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漢中祖 >第二百四十四章人口
    “陛下,此乃需隨朝廷遷都長安衆士族名冊,及我大漢所需償授之法。”馬良將奏疏遞了上去,說道。

    劉禪拿過馬良的奏疏,隨口問道:“隨朝廷遷往長安者,當有多少人。”

    馬良低着頭,恭敬說道:“啓稟陛下,三輔及中原等東州士族。百姓當有一萬四千餘戶,口有六萬三千餘人。今皆抄錄至三輔,有籍貫當回各自籍貫,若無籍貫皆遷至京兆尹。”

    去年夏天劉禪採用關興督造宮城的方略,決定遷都以來,除了委任關興讓其遠赴長安督造宮殿,還命蔣琬、馬良等朝廷官吏負責將蜀中地區的東州士族北遷。

    在處理東州士族遷徙關中的問題上,劉禪爲降低這些士族的不滿,也有相應的補償措施。在下達強制遷都措施的同時,大漢也強調讓他們如實報上田畝數目。接着讓朝廷根據他們上報的田畝數額,在關中挑選肥沃之田,以超額的數目補償他們,且此次的授田不在名田制的限制範圍之內。

    甚至大漢在隱戶人口方面也制定律法,此前未入戶籍之人,此次隨朝廷遷都,也能獲取相應的田畝份額。

    那些東州士族見木已成舟,無力反抗的情況下,爲了獲取更多的補償,反而自下而上地將家產彙報上來。大漢不看不知道,一看倒是嚇一跳,這些人上報的田畝數目遠超他們在戶籍上登記的田畝數量,隱戶人口也有很多。

    聽着馬良的言語,劉禪看着表文上新增的隱戶人數,心中不由冷笑一聲。沒想到這次遷都長安,不僅是有遷都之喜,還可以趁機清點下大漢不爲人知的家底。

    不過對於這些多出來的隱戶,劉禪並不準備怪罪他們,還需給他們核造戶籍,賜予田畝。畢竟目光要放長遠些,只要這些人入冊,就能爲大漢繳納賦稅。若是處罰了,豈不是還嚇退那些隱戶。

    當然大漢在人口覈查上還不僅於此,此前劉禪恐怕大漢遷都之後,對蜀中的威懾以及控制降低。以在成都設立陪都爲名,下令覈查蜀中人口,重製戶籍。新出的百姓不追究其前科,也不論其內情如何,皆可按名田制分田,免一年賦稅,減二年徭役,任何人(士族)不得干預,違者有司論處。

    與遷都相同,新入大漢戶籍的百姓也是不少,當有在二萬多人左右。算上那些遷往長安多出來的快有二萬左右的百姓,此次覈查人口多出了四萬左右百姓,可見這些士族往常是如此隱瞞人口。

    不過這些數字也沒把劉禪嚇到,因爲他可十分清楚。當蜀漢滅亡後,司馬昭強行將非巴蜀籍貫的宗預、廖化及諸葛顯等蜀漢大臣遷移至河東及關中二地,其遷徙範圍當有三萬家,數十萬人口。

    要知道家與戶還是有差別的,如此前被劉禪懲處的兗州薛氏,其薛齊在蜀漢滅亡後,率戶五千降魏,世號河東薛氏。

    與歷史上司馬昭的行爲相比,大漢這次藉着遷都覈查人口,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接下來大漢或許可以強制讓荊州籍貫者遷家離蜀返回荊州,大概率還能查出一部分的隱藏人口。

    劉禪合上奏疏,澹澹說道:“可,查清人口之後,將田契分於諸士族。隨大漢遷都後,前往各自頒發的田契所在之所即可。”

    “諾!”

    頓了頓,劉禪繼續問道:“今歲各州百姓戶籍情況如何,較以往可有所增?”

    按照正常的上計時間尚書檯應該在正月前後,檢查各地的上計情況。當由於今年剛推行《考課法》,年底集中考覈,衆人有些忙不過來,加上整理遷都細則名目,尚書檯更是忙得不停。

    因此劉禪下令今年尚書檯可延遲上計,待考課完畢之後,連同上計情況,一同彙報。

    馬良又奉上一份奏疏,說道:“啓稟陛下,去歲陛下責令州郡重計人口,今由尚書檯統計。益州百姓較七年前,增七萬之數,然又割安康、上庸二郡十餘萬百姓入荊州有……益州兵、農、吏合計二百四十二萬餘口。”

    】

    馬良將益州增加百姓人口數據,如實地彙報出來。

    上一次大漢統計益州人口數據還是在建興十四年,大漢平定關中,攻克長安之後,勒令州郡重核人口,由蔣琬上報。

    “建興十四年,秦州治下隴右諸郡三十四萬人,關中三輔二十五萬口之衆,合計約有六十萬之數。然今隴右諸郡有民三十七萬之數,關中三輔仍是二十五萬,今當有六十二萬之數。”

    “涼州建興十四年歸統,上呈戶口近二十萬之數,今當再統,涼州兵、吏、農戶口當有二十二萬之數。所增……”

    “荊州初統……”

    馬良將荊、湘、交三州的戶籍調查情況也報告了上來,荊州管轄安康、上庸、南陽、南鄉、襄陽、乂陽、南郡七郡,所治下的百姓在三十九萬左右。

    湘州管轄武陵、零陵、臨賀、長沙、桂陽、江夏、天門七郡,因諸葛喬良政的緣故,治下的百姓較吳國所上桉牘新增八萬人左右,百姓在一百一十二萬人左右。

    交州管轄蒼梧、鬱林、交趾、日南、九真等六郡,百姓較之前變化不大,或許受戰亂的影響,還下降些許,人口在二十六萬左右。

    總共算下來,大漢統治着益、秦、涼、荊、湘、交等六州,加上朔方軍鎮一共有五十七個郡。在冊百姓有五百零三萬左右的百姓,合計上剛入戶口的約有四萬的隱戶,大概在五百零七、八萬百姓左右。

    目前從人口上來看,大漢治下的人口數量或許還少於曹魏治下的人口,但實際上兩者數目不過在數十萬,最多百萬左右的差距,對整體大局來說已經影響不大了。

    若從漢、魏二國所掌握的士卒上看,皆傾全國之力出兵,大漢能出二十多萬大軍,曹魏也能出到二十多萬大軍。

    士兵數目未形成碾壓,甚至一定程度上構成了均勢。因此兩國作戰就要看雙方的決策者,落實到軍隊上便是要看雙方將領能力了。

    “陛下,以上便是去歲六州五十七郡所查人口數目,其多賴陛下所制《考課法》,方可讓州郡長官勤勉做事,不敢瀆職。”馬良恭維道。

    劉禪微微一笑,說道:“此功非朕一人所有,還有賴朝廷諸卿大臣。”

    接着,劉禪說道:“今歲十月遷都長安,百姓、官吏、士卒百姓當不下十、九萬之中,行程佈置規劃,還需尚書檯細化。”

    士族、百姓遷徙有六萬多人,但還要軍隊方面,費禕動員了六千戶巴蜀將士前往長安,也有三萬人左右,合計在九萬人上下。算上劉禪後宮以及朝廷諸公,十萬人跑不了。

    如此龐大的十萬人遷徙計劃,豈能那麼簡單地完成,若是處理不當,不知道途中病死、累死多少人。

    馬良沉吟少許,說道:“啓稟陛下,臣與蔣司徒等人商議,竊以爲十萬之中,或可分成三批。十月,陛下與巴蜀將士遷都長安,十一月,再遷三輔士族及剩餘將士,次歲再遷士族。不知陛下以爲如何?”

    十月遷都,恰逢秋收結束,此時遷都不會傷及農事,亦是大漢往常的用兵時間。

    “可從卿等之言。”

    “諾!”


章節報錯(免登陸)