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漢中祖 >第二百零三章請和
    公安,油江口大營。蚍

    “什麼?”

    孫權望着跪在地上的斥候,滿臉不敢相信地問道:“全琮、陸遜當真敗了?”

    斥候低垂的腦袋,拱手說道:“不敢欺瞞陛下,上大將軍敗於王平之手,因劉禪奪取江北猇亭大營,不得已率軍向東奔走,然江陵一帶被水淹沒,道路泥濘,被蜀將鄧艾追上,折損數千人,方纔渡過長江,還駐樂鄉。”

    陸遜東逃之後,步行於泥澤當中,日行不過十餘里地,途中大量的士卒因疫病、傷勢病死在泥澤當中。而鄧艾率領精銳三千士卒,揹負糧草,日夜兼程地追趕。

    當陸遜抵達長江邊,準備搭建浮橋,渡至江陵中洲,以等候支援而來的吳軍水師。鄧艾得知後,爲擊敗吳軍,埋伏於上游。在吳軍大部渡過河水時,鄧艾使用點着的竹筏,順勢衝擊而下,沖斷燒燬浮橋。

    緊接着,等候許久的漢軍三千士卒從江北出現,圍殺殘留在江北的吳軍士卒。

    此役,鄧艾所部斬殺吳人三千首級,俘虜吳人三千餘人。蚍

    至於斬首與俘虜比相同,主要是鄧艾把路上遇見病死的吳卒也都算入斬首的人數當中。畢竟天賜戰功,且又是無人認領,若不取之,豈不惜哉!

    況且這些首級確實是吳卒人頭,也是受漢軍間接影響所造成的死亡,可不算謊報戰功呢!

    頓了頓,斥候繼續說道:“劉禪攻略江北猇亭大營之後,又起兵於夜間兵分三路,夜破江南夷道大營,衛將軍率水師潰逃,其餘士卒非死既降,損傷慘重,其亦撤至樂鄉。”

    全琮、陸遜二人雖撤至樂鄉,但因劉禪的兵進之勢,也在調整大營情況,準備向後撤軍,以避大漢的兵鋒。

    孫權再三確認戰報之後,他的精神不由恍惚了幾下,癱坐在榻上,面如土色。就在這一瞬間,孫權頓時老了很多歲,完全不復往昔的神采。

    別看全琮、陸遜好似駐紮在樂鄉,戰線後撤不多。但漢兵渡過了長江,自洞庭湖以西,吳人基本再無險可守了。不管東吳還要不要繼續打下去的話,陸遜、全琮、孫權三人都要撤往巴丘一帶,依託廣袤的雲夢澤(洞庭湖)堅守或作戰。

    諸葛瑾連忙喊退斥候,進諫說道:“陛下,如今我大吳士卒損失慘重,已再無餘力抵禦劉禪大軍鋒芒,且馬忠所部侵佔長沙、衡東二郡,銳不可當,我大吳還需早做打算啊!”蚍

    孫權苦澀地說道:“子瑜,你我關係非凡,情深義重,有話直言吧!”

    諸葛瑾遲疑半晌,張口說道:“陛下,馬忠入荊南以來,百姓、士族、蠻夷等人,其心皆附之。每至一地,百姓皆簞食壺漿以迎馬忠,恍如喜迎王師之風。”

    馬忠在荊南恍如劉禪的代言人,擁有便宜行事的他,下發了許多惠民政策,並且率領軍隊高歌猛進,所部已抵新陽、臨湘一帶,被孫權從江淮調來的萬人邊軍阻擋在臨湘城下。

    嗯!如今東吳的建業及邊疆空虛異常,如果曹魏的徵東將軍王凌揮師南下,基本可直取建業。

    孫權看了眼諸葛瑾,不滿的說道:“子瑜,有話直言,不必拐彎抹角,譏諷我大吳。什麼喜迎王師,簞食壺漿,子瑜若愛蜀漢,朕送你入蜀。”

    諸葛瑾面露無奈,輕聲喊道:“陛下~”

    “好!好!”孫權也知道自己也有些過於敏感了,揮了揮手,說道:“子瑜言我大吳需早做打算,不知應做什麼打算?”蚍

    諸葛瑾也不拱手了,直接說道:“陛下,今劉禪雖未全據荊交,但有全據荊交之勢。而我大吳屢戰屢敗,精銳折損殆盡,不如趁今手上還有荊交土地,且與蜀漢議和,割讓土地與漢,以合兩國盟約,還邊境安寧。”

    孫權面露不滿,說道:“今劉禪不過佔據宜都、臨賀、桂陽、湘東、蒼梧、交趾等荊交二州數郡而已,我大吳手上還有武昌、江夏、長沙等郡,今若與其議和,其必索取荊州全境,朕不願予之。”

    諸葛瑾見孫權還不捨得土地,無奈的說道:“陛下!眼下之勢,應當考慮如何平息戰事,而不是與臣鬥嘴,逞一時之雄。”

    “哎!”孫權閉上了眼,吐了濁氣,說道:“我知子瑜乃爲國思量,但荊交二州乃朕征戰二十餘年所得之地。今若與劉禪議和,其乃野心勃勃之徒,我大吳荊交豈能倖免乎?”

    諸葛瑾擦了擦頭上的汗水,說道:“臣此時請和之意,本就是爲我大吳儘量保留郡縣。”

    “恩?”孫權心生好奇,問道:“子瑜所言之意是?”

    諸葛瑾思量少許,說道:“陛下,兩國議和之事,彷彿商賈買賣,非一二言語可定,需言辭磋商。如一匹良馬要賣二千萬錢,需先定價二千五百萬錢,後遇商賈欲買之,其定會討價還價,喊二千二百萬或是二千萬錢,此不正是馬販所思之價也?”蚍

    “今漢吳議和,臣以商賈買賣比之。我軍手上郡縣越多,漢人所需錢財愈多。若我軍手上郡縣越少,漢人所需錢財越少。此時因在漢人未佔荊、交全境時議之,否則悔之晚矣。”

    孫權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道:“子瑜言之有理,不知子瑜欲以什麼條件能使蜀漢罷兵,商定兩國盟約。”

    諸葛瑾搖了搖頭,說道:“陛下,今人爲刀俎,我爲魚肉。我等雖有餘力,但漢人刀俎甚是鋒利。還需觀劉禪之意,方能確定條件。”

    頓了頓,諸葛瑾繼續問道:“敢問陛下此次議和底線所在?”

    孫權抓着鬍鬚,沉吟少許,說道:“揚州本土不可失,荊交郡縣儘量保存。”

    諸葛瑾遲疑半響,問道:“敢問陛下,帝號能捨否?”

    諸葛瑾之所以詢問孫權能否去帝號,其主要是劉禪出征前的檄文,其中剝奪了大漢對孫權是大吳皇帝的認可。如今議和蜀漢也大概會提出這樣的要求,而諸葛瑾出使前自然要詢問孫權的意見及想法。蚍

    孫權咬了咬牙,說道:“只要能爲我大吳保存國土,讓朕去帝號,未是不可。”

    孫權還是明眼人知道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大吳皇帝的稱號,而是東吳所佔領的國土。

    至於爲何,也是不難理解。

    東吳只要有了國土,就意味着有了百姓;只要有了百姓,就代表着軍隊;只要有了軍隊,才能在天下中分得一杯羹,或是纔有機會在日後復興國家。

    “諾!”諸葛瑾知曉孫權之意,拱手應道。

    此時帳外士卒來報,說道:“啓稟陛下,據武陵來報,蜀漢江州都督鄧芝已率部攻佔武陵郡治臨沅縣,其將往作唐、公安而來。”

    孫權所駐紮的公安已沒有多少兵力,如果鄧芝攻克了作唐,再進攻公安,孫權若不走的話,基本會被鄧芝擒獲。且兵敗退守樂鄉的陸遜、全琮二人,也會因爲後路斷絕,除了水師能逃走之外,其陸軍將被鄧芝與劉禪二軍夾擊圍殲。蚍

    諸葛瑾連忙拱手,說道:“陛下與陸公等將今當撤往巴丘,以蜀人隔雲夢澤對峙,臣即刻出使漢營,以成兩國和約。”

    孫權也沒想到漢軍進軍速度如此的快,強壓着震驚,說道:“可,傳令大軍後撤巴丘。”

    “諾!”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