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漢中祖 >第一百八十七章不合?
    公安,吳軍大營。

    “告訴陸遜,鄧芝兵入武陵,馬忠北至湘東。朕手上已無大軍可遣,若再不擊退蜀人,也不用打了。他這個荊州牧,也沒荊州可以牧民了。”

    孫權通紅着臉,下頜的紫髯微微顫動,恍如憤怒的雄獅,朝着顧承喊道。

    顧承低着頭,不敢直視孫權,嘴裏不斷應和。

    顧承,字子直,丞相顧雍之孫,他這次與兄長顧譚一同隨軍出征。孫權因諸葛瑾議和失敗,心情不悅。加上鄧芝、馬忠的二軍的戰報,徹底讓他不滿,數次催促陸遜出兵作戰。

    但陸遜卻以無良機,不能輕易出戰爲由,拒絕孫權的命令。並遣顧承前來公安,稟明大軍情況,讓孫權想辦法儘可能阻擋馬忠、鄧芝的兵勢。這讓孫權更加惱怒,這才朝着顧承發怒。

    待顧承走後,孫權坐在榻上,朝着諸葛瑾發泄心中的不滿,說道:“昔漢遣廖立出使我大吳,朕欲行中分天下之盟。而陸伯言卻認爲能克襄陽,進取荊北,定天下三分之勢。朕聽其言語,與魏聯盟,委以重任,令其舉兵北攻。”

    “陸遜以數萬大軍,進取襄樊二城,卻被蒲忠以五千兵馬擋之。而曹叡病死前線,蜀人率軍南擊,陸遜又自言可取襄陽。然被諸葛亮使聲東擊西之策,鄧艾舉兵夜襲,破我大軍。”

    孫權面露不滿,問道:“今情況危機,南有馬忠,西有劉禪,北有王平。而其卻還不欲出戰,其意欲何爲乎?”

    自襄陽戰敗後,孫權對聽從陸遜背漢聯魏的舉措便有不滿,但礙於陸遜功績卓著,以及依仗他的軍事能力來逼退蜀漢,抑制住了心中的不悅。

    如今面對蜀漢的攻勢,陸遜不敢出戰,甚至還要求他擋住馬忠、鄧芝,這讓積怨已久的孫權忍不住朝着諸葛瑾傾訴出來。

    諸葛瑾神色尷尬,沉吟少許,勸道:“陛下,不論上大將軍前事如何。今退蜀人,還需依仗其之兵略,不可讓其心生不滿。君臣不合,乃是大忌,更勿言臣乃軍中大將。”

    頓了頓,諸葛瑾說道:“臣竊以爲還需攔下顧承,讓其重新傳詔,並送酒食與陸遜,以安其心,讓其安心備戰。至於情況如何,待戰後再行論述。畢竟蜀人言議和條件,非割讓荊州不可,且其還未知馬忠所部情況。”

    聽諸葛瑾這番言語,孫權的怒火瞬間消散了,連忙喊道:“來人,攔住顧承,改其重新傳話,言卿之意,朕知也。只是今朕手上已無大軍,可派之卒,唯有新軍。馬忠勢兇,兵至耒陽,將至湘東。”

    “然朕素聞卿統兵辛勞,故特此燒雞一隻,濁酒一壺,以勵卿之辛苦。望卿能以大局爲上,力挽狂瀾於既倒!”

    “諾!”

    孫權能這麼頭疼馬忠,主要是因爲馬忠在荊南的勢力進一步膨脹了,已經到了沒有數萬大軍南下,難以平定的地步。

    自馬忠整合廖式、吳碭二部,得精壯士卒一萬五千人,凡到一個地方免除東吳嚴苛的賦稅,安撫地方百姓。短時間內,境內百姓人心向漢,馬忠也徹底在荊南站住腳跟。

    同時從南中出發的大姓子弟及部曲也抵達了交趾,有了後續的支援,作爲交趾太守的爨習平定了全郡,隨着交州陶基戰死,羣龍無首,很快大漢全據鬱林、合浦二郡。又在吳碭的幫助下,全據蒼梧郡。

    如今大漢在荊交二州的地盤,已有交趾、鬱林、合浦、蒼梧、臨賀五郡,零陵、桂陽部分鄉縣。

    如此結果之下,馬忠的兵力已經膨脹到了二萬餘人,且以精銳的南中子弟兵爲主,吳人不敢直面鋒芒。

    荊南唯一成建制的吳軍——呂據所部,其面對馬忠的進攻,堅守泉陵不敢出擊。坐視馬忠攻略桂陽郡,迅速擴張他的勢力。

    湘東、衡陽都是屬於原長沙郡之內,孫權於公元220年,在長沙郡西南部設衡陽郡,東南置湘東郡。

    也就是說,若按原有的荊南四郡來看,馬忠只要北上,佔據原長沙郡,基本就能飲馬長江了。荊南情況危機至此,派遣到前線支援的軍隊,基本毫無進展,這讓孫權如何能不着急。

    吩咐完的孫權看向諸葛瑾,感嘆道:“若無子瑜在旁勸諫,朕險釀成大錯,致使君臣離心。”

    諸葛瑾面不改色,拱手應道:“不敢,此乃微臣本分之事。臣難上陣殺敵,唯有以此報君也。”

    “朕與子瑜之情生死不易!”孫權認真說道。

    ……

    夷道,吳軍中帳。

    陸遜望着案上的燒雞、濁酒嘆了口氣,他與孫權自幼相處,亦能知道孫權些許性格。不管孫權處於何種考慮,陸遜也必須接受他的賞賜。

    至於爲何,無它,唯有‘恰飯’而已。

    陸遜出自吳郡吳縣陸氏,當孫氏統治江東,又納豪強、大族爲用,自然會去投靠。而且陸氏與孫氏交情完全並非血海深仇,甚至還有一些友善往來。

    在漢末時,陸氏陸康從子時任宜春縣長,爲賊所攻,孫堅還出兵救過。

    還有孫權的嬪妃徐夫人,徐夫人曾嫁給陸尚,陸尚病死後。孫權任討虜將軍時,聘徐氏爲妃。怎麼說也和陸尚是同穴戰友,因此孫權與陸氏關係並不差。

    不過的話,兩家亦有矛盾,不過乃是起於袁術。袁術向廬江太守陸康要糧,陸康不給,於是袁術派遣孫策進攻陸康。之後陸康雖爲孫策所攻破,但陸康之子陸績卻成爲孫策的座上賓客,亦能看清孫氏與陸氏的關係。

    陸遜拽下冰冷的雞腿,咬了幾口,無奈地笑了笑,隨即又把注意力放到輿圖上。

    說實話,陸遜對於這次戰事可謂是極其上心,畢竟自己擔任荊州牧,荊州得失必然涉及到自己的利益。

    之所以戰事久無進展,就事實而言,陸遜不得不承認,這場仗的難度已經在他的預料之外。

    上一次能在夷陵取勝,除了他自己的優秀的謀略外,還有一部分要歸於劉備的驕傲自大,孤軍深入圍攻夷道。長久對峙下,陸遜發現了劉備佈置的缺點,從而火攻破之。

    而這次劉禪完全不莽,極其沉穩,把營寨修得極其嚴密,恍如軍事要塞難以進攻。穩紮穩打,勢要攻破夷陵,完成水陸並進的佈置。

    水陸並進!這是陸遜最頭疼的問題。

    東吳最大的優勢在於水面之上,弱於陸地上。大漢水陸並進,用陸軍擊敗地面部隊,東吳的水面力量肯定需要後撤。如果不走失去陸面支援的東吳水師,恐討不得多少好處。

    畢竟蜀漢水軍雖不大,但也只是針對吳軍而言。在順風順水的情況下,兩軍又是小規模作戰的話,吳軍水軍難以取勝。

    反之如果大漢用陸軍深入戰場,側面失去了水軍掩護,極容易被吳軍水軍繞後,採用兩棲作戰,進攻漢軍的後部。如夷陵之戰,朱然率水師逆流而上,切斷老劉的後路

    因此無論如何,東吳只要守住陸面,水師纔有依仗能夠在江面阻敵。一旦陸面力量沒了,水師如同無根之草,如何久留。

    陸遜看了許久,目光從劉禪所部移開,移動到了北岸的王平軍身上。

    當如劉禪所說,骨頭啃不下來,挑軟柿子捏也不錯。

    “或許破局,可從此處入手。”陸遜唸叨道。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