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漢中祖 >第一百四十五章興復
    正月,洛陽。

    隨着上朝的時間到,曹魏衆臣手持笏板,冒着寒風,魚貫入殿。

    曹爽腆着大肚,腰佩長劍,司馬懿及衆人需要在殿外卸下佩劍,亦要脫鞋,而曹爽卻能將鞋子步入殿中,行走間頗是威風。此待遇便是劍履上殿。

    至於入朝不趨,乃是衆臣見陛下必須小步慢跑,步子邁得太大,或步幅太慢,都被視爲大不敬的舉動,要遭到言官的彈劾。而入朝不趨者,當可緩緩走路,不用小步慢跑。

    贊拜不名之禮則是上朝議政時,因官員數量衆多,皇帝不可能將每個人記清楚,因此在臣子奏對時,會有贊禮官向皇帝通報其官職及姓名。而能有贊拜不名之人,贊禮官不可直呼其名,只能尊稱其官職。

    上一個有如此的待遇的權臣還是曹操,曹操往上便是董卓。至於諸葛亮的話,並無這些權利,連當初劉禪賜予的九錫中的四錫也都藏了起來,除了外出征戰,爲立軍威之時,方纔祭出。

    至於爲啥給曹爽如此高的恩寵,便是爲了提高曹爽威望。相比於司馬懿,曹爽在曹魏中的威望是真不高,能成爲託孤大臣首輔還真要靠孫資、劉放二人。

    當然曹爽對這些也是頗有知曉,而且在面對如今舊主初喪,幼主登基,首都北遷的困難局勢上,曹爽是真感覺到壓力山大。因此他待人理事頗是恭順、謙遜,政務及軍事上的問題,全部詢問司馬懿的意見後,方纔決斷。

    及衆臣行禮完畢,郭太后於上臨朝聽政,幼主曹芳一臉稚嫩,好奇看着階下衆臣。

    “安靜!”雍容華貴的郭太后,披着麻巾,低聲呵斥道。

    生性好動的曹芳乖乖地坐在榻上,不敢亂動,看着大肚子的曹爽在殿上說話。

    曹爽起身,緩步出位,拱手說道:“啓稟陛下、皇太后,臣爽與諸大臣商議許久之後,命善曆法者擇日,定於三月十二日時,我等及朝廷府官暫臨北都鄴城理政。待洛陽安寧,並無外患之後,則是在回中都洛陽理政。”

    曹魏對外遷都的藉口,乃是暫臨北都鄴城理政,咱們洛陽還是首都沒有變化。

    郭太后點了點頭,說道:“哀家不過一介婦人,軍國大事還多由大將軍及太尉處理。”

    曹爽成爲託孤大臣之後,便受封爲大將軍,假節鉞,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加侍中,封武安侯,食邑萬二千戶。和司馬懿各統精兵三千人,共執朝政。

    司馬懿由大將軍改爲太尉,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

    至於出力頗大的孫資、劉放二人,增食邑三百,皆共千戶。並封二人一子爲亭侯,次子騎都尉,餘子皆郎中。

    爲了安撫豫州刺史田豫,讓他安心在前線禦敵,也給他加食邑三百戶,合計六百戶。

    可以說是各級官吏皆有封賞,不過有趣的事,連司馬懿八歲的兒子司馬駿也是受封了散騎常侍。

    散騎常侍者,與侍中共平尚書奏事,雖是閒職,但卻爲皇帝侍從,多爲高才英儒擔任。

    可見曹魏花費心思給大臣賞賜,安撫他們的人心,用利益誘惑他們不要做出背叛大魏的事。因爲這些東西只有曹魏能給他們,蜀漢完全給不了。

    畢竟若是放到蜀漢上,一個八歲的小孩再怎麼天才,劉禪也不好傻到給他封爲散騎常侍。若有人提議給諸葛亮的12歲的小兒子諸葛瞻封散騎常侍或侍郎,不用劉禪說話,諸葛亮就站出來否決了。

    說完後,郭太后捏着手中的巾帛,思量了許久,問道:“只是我等北臨鄴城,先帝安葬之所當爲何地?且先帝諡號、廟號未定,不知大將軍及太尉商議的如何,可有定論?”

    此言一出,曹爽面露尷尬,然後看向司馬懿,苦笑了一聲。而司馬懿也是心有靈犀的苦笑搖了搖頭,表示這件事難辦。

    曹叡死前也不安分,他表示希望自己能有‘烈宗’的廟號,及給自己一個好的諡號。

    廟號者,無非祖宗而已,祖有功而宗有德。以曹叡登基以來的政績,雖北定鮮卑、遼東,南安孫權,但西邊卻折騰出來一個季漢。而且自己這個帶兵出征,還死在前線,因此怎麼說也和宗夠不上邊。雖然自創一個烈,但他還是宗呀。

    對於曹叡這種不要臉的做法,曹爽與司馬懿、蔣濟等很是頭大。但面對先帝的遺詔,若是不遵又當如何是好。

    曹爽硬着頭皮,說道:“先帝曾於洛陽修建高平陵,以爲陵墓,今按禮制當安葬於此。至於廟號及諡號,我等還在商議。”

    郭太后面露悲意,說道:“先帝若入葬洛陽,日後兵戈若起,恐有擾亂陛下安寧,可葬於鄴城周邊否?”

    曹爽手持笏板,沉聲說道:“啓稟皇太后,今我大魏連連動兵,百姓困苦,將士怨言四起。先帝駕崩,人心不穩,今大興土木於鄴城,恐會使天下沸騰,百姓積怨矣。蜀人在西窺視,當不可輕損國力。”

    “且洛陽艱險,有山川之固,東有豫、兗爲後,北有冀、併爲援,大將鎮守洛陽,蜀人安能克乎?望太后明察深思,以爲國策而圖。”

    郭太后默默垂首是,說道:“既然如此,便按卿等而言。遷陵難成,廟號、諡號還需多思,以全先帝身前所求。”

    “諾!”曹爽應道。

    ……

    待衆人退朝後,曹爽尋上司馬懿一路交談國政。

    曹爽披着大氅,說道:“三月遷都,蜀人恐會北上襲擾洛陽,屆時中樞混亂,當如何是好?”

    遷都這件事並不簡單,不僅是簡單地換地方辦公,而是會涉及大量的人口遷移。到時候大漢兵至,將是一場災難。

    司馬懿捋着鬍鬚,說道:“若大將軍信懿,懿當掛帥出南退蜀軍,以保洛陽穩固,遷都無礙。”

    曹爽露出感激之色,說道:“三月勞煩太尉辛苦了,不過今撤之後,不知洛陽誰可堅守,以保洛邑鞏固,中原安寧。”

    司馬懿沉吟少許,說道:“懿以爲河東太守郭淮可任此職,當可保洛陽無事。”

    曹爽聞言,微微皺眉,說道:“郭淮初爲雍州刺史,連敗於蜀人之手,喪師失土,安能爲洛陽留守,以卻蜀人兵鋒。”

    司馬懿笑着解釋說道:“大將軍有所不知,郭淮初敗隴右,乃是諸葛亮出奇,隴右無備僥倖被諸葛亮所取。至於敗於魏延之手,魏延乃蜀國驍將,作戰驍勇,兩軍相逢,勝敗皆有可能。”

    “而後關中之戰及河東之戰,郭淮料敵精準,令蜀人難趁。且此戰郭淮破姜維,令其喪膽而逃,攻入關中,功績不小。故懿以自身擔保,大將軍委任郭淮當可保住洛陽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