。

    “免禮!”

    劉禪也不廢話走入帳中,阻止了衆人的行禮。見許多閒雜官吏皆在慰問,微微蹙眉,劉禪揮手說道:“上丞相小疾而已,你等速回位上,各司其職。”

    “諾!”

    “陛下~”

    諸葛亮靠在枕頭上,粗着嗓子招呼了一聲。

    劉禪上前坐在榻側,握着諸葛亮的手,向把脈完的醫師,問道:“上丞相情況如何?”

    醫師拱手行禮,遲疑半晌,說道:“啓稟陛下,上丞相身體元氣不足,又逢溼邪入體,好生修養,加以藥石調理,當能痊癒。只是上丞相歲數漸長,人老體虛,恐難恢復如初。”

    諸葛亮清着嗓子,蒼白的臉擠出笑容,安慰說道:“臣不過如陛下所言小疾而已,陛下無需擔憂。戰事在前,當以戰事爲重。”

    劉禪嘆了口氣,說道:“相父有疾,朕寢不安席,食不甘味,豈能安心乎?且相父爲國之重,社稷之望,稍有疏忽,國柱倒也!”

    諸葛亮從207年出仕劉備,至今爲劉氏效力三十一年。爲劉備親自搭建起蜀漢體系,完善政治制度。又在劉備駕崩永安之時,安撫人心,處理國事。後舉兵北伐連克雍、涼二州,其威望,其功勳依然超出人臣之類。

    這也是爲什麼劉禪的觀念與諸葛亮衝突之時,衆臣會偏向於諸葛亮。那是因爲蜀漢不僅是屬於劉備,還要屬於諸葛亮的一部分。

    因爲早期的秦、漢國家,不僅屬於劉氏一姓,還有屬於各開國重臣。皇權集中及崇高的變遷,從君臣關係的改變便能得知,從坐而論道至跪地聽令,能窺探一二。

    故劉禪雖是皇帝,天生擁有治國的權利,但不代表羣臣會附和一個錯誤的觀點。因此在先入爲主的情況下,衆人自然會偏向諸葛亮的觀念,畢竟人物崇拜無可避免。

    而當劉禪能言之有理,駁斥諸葛亮的觀念,羣臣自當會認同劉禪的觀念。畢竟諸葛亮雖是權臣,但卻是世間少有的忠臣,非利慾薰心之輩,當然不會破壞劉禪的威望,反而會在各種場合尊崇劉禪。

    因此如今諸葛亮的病倒,對蜀漢的影響不容小覷。

    諸葛亮拍了拍劉禪的手背,糾正其觀念,說道:“陛下所言有差,顯祖皇帝立國於巴蜀,兵敗在夷陵,駕崩於永安。彼時國內人心惶惶,又逢國家疲弊,但仍未傾危。”

    “今臣不及顯祖皇帝,臣之病也未是大疾,豈能言國柱倒也。臣望陛下當以安寧三軍將士軍心爲上,一切如常即可。”

    “朕自當如此。”

    劉禪沉吟少許,關心說道:“今相父身有小疾,難以治軍。故相父不如回宛城治病,調理一二,待身體康復再行回軍。畢竟宛城至大軍不過數十里,加急一日便能抵達。”

    頓了頓,劉禪說道:“朕乃是憂相父于軍中調理,難以痊癒。屆時病情反反覆覆,恐是不利於國事,亦是不利於身體安康,故才望相父回宛城治病,一勞永逸。”

    諸葛亮微微頷首,也頗是認同劉禪的話。畢竟如今漢魏兩軍在淯水對峙,並無進展,自己回宛城治病也不無不可,只是……

    “今當曹叡大軍在前,臣若回宛城治病,恐無人能統大軍。”諸葛亮面露擔憂,說道。

    劉禪思量了很久,沉聲說道:“相父若能信過朕,朕可統率大軍,以王平、鄧艾二人爲輔,待相父病癒回軍,以破逆魏大軍。”

    諸葛亮掂量一會,看着劉禪說道:“臣豈能不敢信服陛下?今有陛下之言,臣當安心回宛城調理。”

    見諸葛亮一口應下,劉禪反而不敢相信,問道:“相父並無其他叮囑?”

    劉禪此問倒不是不自信,而是不敢相信諸葛亮能夠如此放心地將大軍交給自己。畢竟自己雖統兵征討過川西羌、戈蠻人,也打過潼關、武關,除了打蠻夷獲勝,潼關、武關都爲佯兵,沒有什麼說服力。

    諸葛亮不由笑了,說道:“陛下既敢統軍,又爲何有此問。陛下統兵雖少,但臣亦可知陛下胸略。陛下對天下局勢、地理了解頗深,治兵嚴謹。其間佈防若有缺漏,子均、士載、紹先(霍弋)可建而補之。軍務而言,威公(楊儀)、承明(潘浚)、安國(關興)亦能理之。軍中不過缺統兵,能安軍中大將、文武之主,豈不正是陛下也!”

    劉禪也笑了,歷史上,鄧艾千里滅蜀,王平退十萬兵,霍弋總督南中。潘浚、楊儀、關興此皆諸葛亮看重,各個皆是名流青史之人。自己這種牌都能輸,而且還是防守局,自己不如找塊豆腐撞死算了,還當什麼開國之君。

    諸葛亮見劉禪嘴角含笑,好奇問道:“陛下何故發笑?”

    劉禪回神,含糊說道:“朕在思朱允炆、朱祁鎮二人。”

    “朱允炆、朱祁鎮此二人爲何人也?”

    劉禪打着哈哈,遮掩而過,說道:“相父聽錯了,朕在思袁紹、曹操二人。”

    諸葛亮望着辭別的劉禪背影,總感覺自己沒聽錯,莫非自己是真老了,連耳朵都不好使?

    看望完諸葛亮之後,出了營帳,劉禪摸着光滑的下頜,除了自己之外,自己和叫門天子的班底好像就差了一個王振。

    張輔、朱勇可稱名將,曹鼐、鄺埜可爲良吏。朱祁鎮、王振當爲豚犬也。

    “陛下,關中軍報!”費禕快步而來,說道。

    “咳~”

    劉禪手扶長劍,神情平靜,問道:“關中戰況如何?文偉。”

    費禕將巾帛奉上,說道:“啓稟陛下,姜維不敵郭淮,與西河太守王嗣退守衙縣。黃公敗於滿寵,棄王城,退守臨晉,以御魏軍。潼關夏侯霸所部攻華陰不克後,不知所蹤,柳隱已命戒備華陰,防止夏侯霸復擊。”

    劉禪微微蹙眉,說道:“除此之外,黃公可還有其他所言?”

    費禕搖了搖頭,說道:“黃公說關中局勢還在掌握之中,望陛下、上丞相勿憂,當以取南陽爲上。”

    劉禪眉目舒展看來,說道:“既然如此,無需憂慮。黃公治兵多年,對魏有方,今時不敵而已,能守即可。姜維兵少,少熟河西地形,被郭淮所敗亦是正常。王城殘缺,難以固守,棄之亦是正常。”

    說着,劉禪思量了夏侯霸所部動向,吩咐說道:“柳隱穩重,華陰無事。夏侯霸所部消失,當令劉敏戒備魏人南下攻武關或擊析縣。”

    “諾!”

    費禕記下劉禪所說的安排,問道:“可否要將情報稟於上丞相?”

    劉禪擺了擺手,說道:“上丞相身有小疾,宜當休息,明日當往宛城修養。故如此小事,不必稟告上丞相,以免心憂戰事,不利調理。”

    費禕遲疑半響,應道:“諾!”

    話未說完,東面的營地響起歡呼聲,一陣歡喜。費禕好奇地看了過去,想看是怎麼回事。

    劉禪扶着腰帶,笑道:“上丞相撫軍,以慰衆軍士也。”

    諸葛亮明日回宛城治病,可不能讓軍中士卒及官吏以爲他是身患重病回去,以免亂了軍心,當讓衆人以爲他回宛城是爲了理事。

    不過劉禪還是嘆了口氣,雖因北伐節節勝利,又加夷陵之戰保存下許多官吏,讓諸葛亮心情喜悅之時,免於太過操勞,但諸葛亮的年紀畢竟還是大了。

    特別是關中之戰後,諸葛亮的精力一年不如一年,將尚書令讓給蔣琬擔任,既有讓蔣琬上位的意思,亦有諸葛亮本身精力不足的存在。

    當然不僅是諸葛亮,黃權、楊儀、潘浚這些老臣,身體都出現了明顯的警報。比如黃權直接打完關中之後,回老家休息去了。潘浚常年隨諸葛亮理事,頭髮基本白了。

    劉禪擔心如果這些重臣集體去世,大漢很傷元氣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